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豐臣秀吉(四)

第49章 波瀾萬丈

豐臣秀吉(四) 吉川英治 4162 2018-03-13
六月二日早晨,事變還在進行之中,茶屋四郎次郎與博多的宗湛一起離開京都,之後在淀川的碼頭與宗湛分別,急匆匆地趕往堺市。他冒著炎炎烈日,走在幾乎被烤焦的鄉間小路上。從枚方市走了接近二十里路,他突然間發現,遠處有一隊人馬塵土滾滾地奔馳而至。 “本能寺的變故已經傳到這一帶了嗎?他們跑得可真快……是明智的同黨,還是織田的侍從?”四郎次郎暗想,估計是附近鄉村的武士獲悉事變之後帶著家臣正趕往戰場吧,於是他退到田埂旁讓開路。 結果意想不到的是,來到他身旁的隊伍中,有一位看似大將的人向他搭話:“這不是四郎次郎嗎?這是要去哪裡?” 他現在正急著趕路,想在今天之內將事變告知德川將軍,來人便是其親信,是一名錚錚鐵漢,可謂正合他意。 “哦!原來是本多將軍啊!您要去哪兒?”

“前往京都。” “那,是去本能寺嗎?” “正是。” “您怎麼這麼快就知道了?” “知道什麼?” “今天早上的事變呀!” “嗯?四郎次郎,我聽不清,走近點說。”本多忠勝向他招了招手。剛才的話有些驢唇不對馬嘴,因此四郎次郎覺得本多應該還不知道這件事。於是他就趕緊走到本多的馬鞍前,然後壓低聲音試探著問道:“您是打算去拜見信長公的吧?” “正是。”忠勝盯著四郎次郎的臉,不知道他眼神中流露出來的是什麼,只是預感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四郎次郎用更小的聲音說了一句:“右大臣已不在人世,現在去恐怕連他的屍首也見不到了。” “嗯?”忠勝挾著他總是隨身攜帶的引以為豪的長槍,在馬上直起身子,然後從遠處綠色稻田盡頭的枚方堤岸向京都方向凝望。

夏天的雲悠悠地飄蕩著,從這裡望去連二條城的煙霧也看不到。 “大家先到樹蔭下稍作休息!”稍微往前走,有一片灌木叢。忠勝也下了馬,然後坐到樹蔭底下。 只剩他和四郎次郎兩個人了,他謹慎地問道:“你說的可不是小事,不會是弄錯了或者開玩笑吧?” “絕對不是,這種事情怎能兒戲,”四郎次郎為了來這裡,也是拼了命的,哪裡顧得上開玩笑,“本能寺自不必說,估計如今二條城也已經陷落了。這附近都是初夏的天空與綠色的稻田,一片與戰事無關的寧靜。而京都市內,即便是天亮了也如同黑夜一樣,只有從天而降的火星和馬蹄聲,見不到一個人影。通往京外的道路都把守森嚴,實在是太嚇人了。” 四郎次郎把真相詳細講述了一遍。忠勝最先問的是:“謀反的人是誰?”當聽說是明智時,才流露出一副徹底明白了的神情。似乎覺得這也並非不可能的事。但是當剛才的預感突然間化作事實擺在了明面上,忠勝也震驚了。眼下他正在去京都的途中,有些進退兩難。

“那你是在發生戰亂的同時,急忙趕過來的嗎?” “我想盡可能早點告知將軍,右大臣既然已經故去,那當前的天下將會呈現一片混亂之象。如何處置,將軍的思慮是至關重要的。” “做得好!做得好!”忠勝毫不吝惜地稱讚道。與此同時他自己也已下定決心,從這裡折回去。 我們看一下他的主人家康最近幾日的動向吧。直到五月二十八日,他都在京都遊玩,二十九日前往堺市,三十日受堺市官府之邀出席了正式的宴會,又在松井友閒的嚮導下四處遊玩。六月初一也住在堺市。那日早晨受邀到今井宗及的府邸參加茶會,觀賞了各種名貴茶具,下午到各個寺院逛了一下。那晚,家康下令說:“右府大人也快要進京了,我得去感謝他在安土對我的招待。忠勝,你先行一步吧!”

