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從草根到皇帝·劉備的奮鬥

第45章 三顧茅廬

對於劉備來說,建安十二年是充滿不確定的一年。他和劉表的關係隨著劉表健康的惡化日漸疏遠,襄陽城內親曹派的動作頻頻,他只能坐困樊城,眼睜睜看著曹操一統河北。 那一年,孫權又對江夏發動了一次大規模攻擊,必然又給親曹派們製造了更多“連曹制孫”的說辭。 另一方面,劉備的長子劉禪也正巧在這一年出生。對於已經四十六歲的劉備來說(東漢時期,人的平均壽命只有二十二至三十歲,此時的劉備已算得上是“老朽”了),能再擁有一個兒子,是一種希望,但同時也是一種壓力。 就在這種內外緊張的情況之下,安逸了好幾年的劉備,再一次繃緊神經。他需要一個更加強力的顧問,做出更有效、更完整的規劃,因此當徐庶、司馬徽都把青眼拋向一個叫諸葛亮的年輕人時,劉備願意放下長輩的身段,親自前往隆中拜訪,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顧茅廬”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也成為後世那些清高的讀書人公認的最高等級的求職待遇。大家都希望未來的老闆親自捧著大筆鈔票與合同送上門來,三請四求地拜託自己去工作。而自己勉為其難地答應之後,還不忘交代家人一句:“唉,我不得已出山處理一些俗事,你們要好好照顧莊稼,待我成功之後,再歸隱田園。” 當然,這樣的戲劇性情節是小說家、戲曲家渲染後的結果,歷史上所謂的“三顧”,記載得非常簡單,甚至還充滿了爭議。 易中天教授在他的《品三國》中,對究竟是諸葛亮自己送貨上門,還是劉備主動邀請,有過詳細的論證。那麼他說得對不對呢?筆者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以下的敘述,是筆者依據史實,經過合理想像,對整件事情拼湊出的大概經過,列位可以作為參考。

接下來不妨讓時光倒流,首先退回到十五年前。 初平至興平年間(大約公元193年至195年),中原局面混沌不明,袁紹和公孫瓚在北方鏖戰,曹操在南線痛宰袁術之後,調轉槍頭向徐州陶謙開刀,劉備以“救世主”的身份來到徐州,但仍然抵擋不住曹操猛烈的攻勢。受到戰亂的波及,徐州百姓紛紛向南方逃亡。 當時瑯琊郡陽都縣一戶姓諸葛的人家也淪落為戰爭難民,這戶人家算得上當地的小士族,早逝的家族族長諸葛珪曾擔任泰山郡丞,弟弟諸葛玄沒有擔任官職,但大約曾在洛陽士族圈中打過滾,因此和袁術、劉表都有點交情。 諸葛珪的長子諸葛瑾小時候曾經到洛陽留學,對於經學有一定的造詣。當曹操攻打徐州時,諸葛珪早已去世多年,於是諸葛玄便與二十歲的諸葛瑾擔負起家族領導的責任,但叔侄二人對避難路線卻有不同的意見。

經過激烈的討論和權衡之後,諸葛瑾帶著繼母渡過長江,來到揚州吳郡一帶定居。而諸葛玄則帶著十三歲的侄子諸葛亮、諸葛均以及兩個侄女,前往壽春投靠袁術。 從此,諸葛家族被一分為二。 當時袁術正欠缺人手,見到還有點經學背景的諸葛玄前來投靠,自然是大喜過望,二話不說就任命諸葛玄為揚州豫章郡太守,差遣他到揚州西南邊的豫章郡上任。 這看起來似乎是個不錯的安排,但問題是當時豫章郡壓根兒就不在袁術的勢力範圍之內。不久後,東漢中央政府官派(記住,是官派)的豫章太守朱皓前來上任,諸葛玄這位冒牌太守沒辦法抵抗,只好帶著家中子弟向西逃亡,投奔另一位老友劉表。 如同對待其他流寓之士一樣,劉表雖然沒有授予諸葛玄任何官職,但仍提供了相當不錯的經濟支援,於是諸葛一家便在襄陽西面的隆中縣定居了下來,過著耕地、讀書的平淡生活。

