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千古傳奇

第28章 二十五、不幸降臨

千古傳奇 杨力 7072 2018-03-13
正當佛界如日中天之時,忽然發生了一件極為不幸的事,宛如晴天飛來一塊烏雲,霎時間把中午的艷陽遮蔽了…… 這天下午,玄奘正在與普光等專心翻譯經文。 一個弟子進來向玄奘小聲報告說: “法師,不好了,出事了。” 玄奘抬起頭來驚奇地問他: “什麼事,這麼驚慌?” “辨機與高陽公主通姦,將處死街腰斬,現在滿城都在議論。” “啊……”奘大驚。 玄奘慌忙與眾僧跑了出去,只見街上已聚滿了觀看的人,遠遠地見辨機已被囚在車上正押上刑場。 一隊刑卒走過後,看見了囚車上的辨機,玄樊從人群中擠了上去,一抬眼正好與辨機羞愧的目光相碰。辨機迅即避開低下了頭…… 玄奘卻久久目送著他的背影…… 辨機啊辨機,你好糊塗,雖說出家人難免受凡塵的干擾,但根本問題還在於你六根未淨,所以難抵邪惡的引誘。其實,當初大不了你可以死相拒,同樣都是一死,而你現在的死卻死得太慘了。

辨機啊,從你日日夜夜在翻經場的努力,我知道你已開始悔恨。本來,你還年輕,改惡從善還來得及,可是淫惡沒有放過你。為你的死,我已去求過皇上,可是高貴的皇權同樣不放過你。我不能說你死得冤,因為你的罪孽也的確太深重了,因為你違背了佛規,損壞了佛的形象,所以我也救不了你,我只是感到你死得太慘了。 辨機,你去吧!法師在此為你祈禱,願你在陰界好好懺悔,也許能擺脫陰界輪迴。若能修得轉進凡間,你要重新做人…… 囚車早已走遠了,玄奘還痴痴地立著,弟子普光和素懷見了趕快將玄奘扶了回去。 原來,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最寵愛的女兒,自幼嬌生慣養,唐太宗對她無一不從,可惜,她的婚姻卻是不幸的。唐太宗為了籠絡有經國之才的宰相房玄齡,便把公主下嫁給了房宰相的兒子房遺爰。然而這個房遺爰絲毫不像他那睿智多謀、才華無雙的父親房宰相,而是一個相貌平平、庸俗無才的人,公主跟他毫無感情。

那辨機原是藍田山寺裡的一個貧僧,但卻長得身材魁梧、聰明俊秀。 一天,高陽公主因到藍田山里狩獵打發光陰,不想卻在山寺裡與辮機邂逅,公主被眼前這個飄逸俊秀的美和尚驚呆了,便對他勃發了春心。而這個和尚見大唐公主光臨寒廟,自然是小心翼翼殷情招待。不料公主總是對他含情脈脈,百般挑逗,辨機受寵若驚,不敢正眼看公主…… 但公主是大唐公主,是當今皇帝最寵愛的女兒,天下,是父皇的天下,所以只要她想得到的,就不怕得不到。眼前的這個和尚與她的那個猥瑣俗氣的丈夫相比,簡直是仙界下凡,自然憧憬忘己。 公主接過辨機敬獻的茶水便跟他聊了起來,公主問了他的身世,又和他談了佛學,見這個和尚不僅相貌非凡,而且談吐不俗,愈加愛慕不已;又看了他寫的文章,那才氣簡直可與她的老師相比,公主簡直被他傾倒了……於是就在寒廟賴著不走,到了晚上,便對他靠近了起來……辨機當時只是個十八九歲的和尚,哪裡遇到過這種場合,窘得面紅耳熱,節節後退……公主卻一步步逼了過去……公主索性令十多個侍女拉起圍簾,便一頭撲向辨機的懷抱,拼命去解他的衣扣……從那以後,公主便離不開辨機了,辨機被高陽公主安排進了京都的會昌寺。之後公主就經常以請和尚說法為名,讓他出入府宅。只要辨機不來,高陽公主就會乘車前去,以燒香拜佛為名與辨機勾搭。

