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外國小說 平家物語

第5章 十~十六

平家物語 无名氏 13802 2018-03-21
十 立東宮 這一年因為天子新喪,所以沒有舉行禦禊和大嘗會【1】,十二月二十四日,當時還稱為東方君的建春門院【2】所生的王子,被立為親王,是為憲仁親王。第二年改元仁安,那年十月八日,又將憲仁親王立為東宮太子,宮址在東三條。東宮是當時六條天皇的叔父,年僅六歲;天皇是東宮的侄兒,年僅三歲;長幼順序都顛倒了。但寬和二年(986)一條天皇七歲即位,後來三條天皇十一歲立為東宮,這也算是有例可循吧。現今六條天皇二歲即位,今年只有五歲便讓位給東宮。東宮二月十九日登基,稱為新院,而遜帝還未行冠禮,便有了太上皇的尊號,這樣的事無論在中國還是日本都是首創吧。 仁安三年三月二十日,高倉天皇於太極殿即位。這位天皇即了帝位,標誌著平氏一家的榮華登峰造極。國母建春門院是平家入道相國的妻子二品夫人【3】的胞妹。大納言平時忠是她的長兄,是主上的外戚,在朝中很有權勢,凡是封爵授官,都由時忠卿定奪。唐朝楊貴妃得寵時楊國忠權傾朝野,與這事正好相像。世人的景仰,當時的富貴榮華,真可謂炙手可熱。入道相國對朝中大小事情的處理也都要和他商量定奪。當時人稱時忠卿為平關白。

-------------------------- 【1】禦楔是天皇即位後,在大嘗會之前舉行的祓禊。大嘗會是即位後舉行的第一次新嘗會,將新谷獻給天神地祇。 【2】建春門院,原名平滋子,是平時信的女兒,平清盛妻平時子的妹妹;係後白河天皇皇妃,所生皇子即位為高倉天皇,遂上徽號為建春門院。 【3】二品夫人,原文作二位殿,指平清盛之妻平時子。她官階二位,後來成為高倉天皇的岳母。 -------------------------- 十一 與殿下爭道 嘉應元年(1169)七月十六日,後白河上皇出家了。但是出家之後,他仍然攝理朝政,院裡【1】與宮中並沒有什麼區別。院裡所用的公卿和殿上人,以及警衛武士,官位奉祿都非常優厚。然而,人心總是永不知足的,氣味相投的人常聚在一起,相互表露心跡:“唉,某人若是死了,那個國守便出了缺;如果沒有那個人,我就可以補上了。”法皇也在私下里說道:“歷代平亂的人也不少,卻從沒有像平氏這樣的。平貞盛與藤原秀鄉剿滅了平將門,源賴義滅了安部貞任和宗任,源義家滅了清原武衡與宗衡,論功行賞,也僅是地方的國守而已。現在清盛這樣肆意妄為,實在有悖常理。如今是佛法已至末世,王法已趨衰微的時代了。”雖是背地裡這麼說,因沒有適當機會,並未對平家提出告誡,平家對於朝廷也沒有什麼不滿,但是滋擾世間的事卻屢屢發生。嘉應二年十月十六日,小松公的次子新三位中將資盛卿,當時任越前守,年僅十三歲,時值微雪初霽,野景誘人,便率領三十多個年輕武士,騎馬從蓮台野、柴野出發,來到右近馬場,放出許多鷹去,獵捕鵪鶉和雲雀,打了一天獵,直到薄暮才返回六波羅。

當時的攝政松殿【2】正好從中禦門東洞院的邸宅進宮。他應該從郁芳門進入大內,所以要從東洞院向南,再從大炊禦門往西走。行至大炊禦門的豬熊地方,資盛正好和殿下【3】的滷簿相遇。攝政的隨從急忙喊道:“什麼人,竟敢這樣無禮!殿下正從這裡經過,還不快下馬!下馬!”但資盛十分傲慢,一副把世間的一切都不放在眼裡的樣子,手下的那班武士也都是不滿二十歲的青年,完全不懂得下馬致敬的規矩,所以也不管什麼殿下不殿下,非但不下馬致敬,反而想衝過去。這時已是薄暮,沒有人認出馬上的是入道公的孫子,或者雖是有人認得也佯作不知,於是把資盛卿以及那些武士從馬上拉下來,肆意羞辱了一番。資盛卿狼狽地回到六波羅,將這事禀告了入道相國,入道公十分惱怒,說道:“即使是殿下,對於淨海家的人也應該有些斟酌,況且對年幼的孩子,毫不留情地加以羞辱,實在太可氣了。出了這樣的事,從此會被人家看不起的,應該叫殿下認識到這一點,對殿下非報復一下不可。”重盛卿聽了說道:“不,這沒有什麼值得介意的。假如是被賴政、光基等源氏族人欺侮,那真的是平家的恥辱。現在是重盛的兒子遇上殿下出行,卻不知下馬致敬禮讓,這是十分失禮的。”後來還把有關的武士們召集起來,告誡說:“從今以後你們要小心一點,我還要向殿下賠禮道歉呢!”說完就回去了。