於是,年少的諸葛亮也就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成長起來,並且與一票流寓青年如孟建、徐庶、石韜、崔州平等人漸漸形成了一個學術小圈子,互相切磋學問,彼此標榜。 隨著年紀漸長,諸葛亮的才能在圈子內也越顯突出。他身材高大,氣息深長,常常見他在清晨黃昏時抱膝長嘯(有人認為可能是在練習某種道家心法)。他頭腦也相當聰明,研究學問雖不像其他人那麼仔細(觀其大概),但對於綱領性的東西卻掌握得很好,屬於那種重思考推理而非死記硬背的學生。 他曾經向他的同學們放出狂言,說在座的各位以後為官,應該能做到刺史、郡守一級的位置。然後他以管仲、樂毅自居,換言之,就是王霸之佐、逆轉之材。 徐庶、石韜等人不但沒有因為這些“狂話”而把諸葛亮修理一頓,還紛紛表示同意,可見諸葛亮的自負多少是有真才實學來支撐的。

事實證明,諸葛亮除了對自己的才能有清醒的認識之外,對朋友們的才幹也能做到心中有數。他所給出的預測在後來大都一一應驗,就拿他所結交的四君子來說,當中除了崔州平,其他三位都相繼步入政界。 石韜,字廣元,據《魏略》記載,建安十三年,曹操佔領荊州後,他與徐庶一起來到北方,“至黃初中,韜仕歷郡守、典農校尉”。諸葛亮可謂眼光獨到,在隆中時就預見石廣元可官至郡守,即太守。同時,這也從側面說明當時的魏國在幹部的任用上,基本上能做到人盡其才。在考察幹部的德才上,是公允的,跑官、買官的現象應該不會很多。 孟建,字公威。據《三國志》記載:“恢卒後,汝南孟建為涼州刺史,有治名,官至征東將軍。”孟公威在涼州刺史的崗位上乾得不錯,有不俗的口碑,因而升至征東將軍,相當於省軍級幹部。

再來看徐庶。諸葛亮在四位好友中,對徐庶尤其看重,評價甚高。他在成名後多次提到徐庶,說“後交元直,勤見啟誨”。可見在這個小圈子裡,徐庶對諸葛亮的影響和幫助最大。 與現如今的大學畢業生一樣,那時候的學子們,畢業之後同樣面臨就業的問題,徐庶自然不能免俗。因為客居荊州襄陽,他首選的工作單位,當然是管理荊州地區的最高權力部門。荊州牧劉表對徐庶也有所耳聞,專門寫信給他,表示願意聘請他出仕。徐庶在荊州政府內觀察了幾天,覺得劉表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領導,便留下一封辭職信走人了。 後來徐庶投奔了劉備。他卓越的軍事才能令劉備大喜過望,劉備盛讚他有王佐之才,可惜他因為曹操挾持了他的母親而不得不去往曹營,臨走前他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在中,羅貫中對上述這一段進行了相當精彩的描寫,即“走馬薦諸葛”。

按照《魏略》的說法,太和年間(魏明帝曹叡年號),也就是公元227年至233年,徐庶還在世,數年後病卒,有碑在彭城為證。 也就是說,如果不是曹操從中作梗,徐庶在劉備手下極有可能做到地位僅次於諸葛亮的高官,可惜運氣實在是差。 書歸正傳。 “流寓青年軍”中的徐庶首先在劉備這邊找到了工作,對於他的同儕而言,追隨劉備當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徐庶也很夠義氣,在劉備面前大力稱讚自己的好友諸葛亮,並建議劉備親自前往隆中拜訪。 劉備原本就不是一個喜歡擺譜的人,當時的境遇多半也讓他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於是便開始積極造訪隆中,或許其間錯過幾次和諸葛亮的會面(在沒有手機的時代,這非常合理),但兩人應該也有過幾次較為深入的交談。

慢慢地,劉備發現這個年輕人雖然自負,卻沒有其他經學士人的腐儒氣息,他很少把“子曰孟雲”掛在嘴邊,談的多是行政法治、組織管理的硬道理,雖然聽起來經驗稍顯不足,但縝密的邏輯思維卻往往能切中要害,看到了許多劉備打滾多年也沒發現的盲點。 當然,兩人一見面就大談國事倒也未必,也許之前會嘮些家長里短,喝點小酒,扯點閒篇兒來緩和氣氛也說不定。 總之,劉備與諸葛亮是越談越投機,在一次交流中,劉備終於下定決心,將自己心中所有的徬徨化成一個問題。而諸葛亮彷彿也已經等待了許久,馬上給了劉備一個答案。 那便是聞名千古的“隆中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