高陽公主的丈夫、駙馬房遺爰哪裡敢管,只裝做不知道。 為了堵他的嘴,高陽公主挑選了兩個美女去侍候他,那駙馬也就不吭聲了。 高陽公主的這些淫威,她的老公公宰相房玄齡全然不知。 幾年過去了,高陽公主依舊對辨機寵愛有加。多年來,高陽公主從未放過辨機,辨機雖然在內心裡譴責自己的罪孽,但實際上他已經無力擺脫高陽公主。因為他已經陷入了罪惡的情沼中,而且已經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他對公主又愛又怕,他愛她的美麗,但又怕她的性慾狂,更恨公主竟逼迫自己當著她的面與其他宮女亂來,每每在這時,高陽公主便興奮得大吼大叫,而辨機則羞愧得無地自容。 每次公主借拜佛為名來會昌寺,或是藉故召他到公主住宅時,辨機都會感到進退兩難。但公主卻不管這些,她只需要辨機滿足她的情慾。

那簡直是瘋狂的情慾。 多年的頻繁偷情,儘管他們幹得很機密,但天下哪有不透風的牆。人們只是因為礙著高陽公主是皇帝的女兒,哪裡敢多一句嘴。 正在辨機痛苦不堪欲跳出火海之際,玄奘從西域取經回來了,猶如太陽重新升起,辨機決心跟隨玄奘翻譯經文以洗雪自己的罪孽。 玄奘對這些全然不知,因為辨機是會昌寺的住持,文才又好,所以便選中了他。於是辨機便不顧公主的反對、威脅,毅然搬進了弘福寺譯經院。 一年多來辨機為唐太宗趕寫《大唐西域記》,一直和玄奘在一起。辨機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能夠被玄奘這樣的大泫師收為弟子是不容易的,所以他想和玄奘在一起幹下去,這樣也可擺脫高陽公主的糾纏。 他決心埋頭助玄奘翻經以洗刷自己的罪過,而且也想藉此機會,徹底割斷與高陽公主的那份孽戀。怎奈高陽公主天天差人來叫他,在寫好《大唐西域記》後,他知道他如果不去,高陽公主是什麼事都做得出來的。為避免身敗名裂,辨機只得又去和公主幽會了。可辨機萬萬沒有想到,因賊偷了公主送給他的鑲滿珠寶的枕頭而敗露了他與高陽公主的奸情。

高陽公主是皇帝的寵兒,最多被責罵一頓而已,但辨機卻遭到了極刑——腰斬,這一酷刑僅次於車裂(五馬分屍)。 辨機事件很快便風傳全國,佛界的榮譽受到了霜打一樣的挫折。 自從發生了這一事件後,玄奘一句話不說,每日只是拼命地在禪房翻譯佛經。 幾個弟子在議論: “不知皇上怎麼想的,竟公開處他腰斬,其實悄悄地處他流放就行了。” “是啊!這樣既可保全公主的名譽,又不致讓佛學蒙受羞辱。” “唉!偏偏又是法師的弟子。” “聽說街上的人都在議論紛紛呢!” “是啊!皇帝的女兒就可以安然無事,而和尚卻遭極刑!” “皇權至高無上嘛。” 聽到這裡,玄奘忽然放下譯本走出了禪房,他站在院裡,凝視著池裡的白蓮花。

弟子普光、素懷輕輕跟了出去。普光勸道: “法師,您別想得太多了,辨機犯罪跟您無關,他跟公主勾搭已經好多年了,並非到翻經院之後的事。” 素懷也勸道:“就是,他自己做的事,他自己負責,跟法師有何關係嘛!” 普光輕輕地問玄奘: “法師,那《大唐西域記》是否把他的名字去掉?” “不!”玄奘搖了搖頭,“該是誰的,就是誰的。” 這是這幾天來玄奘說的惟一的一句話,也是他無聲的抗議。 辨機被處以腰斬,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劇,並且也是《大唐西域記》的悲劇。唐太宗雖然喜讀這本書,卻不願為之作序。 然而,《大唐西域記》雖然是辨機筆錄和編寫的,但內容卻是玄奘十九年苦旅的結晶,是研究中亞、西亞、南亞歷史文化的重要文獻。書中所載一百一十個國家、二十八個城鎮的地理、風俗、物產、氣候、宗教、政治、文化……是現在留存的珍貴資料。

《大唐西域記》尤其對印度的記載更為詳盡,因為玄奘曾在那裡游學十年之久,並週曆了整個印度半島,對於自古缺歷史書的印度來說,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無疑成為他們研究印度歷史、宗教史的珍貴史料,而且還是第一手資料,以致印度學者認為《大店西域記》對印度思想文化的價值,無論怎樣評價都不會過分。 《大唐西域記》在中國來說則是研究佛學、中西外交、絲綢之路、中西交通、旅遊史、新疆歷史的重要文獻。 《大唐西域記》現已被譯為英、法、日文等多種版本,行銷世界。 正當玄奘為辨機的死猶如折了一隻臂膀而苦惱時,蒼天卻又給他送來了一個叫窺基的弟子。這個窺基實際上成了玄奘學術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來成為玄奘的第一弟子,對玄奘的唯識宗有重大發展。