後來,入道相國也不同小松公商量,便召集了鄉下的武士難波次郎經遠、瀨尾太郎兼康等六十餘人,他們都是些不懂禮儀,除了入道公誰都不怕的人。入道公對他們說:“本月二十一日,攝政殿下為商談主上冠禮的事要到宮裡去,你們去路上找個地方守候,把鹵簿侍從的髮髻統統剪掉,洗雪資盛所受之辱。”殿下做夢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種事。為了商量主上明年舉行冠禮以及加冠、拜官的事,需要先到攝政大臣在宮中的公館去,因此,這一天比平時的儀仗更加隆重,這次是從待賢門進去,從中禦門一直往西。在豬熊堀河旁邊,六波羅的三百餘騎,全身甲胄正在那裡等著,這些人將殿下包圍在當中,同時呼喊一聲,將那些今天裝束得格外整齊的滷簿侍從追趕得四處亂跑,把他們全都拉下馬來,肆意加以凌辱,一個一個地剪下他們的髮髻。侍從一共有十人,其中右近衛府的府生【4】武基的髮髻也被剪掉了。在剪去藏人大夫【5】藤原隆教的髮髻時,還特地警告他說:“你不要以為這是剪你的髮髻,這是剪你主人的髮髻。”還將弓梢伸到車裡去,把車上的簾子打了下來,把牛車的前後套繩也都割斷了。弄得凌亂不堪之後,才高興地喊叫著,回到六波羅來。入道公聽說之後道:“幹得很好。”隨車的侍從中有一個是當過因幡的先使【6】的人,他名叫國久丸,家鄉在鳥羽,雖然資歷還很淺,卻很重情義,他一路哭著侍奉著殿下的御車,回到中禦門府邸。像這樣用莊嚴的禮服袖子擦眼抹淚,啼泣而歸的滷簿行列,真不知道怎麼形容才好。大織冠【7】、淡海公時代,自不必說;就是忠仁公、昭宣公【8】以來的各位攝政關白,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這是平家惡行的開始。

小松公知道了這件事,驚駭異常。他把參予其事的武士們都處分了,又說:“入道公下這種極不明智的命令,重盛連做夢也不曾想到。都怪資盛不懂事,佛經上說栴檀在長出兩片葉子時就散發芳香【9】,資盛現在已經十二三歲,理應懂得禮儀,以禮行事,如今竟幹出這種蠢事,使入道公背負這種惡名,真是不孝之至,全是資盛一個人的罪過。”隨後就讓資盛暫時到伊勢去了。君臣上下都對重盛公這麼處置表示讚賞。 -------------------------- 【1】是上皇辦公的地方,後白河上皇亦稱一院。 【2】即藤原基房,以住所地名稱之,以示尊敬。 【3】殿下原是對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的尊稱,後來擴大到攝政。藤原氏歷代為皇上外戚,很有權勢,所以世人以王族相待,尊稱為殿下。

【4】是衛府的低級官員。 【5】藏人所是供奉天皇起居、掌管儀典、節會等宮中事務的機構,其長官稱為大夫。 【6】是國司未赴任之前,派到地方對官吏傳達訓示的人員。 【7】大織冠即藤原氏的先祖藤原鐮足。日本第三十六代天皇孝德天皇(596—654年在位)時所定衣冠制度,大織冠居第一位。 【8】忠仁公即藤原良房,昭宣公即藤原基經。都是諡號。 【9】見《觀佛三味海經》,意為偉人自幼不凡。 -------------------------- 十二 鹿谷 因為發生了這件事,原定商議天皇冠禮的事只好往後推遲了,到了二十五日,才在後白河法皇的法住寺殿上開了一次會議。對於攝政公自然應該有所獎慰,乃於十一月九日宣旨,於十四日昇為太政大臣。同月十七日舉行了謝恩儀式。然而,民間對這件事的反應好像十分冷淡。

