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千古智聖

第27章 第二十四章千古徵表

千古智聖 杨力 4693 2018-03-13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其忠心之坦蕩,其正義之凜然,堪以驚天地、泣鬼神…… 這天,諸葛亮跟阿慧晚飯後喝茶時閒聊,阿慧說:“曹丕死了,太子曹叡即位,不知這個新皇帝如何?” 諸葛亮說:“他剛即位,就預料到南方孫權可能會乘虛而人,果然不久孫權就進攻江夏郡。大臣們都很著急,只有明帝不急,他說:孫權擅長水軍,現在之所以敢用陸軍作戰,是因為他乘人之虛。只要我們派兵去支援,他就會不攻自退。” 後來,孫權果然如明帝所預料的那樣,見魏軍來了增援便急忙抽兵退回。 阿慧說:“噢,那我們是不能小看這個年輕皇帝。” “不過,我看主要還是司馬懿給他出的主意。”諸葛亮說,“儘管這樣,新皇帝的上任還是給我們帶來了機遇。我就是要趁他年輕去實現先帝的遺願。”

阿慧說:“夫君是準備北伐了。” 諸葛亮點了點頭。 諸葛亮把靈兒抱了起來,親親他的小臉說:“靈兒,阿爸又要去遠征了。” “阿爸,什麼是遠征?” “遠征就是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打仗。” “阿爸,我也要去遠征。” “你還小,等你長大了,阿爸讓你自己帶兵去。” “不,我現在就要跟阿爸去打仗。” 諸葛亮又親了一下他的小臉蛋說:“好好,阿爸帶你去。” 諸葛亮在丞相府召開軍事會議,商議北伐事宜。諸葛亮說: “經過幾年的勵精圖治,我們的國力已增強,已擁有二十万精兵。” 南方也已平定,與東吳的聯盟得到了鞏固。現在曹丕剛死,新帝即位,我們應趁這個機會北伐,請諸卿商議一下。 大將魏延當即表示:“末將願與丞相北伐,統一中原。”

諸葛亮滿意地看了看他。 大將馬謖等將軍也表態:“願跟隨丞相北伐,以遂先帝遺願。” 其他大臣也沒有反對,諸葛亮大喜,便開始作北伐準備。 李邈正在吃飯,家人來報: “大人,有人來找您,說是從魏國來的,要直接面見您。” 李邈說:“讓他進來。” 來人進來,說是有要事找他,李邈便帶他到內室,兩人密談了一個多小時。 一天晚上,李邈來到李嚴府上,兩人竊竊私語,李邈說: “丞相有狼顧虎視之相,恐怕會像曹操一樣取代漢帝。” 李嚴心裡一驚:“你的意思是諸葛亮有取代後主之心……” 李邈點了點頭。 李嚴說:“先主臨終託孤說諸葛亮的才華十倍於曹丕,還說後主如不行,他可取而代之,所以他要取代都是很容易的事,因為有先主遺言。”

李邈又說:“正是。” 李嚴想了想說:“防人之心不可無,丞相的權力也實在太大了,事元鉅細皆由他處理,如若有變,豈是我等所能對付的。” 李邈又說:“曹操曾因司馬懿有狼顧之相而欲殺之,因被曹丕攔住,司馬懿才得以倖存。而我們的後主對諸葛亮卻沒有半點防範之心。” “是啊,後主稱他為相父,怎麼還會有疑呢?就是有疑他也毫無辦法。”李嚴嘆了一聲說道。 李邈又說:“更重要的是他要北伐,如果打了勝仗回來,那就更是功高震主,誰也不在他之上了。” 李嚴點了點頭。 李邈又說:“現在大家安穩日子剛過上,他又要大動干戈,你說,我們還能有好日子過嗎?” 李嚴說:“是得考慮一下他要北伐的動機。” “那你有什麼主意嗎?”李邈問。

李嚴壓低聲音說:“走,我們到里屋去談。” 次日早朝,後主劉禪高坐殿上,群臣列於殿下。忽然李嚴出列向諸葛亮發難: “丞相,依你的功勞,你完全可以受九錫,晉爵稱王。” 李嚴簡短的一句話,如一聲驚雷,不僅諸葛亮,所有在場的人,包括劉禪都驚呆了,誰都知道,李嚴的地位和這句話的含義。 諸葛亮怔了一下,便出列說:“我跟足下共事已久,可以說沒有什麼不了解的,我原來只是一介布衣,誤用於先帝,位極人臣之上,祿賜百億,如今曹賊未討,我們就妄自尊大,不合道理……” 諸葛亮越說越氣憤,他眉頭緊皺了一下,便用右手按了一下疼痛昀胃脘部,又接著說: “等我們滅了魏,殺了曹散,漢帝還了故居,那麼,我與你們諸大臣一起榮陞,到那時,即使受十錫都可以,何止九錫!”