自辨機死後,玄奘整日抑鬱不樂,只是拼命地伏案譯經。 弟子普光和圓測、慧立見了,心中不忍,便來邀老師一塊兒出去散心。 普光關切地說:“法師,弟子見您的氣色不是太好,我們到郊外去走走好嗎?” 圓測接道:“法師,我們到終南山去轉轉,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慧立也說:“法師,終南山有不少古寺,我們還可去看看。” 倒是慧立的這一句話把玄奘說動了,他終於點了點頭。 天剛破曉,玄奘和普光、慧立、圓測三個大弟子便乘馬車出發了,午後,他們來到了南五台山麓下,這是終南山最美的中段山脈。 “法師,您看南五台五峰,多美啊!”慧立用手指著說。 玄奘抬頭望去,但見大小五峰在藍天白雲下飄忽移動,最高峰的山寺若隱若現,猶仙景一般,嘆道:“真絕景矣,我們快登山吧!”

年齡比他們大十多歲,四十出頭的圓測說:“法師想必餓了,我們先進一點素齋再啟程吧!” 於是他們在一個石條凳上擺上了齋飯,四人用過餐後便開始攀登了。 他們參觀了山口的彌陀寺後,沿山路拾級而上,一路上但見山峰奇拔,古木參天,萬頃蒼翠,生機一片;遠遠可見一泉飛瀑瀉下,在陽光下呈現出斑斕色彩。不時還可聽到溝壑裡溪水潺潺,山澗間流水淙淙;抬頭望時,偶有蒼鷹掠過,留下一串鳴聲…… 啊!終南山太美了。 普光指著位於半山腰的聖壽寺說:“法師,我們快到半山腰了。看那塔寺多雄偉。” 玄奘順著他所指望去,見一座塔矗立於半山腰,他立即被這寺吸引住了,便加快了腳步。 他們氣喘吁籲地來到了塔寺旁,玄奘凝望著這七層塔寺半天不動。