這一年就這樣過去了。第二年是嘉應三年(1171),正月初五舉行天皇加冠典禮,十三日向上皇和皇太后行朝覲之禮。接受朝覲的法皇【1】和建春門院【2】看了正裝冠服的天皇十分喜悅。入道相國的女兒【3】被冊立為皇妃,年僅十五,算是法皇的養女。 那時,以內大臣兼領左大將的妙音院【4】太政大臣藤原師長,要辭去左大將。以資格來說,德大寺大納言實定卿應補此缺;花山院中納言兼雅卿也頗有希冀之意;另外,已故中禦門藤大納言家成卿的三子——新大納言成親卿也想得到這個職位。因為他是法皇的親信,所以就開始做各種各樣的祈禱。他在石清水的八幡宮裡召集了一百個僧人,誦讀《大般若經》六百捲全卷,歷時七日,在這期間有三隻山鳩從男山方向飛來,落在高良大明神【5】前面的桔樹上,相互撲啄,最後都死了。主管社寺事務的檢校匡清法印【6】說:“鳩是八幡大菩薩的第一使者,在宮寺【7】中不該出現這種異象。”便把這事奏了上去。上邊叫神祇官進行占卜,說這種徵兆預示著將要發生騷亂,但並非出於君王,而是出於臣下。新大納言對這個徵兆卻毫不在意,因為白天人多,便每夜出去,從中禦門烏丸的住宅徒步到上賀茂神社,連續參拜了七個晚上。到了最後滿願的那一夜,參拜過後,回到自己的住所,感到非常疲憊,剛一合眼就夢見自己到了上賀茂神社,一推開寶殿的門便有一個可怕的聲音說道:

櫻花呀,不要怨賀茂河上的風吧, 它無法阻止花的凋落。 新大納言並沒有因此而醒悟,又在上賀茂神社寶殿後邊杉樹的洞裡造了一個祭壇,請一個高僧在那裡連續為他施行拏吉尼法【8】祈禱一百天。但是在這期間,雷電擊中了大杉樹,那杉樹燃燒起來,幾乎殃及神殿。好多神官趕來才將火撲滅。他們想趕走那個施行邪法的僧人,他卻說:“我己立下了在本社連續祈禱一百天的大願,今天才七十五天,還不能出去。”這樣說了,一動也不動。神官們將這情況奏報到宮裡,上邊傳下旨意道:“依法將他趕出去!”於是神官用為預防萬一而準備的白木杖打那僧徒的後頸,把他趕了出來,一直趕到一條大路的南面去。俗話說:“神不享非禮。”大納言因為妄想當上大將而舉行祈禱,所以乾出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怪事來。

那時候封官敘爵,並非出於上皇天皇的意願,也不由攝政關白決定,全由平家獨斷,因此沒有論資格給德大寺和花山殿加官,而是把入道相國的長子小松公由大納言右大將調為左大將,將次子宗盛中納言,超越了那些更有資歷的人補了右大將的缺,這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 其中德大寺公乃是首席大納言,他門第高貴,才學出眾,而且是本家的嫡嗣,這回被門第平常的平家的次子宗盛超越過去,心中自然憤憤不平。人們紛紛私下里議論:“怕是要出家了吧?”但是他說還是觀望一下形勢再說,所以只是辭去了大納言,隱退下來。新大納言成親卿卻說道:“如果是被德大寺或花山院超越過去,那當然沒有話說,這回卻被平家的次子宗盛超越了過去,我實在是不甘心。應該想辦法滅了平家,成就我的心願才好。”這種居心實在太可怕了。成親卿的父親只做到中納言,他是最小的兒子,卻已晉升至正二位,官居大納言,下賜很多領地,子弟家人皆沐朝恩,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卻動了這樣的念頭呢?這大概是魔鬼在作祟吧。他在平治之亂【9】的時候,是越後守兼近衛中將,是信賴卿的同類,本來已經定了死刑,後經小松公重盛卿多方周旋,才得以保全性命。但是現在卻忘記了這個恩情,在一個非常秘密的地方准備武器,召集兵士,全心全力地謀劃討伐平氏的事。