李嚴聽了面赤到耳根,結結巴巴地說:“我……我也是好……好意。” 李邈出列說:“丞相何必氣惱,你現在不受九錫,是等北伐回來再受,是嗎?” “你……”諸葛亮氣得不想再說。 劉禪見諸葛亮十分氣憤,便說:“好啦好啦,相父並無此意,以後這事就不要再提了。” 諸葛亮回到家裡,吃飯時悶悶不樂,緊皺著眉頭。 阿慧關心地問:“是不是胃又疼了?我去拿藥。” “唉!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夫君,到底發生什麼事了?”阿慧憂心地問。 諸葛亮嘆道:“那李嚴和李邈居然在朝廷上提出要我受九錫,晉爵稱王。” “啊!這不是把你比曹操,向大家暗示你有殺劉禪篡位的野心嗎?” “他們的目的主要是反對北伐,所以才出此毒招誹謗我。”

“太陰險了。” “北伐決不動搖。”諸葛亮說,“我個人的委屈我不在乎,但北伐關係著先帝的遺願是否能實現。晚上,我準備給後主寫一份請戰書,闡明我要北伐的目的。” “好。不過,你得吃點東西,粥涼了,我去熱一下。” 諸葛亮用手按著胃脘部皺著眉頭,阿慧說:“是胃又疼了吧,我去熬藥去。” 晚上,靈兒已睡,諸葛亮和阿慧在燈下說話。 諸葛亮說:“北伐攻魏,我的對手必是司馬懿。阿慧,你幫我分析一下,我跟這個老對手的優劣長短。” 阿慧放下書,說:“這我已經想過了,司馬懿老謀深算,夫君你料事如神,所以在戰略策劃方面,你們二人可以打個平手。你看呢?” 諸葛亮點了點頭:“說下去。” “你治國強於他,他統軍多於你,所以在軍事指揮方面他比你略勝一籌。”阿慧說。

諸葛亮佩服地點了贏頭,道:“他出征是比我多,我留守較多,不得不承認這一事實。” “那第三呢?”諸葛亮問。 阿慧說:“那就看誰的應變能力強了,在這一點上你們二位都是短,都是謹慎有餘而靈活不足。” 諸葛亮聽了不服氣,說:“是長是短還得戰場上較量。” 阿慧說:“是啊,所以夫君這次北伐是一次與司馬懿鬥智斗勇的大決戰。” 阿慧說:“我去把肉粥給你熱一下,你今天晚飯吃得太少。” 於是,諸葛亮伏案寫《出師表》。 過了一會兒,阿慧把熱粥端了來,說:“夫君,快趁熱吃吧!” 諸葛亮放下筆,接過碗吃了幾口,問道:“除了上述分析外,你說我跟司馬懿的較量還決定於什麼因素?” 阿慧說:“那就是你常說的天時、地利、人和了,尤其是人和,戰爭的勝負往往受人和的左右,不過現在司馬懿被排擠在外,這對他是不利的。”

諸葛亮放下碗,說:“那倒沒有什麼問題,只要我一出兵,司馬懿肯定就會被起用的。” 阿慧說:“所以,你能否勝過他,還要看朝廷對你是支持還是阻擋了。” 諸葛亮嘆道:“明擋我倒是可以對付,怕就怕在暗中破壞了。” 阿慧也嘆了口氣:“是啊,這就是人和的關鍵。” 諸葛亮沉吟不語。 “那,阿慧,你說我這次出征適時嗎?” 阿慧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總、覺得有些風險,因為現在雖然曹丕死了,新帝上任,但他國力依然雄厚,所以並非最好時機。” 阿慧又說:“我知道夫君匡復漢室心切,再說,現在我們國力也還可以,所以要北伐無可厚非,只是成功的把握性還缺少一些。” 諸葛亮明知阿慧說得在理,但自己已不能改變了,便說:“先帝的遺志我不能有負,不趁現在我體力尚可時北伐,更待何時。何況魏國新君剛即位,不趁這天賜良機,那要等到什麼時候?”

