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外國小說 平家物語

第13章 十六~十八

平家物語 无名氏 6513 2018-03-21
十六 大臣被流放 法印回來將入道相國的意見詳細奏明了法皇。法皇也覺有理,沒有說什麼。同月十六日,入道相國按照事先的謀劃,宣布自關白起,太政大臣以下公卿殿上人共四十三人,一律停職,閉戶蟄居家中,左遷關白公為太宰帥,遠流鎮西(九州)。關白公說:“情勢如此,只能聽其自然了。”便在鳥羽附近叫作古川的地方出了家,時年三十五歲。世人都說他是通曉朝廷禮儀、心如明鏡的人,都感到惋惜。被貶遠流的人如果中途出家,照例是不到原定的地方去的,最初是定在日向國,現在因為出家,便安置在了備前國府附近一個叫井迫的地方。 從前大臣被流放的有左大臣蘇我赤兄、右大臣豐成、左大臣魚名、右大臣菅原道真、左大臣高明公、內大臣藤原伊周公等【1】六人,但作為攝政關白而被流放,是沒有先例的。

已故中殿攝政基實的兒子、二位中將藤原基通,乃是入道相國的女婿,被任命為大臣關白。從前圓融天皇在位時,天祿三年(973)十一月一日,一條攝政謙德公去世,其弟堀河關白忠義公【2】當時只是從二位中納言;他的另一個弟弟法興院大入道【3】是大納言兼右大將,而忠義公竟越過了他,升為內大臣正二位。上諭宣達之後,人們都說這是令人吃驚的晉升;現在這次就更是破格了。二位中將並不是參議,沒有經過中納言,就直接做到大臣關白,這是聞所未聞的【4】。對普賢寺公藤原基通被升為大臣關白這件事,上卿宰相、大外記,以及大夫史【5】,無不愕然。 太政大臣藤原師長被停了官職,放逐到東國。保元年間,因為父親惡左府(賴長)的關係,兄弟四人都被處以遠流,其兄右大將兼長、其弟左中將隆長和范長禪師等三人,未及被召回京,就死在流放之地。只有師長在土佐的幡多地方過了九年,於長寬二年(1164)八月被召還,官復原職,第二年又被晉升為正二位。仁安元年(1166)十月又由中納言升為權大納言。因當時大納言沒有缺額,所以僅被列於定員之外。大納言有了六個人,就是從此開端的。像這樣由前中納言升為權大納言,除後山階大臣躬守公、宇治大納言隆國卿外,以前從不曾聽說過。師長長於管弦,才藝過人,次第升遷從未滯留,以至做到了太政大臣的最高位,這回不知遭了什麼報應,再次被流放。以往在保元年間,左遷於南海的土佐;如今在治承時代,又被流放於關東的尾張。以無罪之身而賞配所之月,原是風雅之人所樂為【6】,所以大臣雖在流配之中也不大覺得煩惱。想起唐朝太子賓客白樂天,謫居潯陽江畔的事,如今自己遙望鳴海潟的風光,賞明月,嘯湖風,彈琵琶,吟詩歌,以此打發歲月。有一次,他到尾張國第三神宮去參拜熱田明神,夜里為取悅於明神,便彈起琵琶,唱起歌來。當地本是蒙昧之鄉,哪有人懂得什麼風雅,邑老、村女、漁人、野叟,雖然都側耳靜聽,但無人能辨音韻之清濁,聲調之律呂【7】。古時唐土“瓠巴鼓琴,鳥舞魚躍”【8】,“魯人虞公發聲清哀,遠動梁塵”【9】。是說妙技達於極點,自然會引起萬物共鳴。這時,人們聽了師長的妙音,個個產生了莫名的感覺,滿座均感奇妙。漸至夜半更深,奏起了《風香調》,使人如聞花之香馥;彈起了《流泉曲》【10】,則似覺月色增輝。隨後又唱起詩歌“願以今生世俗文字之業,狂言綺語之過”【11】,彈奏起琵琶秘曲,明神為之感應,寶殿為之震動。師長說:“如果不是平家將我流放此地,今夜怎能夠拜見這種吉祥瑞相呢。”感動得淚流滿面。