在東山的山麓,有一個叫作鹿谷的地方,後邊與三井寺相連,那裡有一處戒備森嚴的城郭,是俊寬僧都【10】的山莊。成親等人經常聚集在那裡,謀劃怎樣滅掉平家。有一天法皇也巡游到那裡,藤原通憲的兒子淨憲法印隨侍在側。在晚上的宴會上,法皇向淨憲等人談及此事,淨憲法印說:“啊呀,可不得了,這麼多人都聽到了,很快就會洩漏出去,成為震驚天下的大事了。”新大納言聽了,很不高興,突然站起身來,這時狩衣的袖子把法皇面前的酒瓶子帶倒了。法皇問:“這是怎麼啦?”大納言回過神來說道:“瓶子(平氏)倒了!”法皇聽了笑著說:“大家來演一出猿樂【11】吧。”平判官康賴出來說道:“呀,因為瓶子(平氏)太多,所以喝醉了。”俊寬僧都說:“那麼,怎樣處置才好呢?”西光法師說道:“只有將頭取下來,那樣比什麼都好。”說著便把瓶頸敲斷,隨後離席而去。淨憲法印看了他這種狂態,非常吃驚,再也無話可說,只是覺得非常可怕。那些同謀的人有近江中將入道蓮淨,俗名成雅,法勝寺執行【12】俊寬僧都,山城守中原基兼,式部大輔雅綱,平判官康賴,宗判官信房,新平判官資行,攝津國源氏多田藏人行綱,另外還有許多近衛軍中的武士也參與其中。