“法師,您在想什麼?”慧立問。 “我想在長安也建這樣一座塔寺,將來用做藏經。” “好。”普光贊同地說,“建一座比這塔更高的大塔。” 玄奘又說:“是的,仿照此塔建一座大雁塔該多好。” 休息了一陣後,喝了點水,他們又往南台的頂峰爬去。 普光指著山頂的寺說:“法師,那頂台叫觀音台,在土面觀天,運氣好時,可見五祥雲呢!” 玄奘說:“好,我們快去觀望五色祥雲。” 玄奘和圓測的年紀都比他們大,兩人汗涔涔地落在後面了。普光和慧立見了,忙停下腳步,“法師,爬不動了吧,歇會兒吧!” 他們找了一塊石頭崖坐下來。這時,山風拂來,松濤陣陣,玄奘感到心曠神怡。他們喝了一點帶來的水,又開始往山上走去。 傍晚,他們終於登上了觀音台。 玄奘俯首一望:“啊,八百里秦川一目了然,渭水像玉帶閃閃發光。更令他們喜悅的是仰頭望寺頂時,只見環繞著寺頂竟有一圈一圈的彩澤在霞光下忽聚忽散,十分神秘。普光興奮地說: “啊!法師,五色祥雲,太吉祥了,託法師的佛性,我們終於見到五色祥云了。” 慧立忙說:“見五色祥雲,說明當有吉祥事降臨,不知是何事降臨?” 正是: 晚上,他們就留宿寺院,寺裡住持及僧侶們見玄奘大師光臨便熱情地接待了他們。 玄奘在榻上打坐畢,念完後便躺了下來,可是翻來覆去怎麼也不能人睡。自從辨機死後,玄奘心裡倍感焦慮,就像忽然折了一隻臂膀,他多麼希望佛祖再祥降一個高徒……想著想著便睡著了…… 矇矓中,一陣細樂響後,他彷彿聽見有聲音說:五彩祥雲出現時就是你要祈降的人。 次日玄奘一行告辭寺院僧人下山返回。 快到山下時,見一翩翩少年騎著馬被幾個人簇擁著過來,像是上山獵狩的樣子。那少年見了玄奘他們拱一拱手把馬撥在一旁,做出讓這四個和尚先走的樣子。玄奘覺得這少年很有禮性,正當他抬頭要表示謝意時,忽然怔住了,那少年飄逸的相貌和肩上的五色彩披風似曾相識,玄奘愣愣地註視著他,直到普光喚了一聲“法師”,才回過神來。騎馬少年對著這位注視他的和尚笑了笑拍馬走了。 玄奘怔怔地看著他的背影,問道:“那少年是誰?”慧立、圓測都搖了搖頭,說:“不認識。” 普光說:“讓我問問。”於是他便去問了一位獵者。 “請問施主,可知適才那騎馬少年是誰家公子?” “哦,那是大將軍尉遲敬德的侄子,常到終南山打獵。” “哦。”玄奘聽了若有所思……忽然面現喜色,啊,莫非是他……玄奘旱已聽說尉遲敬德將軍有一侄子長得龍駒鳳雛,不但博學多才,而且對佛學還很有深造,難道他就是佛祖祈降的人? 這天午後,麗日高照,天氣和祥。 這是玄奘一生中重要的一天。在開國功臣尉遲敬德的府上,玄奘見到了他的親侄子尉遲洪道。今日見他非但神采飄逸而且談吐不凡,玄奘對他喜愛異常,便問: “公子對佛學很有造詣啊?” “法師過獎了,少輩無非崇敬而已。” 玄奘聽了覺得很投緣,又問:“公子是將門虎子,不去精略兵道,卻心向佛理,難道不怕有誤仁途?” 只見那少年嘆道:“自古官場如浮雲,無所謂正道,佛家悲苦濟人才是真道,洪道雖生於貴門卻不戀富貴,不貪功名利祿,只想做個超凡脫俗的人。” 玄奘聽了又一怔,萬沒想到這少年的志向酷似自己的少年時代,便向尉遲將軍說道: “鄂公大人,玄奘有一事相求,不知可否?” “法師請講。” “我想收您的侄子做我的弟子。” 尉遲敬德對玄奘十分敬重,在唐太宗接見玄奘時,他曾經幾次陪侍在一旁,所以對玄奘的學識、人品都非常了解,現玄奘有求於他,自然不會怠慢。 可是,當聽見玄奘說出要他的愛侄做僧人時,卻堅決拒絕。說道:“法師,您就是要我支持您萬貫家財都可以,惟獨這一樁不行。我這侄子生性好強,桀驁難馴,只怕非但幫不了法師,還要惹出亂子呢。” 尉遲敬德的話音剛落,那少年卻抱拳道: “法師,我對佛學頗感興趣,你選中我,算我們有緣,不過得依我三個條件。” 玄奘忙說:“請講。” “一是可以有家室,二是不戒葷腥,三是不戒晚飯。” 玄奘猶豫了一下,就毅然點頭道: “特准。” 洪道高興地說: “願拜法師為師父。” 他正要向玄奘跪下時,尉遲敬德說: “且慢,待我禀報皇上,由皇上定奪再拜不遲。” 玄奘只得答道: “也好,就遵旨吧!” 一天下午,玄奘和弟子們在菩提樹下說法。 一個弟子問:“法師為什麼同意洪道的三個條件?” 玄奘說:“佛陀主張中道,反對修持的極端化。修佛者,既不能任情縱慾,也不應極端苦行。苦行並不能解脫,中道才是解脫的正道。” 玄奘頓了頓又說:“中道是佛陀自己的親身體驗,佛陀苦行六年不吃、不洗,想拼命通過肉體的苦來解決心靈的苦,結果非但徒勞無益,還幾乎將自己折磨死。於是悟出了心靈的覺悟才是能獲得解脫的正道,便到尼連禪河中洗去六年的污垢又喝了牧女贈送的牛奶,終於開始了正道修持。” “哦,原來是這樣。” 