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偵探推理 美國8大奇案

第43章 第18節

美國8大奇案 胡佳 2084 2018-03-22
事實上,納森和理查德是在那天早晨剛剛聽說,他們的律師希望他們改變抗辯。兩個人的兄長、邁克·里奧普和亞倫·洛易,在開庭前幾小時才告訴他們,律師事前曾對兩家人作過詳細的說明,大家經討論後一致同意,承認“有罪”對兩名被告而言是最好的選擇,捨此便幾乎不可能逃避極刑。 “科羅檢察長指控你們二人綁架與謀殺,”克拉任·達偌後來向他的兩位委託人解釋道,“如果你們仍然堅持'無罪'抗辯,他就有權要求將兩條罪名分案審理,比方說,先審謀殺罪。假如得到的裁決低於死刑,他再回過頭來審綁架罪。要避免這種情形只有一個方法——在他提出分案審理,並被獲准之前,我方對兩項指控均承認'有罪'。所以,保守秘密是絕對必要的。”

其實,克拉任此舉還有一個目的。根據伊利諾伊州法律,如若承認“有罪”,納森和理查德則有可能免卻陪審團審案,而僅由法官一人決斷。克拉任認為,這樣便能最有效地削弱公眾情緒對審判結果的影響。又因為已經有了“有罪”的“裁決”,所以法官要做的,實際上只是為兩名被告量刑。而所謂“審判”,也在無形之中變成了與人們的預期大相徑庭的“聽證”。 如此一來,羅伯特·科羅檢察長歷時兩月精心準備提交法庭的證據,從理論上講,就與本次法庭辯論沒什麼關係了,因為所有的那些人證和物證要證明的,是兩名被告業已承認的——“有罪”。而被告方的克拉任·達偌則可利用這個機會,在法庭上充分施展才華,抨擊死刑,以為他的兩名未成年委託人爭得苟且人世的機會。

另一方面,假若被告方以納森和理查德的精神狀況為由進行“無罪”抗辯,並由12名陪審員裁決他們的命運,在民眾中要求處二犯以極刑的呼聲如此高漲之時,可以想像,沒有哪位陪審員敢斗膽對兩名案犯網開一面,否則在審判結束之後,他們將如何面對自己的熟人朋友、鄰里街坊?就算有某一位陪審員原本是反對死刑的,他也會因為自己不過是陪審團中的一員,最多只承擔十二分之一的責任,而聊以自慰。 然而,僅由法官一人量刑就不同了,他必須對自己的決定負起全部的責任。克拉任·達偌推理道,對納森和理查德來說,精心策劃一起謀殺案也許不難,但對法官約翰·加維利而言,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仍作出剝奪兩條性命的決定,那恐怕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克拉任深信,他了解加維利法官,也知道在他以往主持的案子中,有五樁經陪審團審議的,最後都是以死刑告終。克拉任明白,他勸說納森和理查德將“無罪”改為“有罪”,實際上也是在賭博,也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證他能將兩位委託人從絞刑架上解救下來。但是至少,約翰·加維利是一位訓練有素的老法官,他能夠在斷案時力求獨立思考,力保頭腦清醒,盡可能不受來自民間和新聞界的影響和乾擾。 “如果現在坐在法官席上的是羅伯特·科羅,”克拉任對本傑明·巴赫拉奇說,“那我恐怕就得另想他法了。”

因為無需挑選陪審團,法官宣布,本案的審理將在兩天后的星期三正式開始,而非原定的8月4日。 那天休庭的時候,約翰·加維利法官神情凝重。現在,克拉任將那隻“HotPotato(燙手山芋)”硬塞到了他的手裡,迫使他必須在這場官司中獨自對被告席上的兩名年輕人作出生死決斷。加維利法官搖搖頭,他不喜歡他目前的這種處境。 約翰·加維利的刑事庭共有300個座位,右側靠前的30個是為受害者及被告人的家屬們預留的,還有200個新聞界的“紅票座”(Pink-TicketSeats),即根據各媒體的申請發放給記者們的“憑票”座位,向公眾開放的只有70個。然而,就是這70個座位,亦不可能完全歸市民們所有,因為不少沒領到“紅票”的記者也在天亮之前趕到法庭大樓,夾雜在排隊的人群中。 1924年是美國法定的總統選舉年,此前不久在紐約召開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參與採訪報導的記者達600餘名。有當地的報紙調侃說,那600多人現在差不多全都開進了芝加哥。

7月23日,星期三。開庭之前,納森和理查德一支接一支地抽著香煙,一面心情輕鬆地和聚集在他們周圍的記者們開著玩笑。 “我聽說在前天的報導中,你們中的一些傢伙不知道該怎樣描述我們的穿著。我不希望你們再犯同樣的錯誤,因為今天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日子,對吧?現在,請看著我,”納森站起身,雙手撩開西服的衣襟,“我穿的什麼?假如我在這一刻離開法庭,我敢打賭,你們中間沒有任何人能夠講得清楚。所以,請聽仔細了。理查德戴的是淺頂軟呢帽,暗灰色。我的這種呢,叫藍灰色。”納森嘬起嘴,噴出一串煙圈,“都記下了嗎?好……” “哦,納森,閉嘴吧,你。”理查德打斷納森的話,兩個好朋友樂不可支。 根據慣例,由公訴方的羅伯特·科羅檢察長首先致開場白。儘管被告方撤回了“無罪”抗辯,公訴方仍準備按原定方案,向法庭呈交警方已經收集到的證據。

“我方將向法庭證明,納森·里奧普,現年19歲,和理查德·洛易,現年19歲,都是來自本地富裕而體面的家庭。他們自小便深得父母的溺愛,自小便享有金錢所賦予他們的各種特權。他們在本地最好的私立學校上學,家裡還為他們聘請了私人教師。他們和所有上流社會的年輕人一樣,待人接物十分得體,為人處世也十分符合身份。但是有一個例外,他們喜歡賭博,不停地賭博,而且籌碼越來越高,高到連他們富有的家庭都無法支付。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