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現代小說 兄弟我在廣州的發財史

第8章 第八章高管不易做:手下都是外國人

人生就是一個瓶子,你裝上醬油,就是醬油瓶子;你裝上汽水,就是汽水瓶子。如果你把醬油倒了,改裝汽水,還是會有醬油的味兒。 讓別人尊敬你的唯一方法就是讓自己變得強大。你敬業,我比你還敬業;你搞不定的,我能搞定;你業績高,我比你還高。我在新加坡的公司總共待了有一年的時間,不是不想繼續乾了,而是公司被賣了——我們先把公司做起來,然後轉手賣給美國人,大賺一筆,但是又把人和客戶挖出來,重新再開公司,金蟬脫殼。 通過這種手段,公司賺的就不僅僅是錢了。 當然,美國人也不是傻瓜。 在歐洲,流動資金很多,政府鼓勵投資,不允許錢存在銀行里不動,你實在想存在銀行里不動也可以,但利息很低。 所以,歐洲的流動資金要拿去收購,去流動,去花,這就給了新加坡人出售公司創造了條件。

任何交易,都要有贏家,“雙贏”其實是個很中庸的詞彙,即便雙方利益均霑,但總有一個便宜佔的多一些,這才是贏家。 所以,對這些商人來說,“金蟬脫殼”這種商業模式(如果稱得上是一種模式的話),在不違背法律的情況下,能賺到錢就是本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只能說新加坡人把公司做得不錯。 公司賣給美國人之後,我就跟著新加坡人走了。 那段時間,在生活上也是很開心的,因為很多員工都是我招的,我一手帶起來的,所以在工作中特別有成就感。 當然,也因為那段時間薪水比較高,受到老闆器重,公司和其他公司之間的競爭也都有我參於其中,在和香港企業、和美國企業的競爭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怎樣做領導,怎樣做管理,包括銷售套路。

美國人管理很嚴密,競爭也很強,基本上沒有什麼漏洞可以鑽,你做的客戶,他全部都要掌握。但是也有缺陷,就是沒有成熟的經驗操控中國市場。 他(美國人)有很多缺陷,有的缺陷反而被我們掌握了,我們只要拿準一個就夠吃了。這個就涉及到專業化,以及東南亞市場的航線運作,還有香港的製度,包括國內製度的不完善。 像資金流動,就可以走香港,然後走地下錢莊進大陸,或者從大陸走地下錢莊進香港,然後再到國外,就能避免很多賬目追查。 洋人不懂這一套,這一套只有“地頭蛇”才會懂。 只有有文化的“地頭蛇”才能合理避稅;只有有文化的“地頭蛇”才能“吞象”。說來說去,文化最重要,不是有句話說嗎,“就怕流氓有文化”。 美國人的貿易思想和中國人的貿易思想差異很大,但中美也有共同點:

1.中國媒體和美國媒體有一共同點:都罵美國政府。 2.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有一共同點:都認為罵美國政府是愛國的。 3.中國領導和美國領導有一共同點:他們的子女和財產都在美國。 我那時候有點浮躁,做事不大專心於業務,專門去研究這些手法。 因為看他們賺錢太容易,我就想這方面的心思了。 我當時把賺錢這件事想的太複雜,特別是在創業初期,總想一蹴而就,實際上是很錯誤的。我讀過徐小平的一段話,對我這個困擾算是有了交代,他說: 剛才和一個天使投資人聊天,一致認為:初次創業,business model即賺錢方式必須極其focus,即必須極其簡單單一。比如微軟開始只是做一個DOS操作系統,新東方起家就是教托福,凡客就賣一件襯衫,都創造了發展的奇蹟。創業早期,什麼都匱乏,如果想什麼錢都賺,肯定賺不到。

徐小平認為,初次創業的賺錢方式必須簡單。 那麼,我由此得到啟發,剛剛踏入職場的業務手法也要單一。 其實,那些手法也不是什麼“歪門邪道”,屬於正門,將來要做個企業家,遲早要用得到,只不過我那個時候思考的早了點。 這也難怪,看人家這麼一搞就賺了幾千萬,我能不眼紅嗎?有路子賺大錢,自然眼睛就盯得緊。中國人就這麼個特點,看什麼賺錢就搞什麼,看誰賺的多,就跟誰學,一個人在那裡瞎琢磨。 隨著經驗的增多,職位不斷提升,我慢慢的不想給人當“馬仔”了,當個分公司經理都覺得沒意思,想玩大的。 像我這號人,野心太大,不夠自信的老總根本不會用我,怕我不老實,不穩定。 這樣有個好處,就是遇到的老闆都能力很強,讓我能學到很多東西。

