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豐臣秀吉(四)

第36章 南蠻

豐臣秀吉(四) 吉川英治 2387 2018-03-13
當然信長對他們肯定是很熟悉的,但是對於那些偶爾在安土碰到過或者聽人講過,又或者只是在茶室裡一起喝過茶的人來說,自然很難理解個中情由,不明白這兩位商人到底以什麼理由比諸侯還深得信長的寵愛與信賴。 “今晚讓你見見有趣的人。”即便是提前聽過這樣的話,信忠有時候也會露出一副索然無趣的表情。只有當信長與他們開始暢談南蠻的事的時候,信忠才來了興致。每件事都很新鮮,激發了他的夢想與大志。 不論是否有深層的理解,南蠻是當下有識之士關心的一個話題。天正年間的文化覺醒了,其本質上具有的日本性,受到了急流湧入的海外文明的刺激。步槍傳來以後,社會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其原因就在此。從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家接踵而來的人數眾多的天主教徒就是媒介。關於南蠻的知識,當初大都是由那些天主教徒傳播來的。不過,今晚在這裡的島井宗室等人未必就是從他們那裡得到啟示才創下今天的家業的。

同行的神谷宗湛的父親紹策等人天文初年就去過朝鮮和中國,還跟柬埔寨有交易。他們以前的家業是所謂的採礦,專門在石見國開採銀礦。後來覺得同樣是挖掘財富,就應該去海外的無限廣闊的天地中尋求,所以轉行做貿易。 “在海的彼岸,物資都在南蠻。”不斷向他提示的人並不是後來從西方過來的天主教徒,而是從地理上自然會選擇九州博多的一角作為老巢的倭寇。宗湛繼承了父親的遺業,如今在呂宋、暹羅國、柬埔寨等地開設了好幾處分店。他從中國華南地區引進了黃櫨的果實,開創了製蠟的方法,讓內地夜晚的燈火更加明亮,又從海外引進冶金術並加以改良,帶來了精煉鐵的冶煉方法。可是當人們稱頌其功德的時候,他反倒總是羞愧似的謙虛地說:“這麼點兒小事,還不值得您稱讚。”

島井宗室也是做海外貿易的商人,與宗湛家是親戚關係。九州的諸位大名都向他家借過錢。港口裡擁有十幾艘大船和數百艘小船,家裡總是養著很多人,也不知道是武士、水手還是商人。他們視海洋為平原,不拘小節,始終將炯炯的目光投向海潮的彼岸,認為男兒的事業應當在那裡。雖然早就將船上的八幡大菩薩旗放下來了,但是那種膽量與氣魄至今也沒有發生改變。 總之,雖然在這裡只是一介茶人,島井宗室和神谷宗湛在九州的家裡都有那樣的事業。總的說來,不僅僅是出身武門的人,放眼天正這個時代,商人當中確實也有些人物。武門之中有信長、秀吉和家康,城鎮之中也有作為商人的信長、秀吉和家康。不僅是九州博多,坂口也有號稱坂口商人的天王寺屋宗及、千宗易、松井友閒等人,將他們與當代的武將放在一起,在人品與遠見方面也毫不遜色,這樣傑出的人物還是有不少的。

從地理上講,博多的商人充滿進取心、豪氣沖天,而坂口的商人善於經營、富有文化性,又不忘與政治掛鉤。那些商人既可以稱為貿易家,又可以叫作政商。對於他們,信長表面上以茶會友,實際上是向他們諮詢各方面的意見,包括戰國時期的經濟文化政策和對待外國的各種問題,比如對天主教徒的政策或者關於將來到海外拓展的抱負。不誇張地說,信長的海外知識幾乎都是在喝茶的時候從這些人身上學到的。 眼下信長談著談著忘記了自我,手就伸向西洋點心,吃了好幾個。島井宗室看到後提醒他道:“那東西里面使用了砂糖,睡覺之前最好不要多吃。” 信長反問道:“砂糖有毒嗎?” 宗室回答說:“雖然不至於有毒,但是絕非是良藥。本來南蠻的東西味道濃厚,日本的東西比較清淡。點心也是,柿餅和年糕就足以讓舌頭感覺到甜味了,但是習慣了砂糖的話,再吃那些東西就不過癮了。”

“九州那邊已經引進很多砂糖了嗎?” “不怎麼進口,雅加達的砂糖一斤就要一片金葉子,這種交易對我們來說太不划算。我也考慮過將來用船運一些甘蔗,移植到溫暖地帶,但是又在顧慮,和煙草一樣,這東西如果在國內擴散開來到底是不是好事呢?” “真不像你的風格啊!”信長笑了笑說,“不要想得太狹隘。無論好壞,一概用船運來,這就是文化的特質,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眼下很長一段時間,估計都會有雜七雜八的東西從西洋和南洋傳過來吧。如今這種東漸的氣勢是不會停止的。” “從您的性情來說,我也明白您寬廣的心胸,可是就這樣聽之任之也行嗎?這樣一來,我們的生意倒是好做了。” “當然行啦,新的事物儘管引進來就好啦!”

“哈哈!” “不過,嚼了之後要吐出來。” “吐出來是什麼意思?” “好好咀嚼,好的東西就攝入胃裡,渣滓就吐出來。只要四民領會了這一點,運來什麼都不打緊。” “不行,不行!”宗室搖著手堅決反對。對於信長的話,而且是關於國政的方針,他卻毫不客氣地敘述自己的意見。他說道:“作為掌管天下之人的大氣,確實應該那樣,但是近來我看到令人心痛不堪的景象,因此不敢貿然苟同。” “你看到什麼了?” “異教的蔓延。” “是天主教徒的問題啊。宗室,你也是受寺廟所託嗎?” “您也太小看我了。大德寺等寺廟才是把您當成貴客了呢。其實,是真正為國家感到憂慮。”宗室認真地提出了國政方面的建議。他還列舉了今天與宗湛來本能寺的時候看到有孩子掉進空壕中的事實,他首先講述了三名天主教徒如何採取了殉教式的行動,如何不讓庶民感動就不罷休,接著說道:“最近不到十年間,大村、長崎自不必說,就連九州、四國的邊遠地區,甚至大阪、京都、坂口一帶,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扔掉了祖先傳下來的佛龕,皈依了基督教。右府大人您剛剛說,無論往日本運什麼東西,只要嚼一嚼吐出來就行,可是宗教這方面可不能那樣。嚼來嚼去,就連靈魂也被異教同化了,到時候無論是被綁在柱子上刺死還是被斬首,都不會再更改信仰異教的心了。”

信長沉默了。這個問題太嚴重了,一句話說不清。他火燒叡山,攻打本願寺,動用了就連曾經的平相國也不曾使用的暴行,沒有像彈壓那樣溫和的手段,懾服了日本固有的教團。他燒起了戰火,兵刃相見,看似收拾乾淨了,但是至今那種怨恨都無法消散,這一點他比誰都清楚。同時,他又允許傳教士們建立教堂,公認他們傳教,有時候也會設宴款待他們,高野山與本願寺的僧人見此情景,一定想大聲高呼:他到底把哪一方當作外國人看待了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