按察大納言資方卿的兒子右近衛少將兼贊岐守源資時,被停了兩個官職。參議、皇太后宮大夫兼右兵衛督藤原光能,大藏卿、右京大夫兼伊豫守高階泰經,藏人、左少辨兼中宮權大進【12】藤原基親,都被同時停了三個官職。朝廷下旨說:“按察大納言資方卿,其子右近衛少將,其孫右少將雅賢,著即驅逐出京。”上卿藤大納言實國、博士判宮中原範貞奉命,即日驅逐這三人出京。大納言資方卿說道:“三界雖廣,竟無地可容這五尺之軀;人生無多,卻難度這半日時光。”便連夜蒙混出宮,逃往萬里之外去了。經過詩歌中很有名的大江山、生野等地,在丹波國一個叫村雲的地方暫停下來。後來終於被查到,被流放到信濃國去了。 --------------------------

【1】這六個大臣都是公元七世紀至十世紀之間的人。 【2】藤原兼通,天延二年(974)任命為關白。居住在堀河,故稱為堀河關白。忠義公是他的諡號。 【3】藤原兼家,天元元年(978)為右大臣,後晉升攝政關白。出家於法興院,故這麼稱呼。 【4】二位中將而非參議,不得參與朝政。一般歷經參議、中納言、大納言,才得晉升為大臣。 【5】都是太政官的屬員,前者掌管詔書、奏章,後者掌管太政官的文書以及各司各國的事務。 【6】據說中納言源顯基曾說過:“願將無罪之身,得賞配所之月。”顯基是後一條天皇的寵臣,一生得意,歿於永承二年(1047)。這話原是一種假設,表示雅人深致罷了。 【7】中國古時把音樂分為六律六呂,共十二個音階。

【8】見《列子·湯問篇》。又淮南子有云:“瓠巴楚人也,鼓琴而鳥飛下,潭魚出。” 【9】見劉向《七略別錄》。 【10】《風香調》和《流泉曲》是當時琵琶曲子的名稱。 【11】見白居易《香山寺〈白氏洛中集〉記》,下兩句是:“轉為將來世世讚佛乘之因,轉法輪之緣也。……” 【12】中宮職(中宮事務管理機構)的判官。官階為五位。 -------------------------- 十七 行隆其人 前關白松殿【1】的武士中有一個江大夫判官【2】遠成,也是平家所厭惡的人。曾經聽到謠傳,說六波羅已下令拘捕他,還沒有想好去什麼地方就同他兒子江左衛門尉家成逃走了。逃到稻荷山,下得馬來稍事休息,父子計議道:“本打算逃往東國,投奔被流放到伊豆島的前兵衛佐源賴朝【3】,但他也是欽案追究的人,自身尚且難保。在日本各地無處沒有平家的莊園,真是無地方可以躲藏。若在平時住過的地方被拘捕,也太難堪。不如現在回去,如果六波羅派人來捕我們,就剖腹自殺吧。”於是又回到河原坂的寓所裡來。果然源大夫判官季定,攝津判官盛澄,率領甲士三百,來到河原坂寓所,將寓所團團圍住。江大夫判官來到簷下,大聲喊道:“請看吧,各位。回到六波羅就這樣報告吧。”便點燃了房屋,父子都剖腹自盡,在烈火中焚化了。