但是,有能力又心胸開闊,允許你超過他的老闆是很少的,所以,這些年,在人手下打工,都比較壓抑自己,裝老實吧。我其實並不是一個很狷狂的人,自己一直也比較努力,只是覺得沒什麼好的機遇罷了。 前面說過,公司賣給美國人之後,我就開始做另一件事:組建新的新加坡公司。 目的,其實昭然若揭,那就是:組建起來,再賣給歐洲人。 但是,我在這個過程中有了新的想法,因為公司是我從無到有做起來的,我對公司有了自己的感情,等於是自己養大的孩子,能說賣就賣嗎? 不能,捨不得。 但是,決定權不在我這裡。 說白了,我只是個“奶娘”。 我只有餵奶的權力,但沒有決定權。儘管這樣,我還是捨不得賣,錢換不來我的損失。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公司永遠變成自己的。

也許過程很曲折,很難,但我一直在努力中。 我之所以敢這樣說,是因為我有成事的兩個條件:代理網絡和流動資金。 這個新組建的新加坡公司叫AB,沒有中文名。 我在AB工作,一直到2011年。 我身兼兩職,一邊在一家韓國國際公司做高管,一邊在AB做總經理。 累嗎?肯定累,但是為了賺錢,也就顧不上那麼多了。 同時在兩家公司工作,工作有什麼區別嗎?區別很簡單,AB裡的都是自己人,是自己的業務。我在AB工作,新加坡人給我發工資,但是抽一部分利潤歸我自己,我是總經理,所以都是“自己人”。 韓國人的公司有他的獨特性,眾所周知,韓國出美女,但大多都是整了容的。但是韓國女人的酒量都可以,很能喝,也很敬業。就算不是自己的事情,也要搞好,就算下班了,也要留下來把事情做完,哪怕這件事不是自己的。

還有,最表面的印像是,韓國人都是單眼皮,很大男子主義。但是,韓國人是很愛乾淨的,非常講整潔。而且非常講禮貌,我在公司里天天要和這幫人互相鞠躬。 韓國人是瞧不起中國人的,不是個體性,而是普遍性。 這裡面的原因很多,我也深有體會,中國人幹活有的確實不怎麼樣。 看看中國的許多大型公司,規模是世界級的,服務是土財主級的。推卸責任、不守信用、霸王條款,每天玩的都是這些東西,這種素質是很難與世界接軌的。 再舉一個實例,一架裝滿貨物的飛機飛到紐約,飛機不能降落,不同國家的航空公司處理問題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如果是大韓航空公司遇到這個問題,他會在附近尋找可降落的場地,比如華盛頓,然後用卡車從華盛頓拉到紐約,保證客戶的貨能準時收到。

但如果是中國的國航,那就完全是另一個樣子。 紐約不能降落對吧,那好,咱也甭費勁了,直接飛回中國。 客戶只能乾瞪眼,瞪眼還不行,你還得“伸手”,一來一回的倉租你還是要交的。 至於什麼時間能飛回紐約,你去查,工作人員會用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來告訴你:回家,等通知。 就這樣的服務,你說人家能看得起咱們嗎? 我經手的貨,很多都是這個樣子,好不容易能飛紐約了,貨到了,也換季了。特別是服裝,一換季,誰還要?運過去也賣不動,損失很大。 這種事情太多,幾乎天天經歷,中國的航空公司價格便宜,服務差。 論硬件,飛機都是波音公司的大飛機,硬件都沒有問題。 區別在於人的操作手法和服務質量,是人的問題。

其實很多行業裡面都存在這個問題,人的素質從小就要培養的,裡面有教育的原因,有父母的影響,有環境的因素。這使我想起“瓶子理論”,以前回農村老家,跟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農民說: “人生就是一個瓶子,你裝上醬油,就是醬油瓶子;你裝上汽水,就是汽水瓶子。如果你把醬油倒了,改裝汽水,還是會有醬油的味兒。” 這些話雖然簡單,但足以發人深省,而且是從一個農民的口裡說出來,應該能讓很多人慚愧。 不看別的,只看足球,那就是一面鏡子。我們的球員工資那麼高,但在亞洲居然也淪落到三流水平,“硬件”是沒問題的,關鍵是肚子裡裝的東西,同樣的瓶子,裝的東西完全不一樣。 我記得很清楚,踢世界杯的時候,韓國人都去看球,專門包一個廳,都去加油。中國的球隊,輸了又輸,在現場看,我都覺得丟人。韓國人是很團結的,不管其他方面如何,這點不得不承認。