阿慧說:“所以我並不反對這次北伐,只是感到勝算的把握不是太大。” 諸葛亮說:“好啦,戰爭的勝負本來就是很難預測的。” 諸葛亮說完就伏案繼續寫他的《出師表》。 阿慧問:“李嚴肯定不會支持你北伐。” 諸葛亮嘆了一口氣說:“是啊,他只會陽奉陰違,說不定會在後勤供給上掣肘。” “那就換一個人主管輜重糧草。”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這還沒法換,以前先帝上前線時是我坐鎮成,並負責軍需供給,後來我上前線就是他負責。” 諸葛亮頓了頓又說:“不過,糧草的供給還是要立足於自己,看樣子我除了製定作戰計劃外,還要多在糧草上下功夫。自古以來,許多戰役都是敗在糧草上,官渡之戰,曹操火燒了袁紹的糧草,導致袁紹大敗,這就是教訓。”

過了一會兒,諸葛亮抬頭問:“阿慧,我走以後,最放心不下的便是後主。” 阿慧嘆道:“是啊,後主昏懦,毫無先主之宏志,又偏寵宦官黃皓,你這一走,他更加忠奸難辨。” 諸葛亮說:“所以我一定要苦勸他,親賢人,遠小人。” 阿慧說:“夫君不妨向後主點明哪些是忠臣,幫助後主識別。” 諸葛亮嘆了一口氣說:“那是要得罪人的,不過也只好如此了。” 夜已深,諸葛亮寫好了《出師表》,說: “阿慧,你看這樣寫可好?” 阿慧看了說:“寫得太好了,催人淚下啊,明天呈上去,後主一定會同意的。” 劉禪升殿,諸葛亮呈上《出師表》。 劉禪展開見上寫: ……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劉禪讀罷,深為感動,哽咽著說: “相父主意已定,朕也不會反對。只是相父剛平定南方,尚未歇息,又要遠征,朕不免為相父的身體擔心。” 諸葛亮忙說:“啟禀陛下,光復漢室是先帝的遺願,也是陛下的宏志,趁現在臣下體力尚可支持,宜應盡快去完成。還望陛下了遂臣下心願。” 劉禪嘆道:“相父如此忠義,實在令朕欽佩不已。只是相父在時,凡事皆依靠相父,如您走了,諸多政事,叫朕如何應付得了。” 諸葛亮安慰道:“陛下不必憂慮,朝中大事,都已安排好了。宮中有郭攸之、董允、費神主管,朝中有長史張裔、參軍蔣琬統管,御林軍也安排好由向寵將軍為都督。對留守眾卿,臣下都跟他們交待好了,眾卿會盡力輔佐,望陛下勿慮。” 劉禪懸著的心放了下來,“那我能做什麼呢?” 諸亮溫和地說:“陛下給魏曹下一道討伐詔書,我等奉聖旨行事即可。” “也好。” 諸葛亮又說:“討曹賊的詔書已寫好,請陛下過目。” 劉禪接過來,展開,上寫: …… 諸葛丞相,弘毅忠壯,忘身憂國,先帝託以天下,以勗朕躬。今授之以旌鉞之重,付之以專命之權,統領步騎二十萬眾,總督元戎,龔行天罰,除患寧亂,克服舊都,在此行也…… 劉禪看了後,說: “准奏。” 從此,吹響了諸葛亮艱苦卓絕五次北伐的戰鬥號角。 公元227年,三月的一天早晨,益州城門鼓樂陣陣,人頭攢動,諸葛亮率大軍即將出征。諸葛亮坐在戰車上,魏延、馬謖等將軍騎馬立在一旁。 “皇上駕到。” 後主劉禪率文武大臣來到了城門。 “臣下向陛下辭行,願陛下平安。”諸葛亮跪禀道。 劉禪含淚道:“相父,朕祈祝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待滅了曹魏,朕來迎接你。” 諸葛亮也不禁淚水盈眶,說道: “謝陛下,臣決不負君望,一定要竭力完成先帝的遺願,討伐曹魏,光復漢室。我軍將暫駐漢中,待機而出,我主勿慮。” 時辰已到,正要出發,卻聽: “等一等。” 大家循聲音望去,原來是老將趙雲策馬奔了來。趙雲翻身下馬,說:“陛下,丞相,末將不願留下,末將一定要隨丞相北征,討伐曹魏。” 諸葛亮感動地說: “子龍戰功累累,現年事已高,理應在家休息,既然一定要去就留守漢中……” “不,不,丞相,末將一定要做前鋒。”趙雲說著竟單膝跪下。 諸葛亮忙雙手扶起了他,含淚道:“快快請起,老將軍執意要去就是了,又何至如此。” 諸葛亮只得答應了他,讓趙雲和鄧芝為先鋒。 鼓角齊響,諸葛亮乘上四輪戰車,他仍然是羽扇綸巾,身披鶴氅,立在戰車上又向眾人拱了拱手,然後拔出寶劍一揮,於是,二十萬北伐大軍,浩浩蕩盪出發了。劉禪率文武大臣一直目送著…… 卻說孫權在江東稱帝,一日昇殿在御座上端坐,群臣三呼萬歲畢,見張昭舉笏要啟奏讚頌他的功德時,不等他開口,孫權就說:“哼,當初要是聽了你的降曹之計,那我早已是乞食的人了。” 白髮蒼蒼的張昭氣得老臉發紫,幾乎暈了過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