本多忠勝接到出發的通知後,睡在了旅店裡。第二天忠勝從堺市出發時,還是漆黑的破曉時分,因此他不知道主上之後的動向。但他猜想,大概今天還是逗留在堺市吧。於是,他與四郎次郎一起返回了堺市,但家康已不在那裡了。當地的人說:“臨近中午的時候,他突然宣稱有急事要面見右大臣,也沒吃午飯,拋開了所有的安排,慌慌張張地朝京都進發了。”此時,也不知道是從誰口里傳出來的,堺市的人都已經知道了本能寺的事變,人心出現了騷動。 “可是,那麼說來,應該會在途中相遇啊。”忠勝納悶地說。甚至連心腹忠勝也不知道主公去了哪裡,堺市的人們談論著今天聽到的事變和行踪不明的家康,騷亂之上又加了一層臆測,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以堺市附近的人心狀況來看,本能寺事變讓天下人何等震驚,已經超乎想像了。這種情況下,民心的動搖往往容易過火。有人說:“從今往後,天下可能又會像以前那樣大亂的。”

又有人說:“室町末期的群雄割據會再度上演的。”其間又產生了漫無邊際的謠言,說哪兒哪兒已經開始交戰了。總之,近畿自不必說,中國地區也好,關東、北越也好,全都會爆發戰爭吧。而且,一般人認為,世人不會輕易容許明智光秀一夜之間取代右大臣,這也正是他們提心吊膽地害怕未來的緣由。那種騷動一日比一日更強烈,謠言一日比一日更嚴重,隨著時日推進,已經擴散到全國。 也就是說,消息流傳的地域逐漸擴大,而得知消息後各地又不斷發生新的事件,這兩個因素互相影響,互相助長,一石激起千層浪,越發搞得人心惶惶。我們現在遠離禍亂,站在高處縱觀天下全局,分析一下事變最有可能波及的人以及他們的地理位置和所處的情況,結論便是:到處都是一片愕然,每個人都處於混沌的狀態,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個大變動。只能說幾乎沒有人能夠清楚預測未來的趨勢。

首先,看一下信長麾下宿將們的情況。屈指數來第一位便是柴田勝家,他那時恰巧出征越中,甚至在本能寺之變發生後的第二天,也就是六月三日都還不知道京都的兇變,只顧著拼命攻打上杉方的魚津城。事變的真相經由木曾、信州,傳到面向日本海的本州地區,至少也得三四天。勝家聽到這個驚人的消息後立馬下令退兵:“暫且回北之莊吧!”他退回到自己領地的主城,與他一起參戰的佐佐成政和前田利家也都像退潮一般急速收兵。利家回到了能登的七尾,成政前往越中的富山。 勝家在北之莊暫時偃旗息鼓了,不過不難想像,這段時間裡每個人的天下觀與處置方針都不相同。據說,當時利家曾派使者去勸告勝家:“應該立即上京,與明智大戰一場。”還有一種說法正好相反,說勝家曾催促前田軍出兵,而利家以受上杉軍牽制為由拒絕了。總之,面向日本海的本州地區的形勢不容許柴田勝家採取迅速的行動,然而當他在各處都配備了兵力,解決了後顧之憂以後,終於來到了江州之時,已經為時已晚。十天之間,天下的巨變與勝家的預想截然相反。

先不說柴田勝家,東國的瀧川一益會如何面對這次大轉折呢?從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他的情況也很糟糕。因為身在上州厩橋,即便立志討伐光秀,也不可能馬上趕過去。據說等他看到告知本能寺事變的書信時,已經是六月九日了。這次快馬傳書也有點慢了,這是如此重要的天下大事,輪番替換快馬,晝夜兼程的話,應該會縮短些時日。但是,從派出使者的安土留守將士的立場來看,他們已經很混亂,狼狽不堪,而且平時的驛站系統也沒有完全發揮其作用。還有一個原因:雖然說反正早晚會知道,他們還是想盡可能保守秘密,哪怕是多隱瞞一天。 “這兩天頻繁地傳出信長公去世的流言,是否屬實?” 小田原的北條家派人前來向他詢問時,已經是十一日的事了。由此可見關東地區的消息流傳得多麼遲緩。總之,比起驛站傳遞,比起那些武將之間的快馬傳書,民眾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遞消息是最迅速的。從一益的情況來看,也有很多因素造成他沒能採取行動,應該予以體諒。上州是新領地,而且他赴任的時日尚短,況且小田原的北條一族即使在平日里也不能讓人掉以輕心。因此,他雖然聽說了事變也沒有輕舉妄動。確切地說,是妄動不得。儘管如此,北條在這月中旬宣稱“事成就在今日”,開始了對上州高崎境內的侵略。