那麼小的一個國家,國民素質就這麼高,相反,咱們這麼大的國家,反而沒什麼拿得出手,你是什麼感覺?所以,我在韓國的國際公司當主管,肯定會有韓國人不服,他本身就對中國人有成見,也不會喜歡我。 事實擺在那裡。 韓國人看不起我,但是我必須讓他們服我,畢竟我是主管。 我用的方法很簡單:你敬業,我比你還敬業;你搞不定的,我能搞定;你業績高,我比你還高。 用一句不太恰當的話來說,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或者是“用事實說話”。 我在韓國公司拿過全球銷售的第三名。第一名是個美國人,第二名是新加坡人,第三名就是我。 全中國所有分公司就我一個人拿了獎杯,韓國人看在眼裡,自然會服。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個體,讓別人尊敬你的唯一方法就是讓自己變得強大。 我一直從事培訓員工的工作,在韓國公司也培訓,如果他們不服我,培訓就達不到效果。 這裡插一句,培訓行業很特殊,有“為他人作嫁衣”的感覺,我以前吃過這方面的虧,培訓好了人,老闆覺得員工都已經被培訓好了,就把我甩開了。下面的人還挖我的客戶,看我走了,都去搶經理的位置,讓人很心寒。 所以,從此以後,我培訓員工,最重視的就是“道德”,看他善良與否。哪怕人傻一點,也是不要緊的,只要不是智商有問題就不怕。 成熟就是在表達自己的感情和信念的同時,又能體諒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2009年3月21日晴 點燃一支香煙,噴薄出一口濃濃的煙霧,煙霧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隨我思緒共舞,我看著她不斷變化著身姿,不斷飄渺冉冉,似雲似霧,似乎將一生哀怨淋漓盡致揮灑於這一舞曲之中,朦朧之中,似乎看見她凝眉,促腰,盤旋著雙臂,在那個不斷升騰的舞台之中翻滾,用那一雙哀愁的眼神環視著這四周世界,恍恍惚惚間,一陣清風,將她帶入不可知的世界。 人生就像手中抓著一把沙一樣,你越是握緊,它越是掙脫;你越是在意,它越是遠離!你很想抓起一大把沙放在手心,抓得越多,握得越牢固,反而流失於手指間的越來越多,留下的只有那麼一點點。 愛是一種快樂,太愛則是一種負擔! 父母給我們的愛太多,我們便總是生活在愧疚和報答裡,出來工作,賺錢,最先的想法就是要孝順父母,要給父母買什麼買什麼做為報答,實際上,卻讓自己癟癟的口袋更加癟癟,一直都生活在對父母的愧疚與不安之中。 愛人給我們的愛太多,我們便會被放縱得不再小心去珍惜擁有不再知足,人就像一塊永無止境的海綿,吸再多的水,都覺得還可以再吸,直到有一天,吸得自己飽和了,再想多吸卻發覺自己沒那個容量的時候才會後悔。 朋友給我們的愛太多,我們會感到不知所措,朋友朋友,你有我有,這是一句老人說的話,結交一個朋友,卻不堪友情之間太重的負擔,如此年代,如此社會,到了我們如此年紀,人人都會為了生計、金錢、負擔將很多友情拖到銅臭味的那一端,讓我對此避之不及。 陌生人給我們的愛太多,我們會對他的好奇心產生警惕!來到廣州,人人都與我是個陌生人,也許在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大家彼此行色匆匆,何曾停下腳步去欣賞對方,沒有。也許在一次匆忙趕路中,自己手上的文件不小心散落一地,當一個陌生人幫你一一揀起,卻又想送你回家之時,你是否又產生了幾分警惕,為什麼你對我那麼好呢?你究竟又有何目的呢?意欲何為呢?也許迎之而來的是份友情,也許是份愛情,更有可能演化出來的是親情,我們是否還能打開胸懷去坦然接受呢?不敢,我們都很擔心。 反過來何嘗不是一樣的道理,將我們用愛和關心緊緊地包圍著別人的時間,我們為自己感動為自己喝彩,卻並沒有想過對方是不是會被這濃烈的愛逼迫的喘不上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