如果問這樣上上下下死了這麼多人,到底是為了什麼?據說是因為現在晉升為關白的二位中將基通公,與前關白松殿的兒子三位中將師家,爭奪過中納言的職位。如果是這樣,前關白松殿一人遭逢厄運自屬應得,但牽連另外四十餘人就很不該了。去年為贊岐院上諡號,為宇治惡左府贈官贈位【4】,但世上還是不平靜。因此天下不太平,並不能歸罪於贊岐院和惡左府的怨靈作祟。人們都說入道相國的心被天魔盤據著,變得極易動怒,不知天下要發生什麼樣的大亂了,京中上下人人自危。 那時有個叫前左少辨行隆的人,是已故中山中納言顯時卿的長子。在二條天皇時代,曾任辨官,非常得意,但被停官十幾年以來,換季之衣不繼,食物常常不足裹腹,過著雖生猶死的生活。入道相國派人對他說道:“有事對你說,請務必立即前來。”行隆想:這十幾年來與世無爭,難道是有人進了讒言嗎?心中萬分驚恐。夫人和兒女們都說:“不知道要降臨什麼災禍呢!”都嚇得哭了。因為西八條頻頻派使者來催,無可奈何之下,便藉了車到西八條去了。萬萬沒有料到,入道相國馬上出來相見,說道:“尊駕的父親顯時卿,是我從前事無鉅細都與之商量的人,所以我對你的事決不能漠不關心。這麼多年來你一直閉戶隱居,生活想必十分清苦,因為法皇管理政務,我也無法可想。不過現在你可以出仕了,官職的事由我給你安排,你暫且回去吧。”說罷就進去了。行隆回到家中,妻兒們如同見死人復生一樣,聚集在一起,高興得又哭又笑。

太政入道便派源大夫判官季貞,將應由行隆管轄的莊園的許多文書送了過來,又說怕他目前生活拮据,先送來絹一百匹,黃金一百兩,還送來一些白米。為供出仕所需,還派來雜役、飼牛人,並送來牛和牛車,應有盡有。行隆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惶惑地說:“這不是做夢吧,不是做夢吧!”同月十七日補了五位藏人的缺,又恢復了左少辨的官職。行隆已經五十一歲了,如今好像年輕了許多。但旁觀者都說,這只不過是暫時的榮華罷了。 -------------------------- 【1】松殿即藤原基房,松殿是他的住所。 【2】檢非違使的五位尉。判官是檢非違使尉的唐名。 【3】源賴朝於平治元年(1159)任兵衛佐,後因平治之亂,削去官職,流放到伊豆國的一個小島。

【4】這兩件事參見本卷第一節。 -------------------------- 十八 法皇被逐 治承三年(1179)十一月二十日,法皇居住的法住寺殿被軍兵包圍。人們說:“難道象平治之亂時藤原信賴所做的那樣,要放火將人燒死嗎?”於是宮中上下女官和女童也顧不得披戴頭巾,便紛紛慌慌張張地四散逃走了。法皇也非常驚慌。這時前右大將宗盛卿趕著車子過來說道:“請趕快上車吧。”法皇說:“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自己沒有什麼過錯,大概要像對成親、俊寬那樣,將我遷到遠方的小島去吧。因為天皇年幼,我時常插手政務,這也是不得已之舉,從今以後不再那樣做就是了。”宗盛卿說:“事情不像您說的那樣,入道公說,在世間平靜下來之前,請您暫時臨幸鳥羽北殿。”法皇說:“既是這樣,宗盛,你就陪我一起去吧。”宗盛怕父親生氣,不敢同去。法皇說:“唉,看來你比你的兄長內大臣要差得多了。那年遇到同樣的事情時,是內大臣挺身而出製止住了,因而能夠平安至今。因為現在再沒有諍諫之人,所以才會發生這樣的事。以後的事就難以預料了。”說著落下淚來。