唐太宗得到尉遲敬德呈上玄奘要收他侄子為弟子的奏摺後,也許是因為處死了辮機想給玄奘一個補償吧,便恩准下來。 玄奘大喜,於是給尉遲洪道起法名為窺基。這窺基天資聰穎,加之玄奘親自指點,很快便成為譯經主力,後來成為了玄奘佛學思想的繼承人,對佛學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天,窺基在竹林後石凳上看《瑜伽師地論》,聽見兩個老法師在林中小徑上,邊散步邊說: “你說那窺基,已經是大法師的弟子了,還與眾不同,出行時,要用三個車,第一輛車,是他坐的專車,第二輛車是書車,都還說得過去,那第三輛車載葷食甚至還有女人,那可就不好了。” “是啊,所以大家稱他三車和尚嘛!” “那你說,大法師為什麼還同意呢?” “唉!大法師自從辨機死後,做夢都想有一個得力助手,現在得了窺基,把希望都寄託在他的身上,在生活上自然就寬容他了。大法師要組織翻譯那麼多經本,沒幾個高手是不行的,真難為他了。” “唉,大法師真是不容易啊!一心一意只在翻譯經文。” 窺基聽了十分慚愧,從此就搬進寺里和玄奘法師同吃同住,再不提那三個條件了。 這天傍晚,天氣炎熱,玄奘和窺基等幾個弟子在寺外樹下納涼。晚風掠過菩提樹,留下輕輕的枝搖聲,他們鬆了松衣領,享受著拂面而過的涼風。 窺基問: “法師,你最崇敬的中國高僧是哪幾位?” 玄奘沒加思索便說道: “對中國佛學最有影響的第一人,當然是高僧鳩摩羅什。” 這位高僧祖籍印度,他出生在龜茲(今之新疆),祖父原是天竺國的宰相,其父龜茲炎篤信佛教,為避相位而遠離本土到達龜茲國。 “龜茲炎已當了和尚,不料被龜茲王的妹妹看中。於是在龜茲國王的軟硬兼施下與其妹妹成了親,婚後生下了兒子羅什。小羅什剛七歲時,其母要求出家,遭到丈夫的拒絕後便絕食六天進行反抗,並剪去了'三千煩惱絲',龜茲炎無奈只得應允。於是七歲的小羅什便跟隨母親一起剃度出家。從此開始了羅什成為偉大高僧的開端。 “羅什天分甚高,聰明神俊,很快便敏悟了佛學的真諦。 “之後便跟隨母親歷學諸國,十多歲時,返回祖國——龜茲後,便登上了授經說法的大講堂。羅什以其聰明天慧和精湛的講說,很快便遐邇名聞。 “鳩摩羅什中年時期在涼州說法十七年,名聲大震,在羅什的影響下,涼州也成為了西域怫學聖地。他晚年到長安弘揚佛法,以其高深的學問受到中原佛界的崇敬,弟子多達三千。所譯《法華經》、《金剛經》等為佛學的弘揚作出了貢獻,並開創了我國佛經翻譯史上的先河。” 弟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玄奘剛停頓了一下,窺基便眨著一雙天慧的眼睛說道:“啊,鳩摩羅什法師太了不起啦。那第二位是誰,法師快講。” 一陣晚風拂過,雖帶來了幾許涼氣,但依然炎熱,玄奘用竹扇扇了扇,接著說: “第二位是道安法師,是晉代一位名僧。他幼年時家遭橫禍,不幸成為孤兒,寄親戚家撫養,十二歲出家刻苦研經,四處問道,後以超凡的見識及天慧,被北方佛界泰斗佛圖澄器重並收為大弟子,從此,道安名聲大震。 “道安與佛圖澄在北方弘佛,廣收弟子,傳播大道,使佛教受到朝野重視,一時間,來求師者眾多,包括後來成為一代佛教宗師的慧遠兄弟。道安晚年被十六國時期的前秦王符堅召到長安,進住五重寺,開始了著說譯經並正門徒、制定僧規,使長安也成為中國的佛教中心。隨著佛教影響的不斷擴大,道安也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的傑出人物。” “那第三位是誰?”普光問道,玄奘喝了一口小和尚遞來的茶,又說道: “第三位是著名高僧慧遠,是道安的大弟子。他聰明博學,深得道安的賞識,二十四歲便開講《般若心經》。之後,南下在廬山弘法,其佛道高深,影響甚遠,弟子多達數千。 “慧遠對佛學在江南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慧遠篤信阿彌陀佛淨土的存在,對佛學的修煉給予了很大的鼓舞,是淨土宗的先驅。” 玄奘頓了頓又說: “道安、慧遠、鳩摩羅什三位高僧都是我們佛界的先輩,我們都應學習他們的高風亮節,以他們為榜樣。” 窺基聽了,暗暗立志,一定要以玄奘法師及先輩高僧為榜樣,一定要在佛學上作出大成就。再不顯示富貴,再不貪吃,更不去近女人。 天黑了下來,玄奘站起來說:“好啦,各自回屋吧,一定要抓緊我們的譯經工作。” 窺基和幾個弟子們正聽得津津有味,聽法師這樣說,只得站起身回屋去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