甲州地區的武田一族前不久被織田軍殺得片甲不留,此時該地區也是人心騷亂,開始出現捅了蜂窩一樣的妄動。堅守、攻略、合併、分離,戰亂隨處可見。那些被安置在新領地的人,比如蘭丸的兄長森長可、河尻秀隆、毛利秀賴等人,全都在這次大地震般的變動中失去了自己的位置,有的戰死,有的流亡,下場十分淒慘。 總之,可以這麼說,今年三月信長剛奪取的原屬武田的領地,一夜之間全部易主了。趁機貪小便宜,這樣一群行動迅速的人數不勝數,也說不清他們是什麼來頭。其中規模較大的是北越的上杉、小田原的北條,他們把慾望的觸角也伸向了柴田勝家和德川家康的領地,幾乎是盲目地開始了侵略行動。幾乎可以這麼說,民眾唯恐天下再亂的預測確實言中了。

“但是,不管怎樣,與信長公最親近的血親中為什麼沒有一個人毅然決然地站出來呢?為什麼不名正言順地舉起大旗呢?”民眾都有了這樣的焦慮。這種想法是針對信長的次子北畠信雄和三子神戶信孝油然而生的,也是一種同情心。留守安土主城的將士此時是如何應對的呢?從地理位置來看,它與京都近在咫尺。估計當天傍晚所有事情就都傳到安土了。 據說,當天晚上光秀就已經悄悄差人把招降的書信送到蒲生賢秀那裡了。 “做夢!”他自然是不予理會。六月三日,他護送信長的夫人生駒氏以及其他親眷,退移到位於故鄉蒲生東郡的日野城。然後與他的兒子氏鄉一起抓緊加強日野城的防守,同時向駐守伊勢松崎城的信長的次子北畠信雄快馬報信:“光秀肯定會來襲擊遺留的家屬,請急速派兵來援。”

此時,北畠信雄已經在整備軍隊,但並非為了支援他,而是為了出兵中國地區。一聽說事變,這邊也是一片震驚,人們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應對。信雄暫且以蒲生家的一個女兒作為人質,派去了援軍。 “殺父之仇,豈能不報?”他懷著悲壯的決心,親自向江州土山挺進。但是身後的領地伊勢和途中的伊賀地區都陽奉陰違,臨時變卦。信雄躊躇不決地想:“如果江州一帶有人與光秀勾結,突然起義怎麼辦?又或者在伊勢的後方發生暴動呢?”他一味忙於鎮壓和環顧形勢,結果把難得的意志消磨掉了,白白地錯失了進攻的時機。而且為了應付各地的小暴動,拼死戰鬥一番,結果就沒有義無反顧地奔向正義與道義。 由此可見,既有人絕對忌諱光秀,把他視為逆賊,同時也有不少豪族接到他的聯絡書信後,暗地裡與他結下秘密約定,他們參照形勢進展,想要投靠明智那邊。尤其是大阪城的織田信澄,他是光秀的女婿,其父親織田信行又被信長處斬,雖說是同族的人,卻有著殺父之仇。光秀期待他能從大阪城響應自己,心想:“至少他一定會站到自己這邊。” 六月二日本能寺之變的當天。恰好信澄與信長的三兒子神戶信孝以及丹羽長秀等人一起做好了出征阿波、中國地區的準備,正要從住吉的海岸搭乘兵船。 “京都突發重大變故了!” 一聽說此事,全軍不知所措,甚至陸續有士兵逃散。丹羽長秀和神戶信孝商議之後,暫且返回了大阪城,五日晚上偷襲信澄,將其亂槍刺死。少數成為漏網之魚的信澄的部下,立即跑去京都投奔了明智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