於是法皇坐上車,身邊沒有一個公卿、殿上人陪伴,只有一個宮中做粗活的下級武士叫金行的人陪伴著;車後邊還有一個老尼。這位老尼是法皇的乳母,稱作紀伊二位【1】。車子順七條大路向西,再轉上朱雀大路一直往南走去,連路上那些身分低微的男女都嘆息道:“啊呀,這不是法皇被流放了嗎?”沒有一個人不流淚的。又有人說:“難怪初七夜裡發生大地震,那不正是預兆嗎!聽說一直到十六億【2】深的地下都有感應,可見連大地的守護神都被驚動了。” 法皇來到鳥羽殿時,不知大膳大夫信業是如何混進來的,只有他在法皇身邊侍候。法皇對他說:“我想今天晚上就會被殺掉,想沐浴一番洗淨身體,你有什麼辦法嗎?”信業自今天早晨起,就覺得魂不附體,惶恐難安,現在聽了法皇的話,更是不知所措,便捲起狩衣的袖子,將雜木編的籬笆拆掉,又砍下廊沿下的短柱,打來了水,生火燒起熱水,為法皇洗澡做準備。

靜憲法印來到西八條入道相國府邸,說道:“聽說昨天晚上法皇臨幸鳥羽殿了,跟前沒有人伺候,這似乎不太像話,如果沒什麼妨礙,就請讓靜憲去吧。”入道相國答應了:“那你就快去吧,我知道你不是喜歡惹事生非的人。”於是法印就來到鳥羽殿,在門前下了車,走進門去。法皇正在高聲念經,聽起來很是淒涼。見法印突然來到,法皇不禁落下淚來,淚水打濕了捧著的佛經。法印見此情景悲從中來,將僧衣的袖子掩著臉,哭泣著走到法皇身邊。此時只有老尼一人在法皇跟前,她說:“啊,法印長老,法皇自昨天早晨在法住寺殿進餐之後,直到今天早晨,一直沒有進食,冬夜這麼長,也一直不曾睡覺。他的命恐怕不會長久了。”法印聽了老尼的話,拭淚答道:“無論做什麼事都應有個限度,平家富貴尊榮二十多年,如今作惡多端,大概快要滅亡了。天照大神、正八幡宮【3】怎麼會拋棄法皇呢!尤其是君王所信奉的日吉山王七社,並沒有改變守護《法華經》的誓願,以其《法華經》八卷的功德,足以保佑法皇平安,所以不久之後定會政歸法皇,逆臣賊子一定會像水泡一樣被消滅。”聽了他這番話,法皇感到莫大的慰藉。

高倉天皇因關白被流放,臣下死亡頗多,非常悲哀。後來又聽說法皇被幽禁在鳥羽殿,於是就不再進食,託病躺在寢宮裡。 法皇被幽禁在鳥羽殿之後,宮裡舉行臨時的神事,天皇每天夜裡都在清涼殿的石灰壇上遙拜伊勢大神宮,專為法皇的安全做祈禱。雖然二條天皇【4】是賢王,但依據“天子無父母”之說,時常違逆法皇的意思,因此其子孫不能長保帝位。繼位的六條天皇於安元二年(1176)七月十四日,年僅十三歲就去世了。這實在是非常可怕的事。 -------------------------- 【1】是藤原通憲的妻子,賜爵二位,因她父親是紀伊守藤原兼永,所以稱為紀伊二位。 【2】原文為“十六洛叉”;洛叉是梵文譯音,等於“億”。 【3】正八幡宮崇祀應神天皇。 【4】是後白河法皇之子,為第七十八代天皇。六條天皇是二條天皇的兒子,在位只三年,由高倉天皇繼任。高倉天皇是後白河法皇的第三皇子。 -------------------------- 十九 城南離宮 古書上說:“百行孝為先,明王以孝治天下。”【1】所以唐堯尊敬衰老的父親,虞舜孝順他的頑固的母親【2】。高倉天皇以這些賢王聖主作為楷模,這種品德實在是非常可貴的。其時,天皇從宮中派人悄悄將書信送到鳥羽殿來。信中說:“時勢到了這種地步,身為九五之尊又有何益;倒不如效法宇多法皇【3】、花山法皇,離世出家,遁於山林之中,做一個修行的僧侶,那樣倒更好些。”法皇回信道:“萬萬不可出此下策,你居至尊之位我還有所指望。若你出家隱跡,我還有什麼指望呢?萬望務必等著看到我的結局再做打算。”天皇讀了回信,用信掩著臉,悲泣不止。書上說:“君猶舟也,臣猶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4】正是如此,臣下既能忠君保主,也能推翻君王。從前保元、平治年間,入道相國曾多次勤王護國,到了現在的安元、治承年間,便已目無君王了。這豈不是和史書所說的一樣嗎! 大宮大相國藤原伊通,三條內大臣藤原公教,葉室大納言藤原光賴,中山中納言藤原顯時,都已死去了。而今舊日大臣只剩下藤原成賴和平親範了。他們都說:“時勢到了這種地步,身處朝廷,任大中納言,又有何益!”雖然二人都正當盛年,也都出家歸隱了。民部卿入道親範,在多霜的大原出家,宰相入道成賴在霧濃的高野遁世,除了一心一意祈求後世冥福之外不再理會世上之事了。古時曾有身託於商山之雲、心寄於穎川之月的人【5】,不都是因為學識淵博,志向高潔,所以才棄世離俗的嗎!隱居在高野的宰相入道成賴,聽到京中的種種傳聞,說道:“看來,我等早日決心遁世,確是明智之舉。如果是在朝中聽到這些消息,那該怎樣自處呀!保元、平治之亂,已是悲慘之至;也許是因為當今已是末世吧,以後還不知會出現什麼樣的亂子來呢!我正是撥雲登山,猶恐不高;入山隱居,猶恐不深呢!”這話確實不錯,這世間實在不是心地善良的人能夠安居的。 同月二十三日天台座主覺快法親王因為屢次辭退,仍以前座主明雲大僧正為天台座主。入道相國如此肆意妄為,是因為他女兒身為中宮,女婿官居關白,所以覺得萬事盡可放心了。他說:“一切政務完全交給天皇處理好了。”便回到福原去了。前右大將宗盛卿急忙進宮禀奏,高倉天皇說:“法皇將天下禪讓給我,我本無心於政務,還是一切由你與關白商量著辦吧。”根本不予理睬。 法皇在城南離宮,冬天已過去了一半,只有山野的烈風呼嘯,清冷的月色慘白地照在庭院中,院中雖有積雪,卻無踏雪尋訪之人;池面上結滿了冰,卻沒有群集喧鬧的鳥雀。大寺鐘鳴猶如遺愛寺【6】的聲響;西山的雪,恍若香爐峰【7】的景色。霜夜寒風,音響微傳於禦枕;曉冰行車,軌跡遠伸於門前。行人徵馬,匆匆走過的情狀,凡夫俗子混跡紅塵的景象,一看之下,陡然生出不盡的感慨。法皇曾說:“守衛宮門的鄉間武士,日夜克盡職守地警衛,不知這是前世結下的什麼因緣。”因而非常惶恐。眼前的所有景物,無不引起法皇的憂思。因為這些景物,有的象昔日的遊幸,有的象參拜諸山神社佛寺,有的則像萬壽賀典,於是禁不住流下懷舊的淚水。暑來寒往,春去秋至,時間已到了治承四年。 -------------------------- 【1】《孝經·孝治章》有云:“明王以孝治天下。” 【2】虞舜父頑母囂,見於《尚書·堯典》。此處所云唐堯的孝行,不見於典籍。 【3】宇多天皇於寬平九年(897)退位出家,雲遊諸山靈寺。 【4】語出《荀子·王制篇》,亦見於唐。 【5】商山之雲,指商山四皓,漢初的四位賢者。穎川之月指許由,帝堯時避居穎川,不願接受帝堯的禪位。 【6】江西廬山的古寺,白樂天《白氏文集》有云:“遺愛寺之鐘,欹枕而聽;香爐峰之雪,撥簾而看。” 【7】香爐峰在遺愛寺後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