-------------------------- 【1】即後白河法皇。 【2】參見第一卷第十節註二。 【3】參見第一卷第五節註十六。 【4】妙音院即藤原師長,因其邸宅號稱妙音堂,故以為名。 【5】高良神社在石清山八幡的一隅,所祀神為武內宿祢。 【6】是第一位僧官的稱號,其次是法眼、法橋。 【7】宮寺是附設在神社內的寺院,這裡指八幡宮寺。 【8】屬於密宗的一種秘法,供奉荼枳尼天,能使諸願成就,在普通佛教看來是一種異端邪道。 【9】平治之亂發生在平治元年,參見第一卷第五節註十三。後白河上皇寵任藤原通憲(出家後法名信西),藤原信賴想當近衛大將,為通憲所阻,於是與源義朝等為亂,囚上皇,殺通憲,旋為平清盛所敗,信賴、義朝均被殺。藤原成親因其妹為重盛夫人,重盛子維盛與清經的妻又都是成親的女兒,因此重盛竭力營救,使成親免於罪罰。 【10】僧都是統領全國佛教事務的僧正的副手。 【11】猿樂,據說是散樂的轉音,系唐代由中國傳入日本的雜技。 【12】執行是統管全寺事務的首腦。 -------------------------- 十三 鵜川械鬥 法勝寺執行俊寬僧都乃是京極的源大納言雅俊卿的孫子,木寺法印寬雅的兒子。祖父大納言原是武將出身,脾氣非常暴躁,他不許別人從他居住的京極邸宅前行走,平時經常站在中門,咬牙切齒地怒視著四周。因為祖父如此暴烈,所以俊寬雖做了和尚,性情依然剛烈、傲慢。也許正因為如此,才參予了這個謀反的計劃吧。 新大納言成親卿將多田藏人行綱叫到跟前說:“我叫你做獨擋一面的大將,待事成之後,土地莊園,都任你挑選。你先拿這個去作為弓袋的材料。”便送給他五十匹白布。 安元三年(1177)三月五日,妙音院內大臣藤原師長晉升為太政大臣,這時小松公也超越大納言定房卿成為內大臣。以大臣兼任大將,真是可喜可賀的事,於是大擺慶祝筵席,主要賓客是大炊禦門右大臣經宗公。妙音院本應晉升一級為左大臣,但因避他父親惡左府【1】的諱,所以才這樣晉升了。 北面武士【2】在古時本來是沒有的,自從白河上皇在位時設置此職之後,六衛府的人大多分配在這裡。為俊、盛重,自幼就被稱為千手丸和今犬丸,是當時最得意的紅人。鳥羽上皇的時代,季教、季賴父子在禁中服役,專司給上皇傳諭和回奏等,還算安分。然而後白河法皇時代的北面武士卻不再安守他們的本分,漸漸不將公卿和殿上人放在眼裡,不遵禮儀,不講禮節。從北面的下方升到上方,再從上方到允許在殿上行走,因此傲慢之心日漸滋長,以至敢於參與圖謀不軌的陰謀了。其中就有故少納言信西的兩個部下,一個叫師光,一個叫成景。師光是阿波國的國司官署的屬員,成景是京城人,本是出身卑微的僕役。他們當過小健兒【3】或恪勤者【4】,由於伶俐機敏,所以師光升為左衛門尉,成景升為右衛門尉。後來主公信西死於平治之亂,兩個人都出了家,一個叫左衛門入道西光,一個叫右衛門入道西敬。出家之後仍在法皇宮中擔任警衛禦倉的職務。 西光有一個兒子叫師高,也是精明能幹的人,做過檢非違使五位尉,於安元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追儺除目【5】的時候,被任命為加賀守。在行使地方行政權的過程中,他無視國法先例,隨意沒收神社佛寺和豪門勢家的莊園領地,做了大量違法亂紀的事。即使當時距召公【6】的時代已很遙遠,至少也應該平穩處事才好,但他卻肆意妄為。安元二年夏天,國司師高的兄弟近藤判官師經遞補了加賀代理國守,他赴任途中,走到加賀國府附近鵜川地方一個山寺時,寺中僧人正在燒水洗澡,他帶領隨從闖進寺內,趕走僧人,一個人先洗了,然後又叫隨從們下來洗馬匹。僧人們生氣地說:“國司的官吏向來不到這寺裡來,請按照以前的規矩,不要胡鬧,都出去吧!”師經卻說:“從前的代理國司不中用,所以受你們愚弄,現在的代理國司可不是那樣,只知道依法辦事。”聽他這樣說來,雙方各不相讓,於是就打了起來,師經心愛的坐騎當即被打折了一條腿。然後各自拿了弓箭兵刃,亂鬥了一陣。師經看到不能取勝,眼看天已黑了下來,便撤離了。事後,又糾集加賀國府的吏佐武士一千餘騎,奔襲鵜川,把寺院燒了個淨光。這個鵜川的寺院乃是白山的末寺【7】,其中有老僧智釋、學明、寶台坊、正智、學音、土佐阿阇梨等,他們都主張將此事上奏朝廷。白山三社八院【8】的僧人聞風群起,約聚集了二千多人,於七月九日傍晚,衝到代理國司師經住所附近。見天色已經晚了,於是決定明天開仗,當晚便沒有進攻,暫時駐紮在那裡休息。看那情景:帶露秋風,戰袍之左袖翻飛;凌空閃電,盔上之列星燦爛。師經估量難以招架,便連夜悄悄逃到京都去了。到了第二天卯時【9】,那些僧人吶喊著衝上前去,但是邸內悄無聲息。叫人進去查看了一番,回說是都已逃走了。僧眾沒有辦法,只好撤了回來。 人們提議到山門去提出控訴。於是將白山中宮的神輿【10】裝飾了一番,抬著奔比叡山而去。八月十二日午時【11】左右,白山的神輿將到比叡山東坂本的時候,忽然北方天空響起了雷聲,向著京城震天動地而來,同時天上飄下雪花,山上以及京城裡邊,甚至連山間常綠的樹木也都變成了白色。 -------------------------- 【1】即左大臣藤原賴長,因與其兄忠通爭權,興起保元之亂,中流矢而死。府邸在宇治,性情暴戾,故有宇治惡左府之稱。 【2】即上皇御所北面所設警衛。 【3】原文為健兒童,意即幼小的健兒,是守衛國司官署的下級武士。 【4】是守衛親王、大臣家的下級武士。 【5】除夕的逐鬼儀式,除目是任命官吏。每年追儺完畢,任命一批官吏。 【6】此處把召公時代看作是德政的典範,可能是根據中“召伯之教,明於南國”的意思。 【7】指湧泉寺,屬於白山八院之一。 【8】三社八院:別宮、佐羅、中宮稱為中宮三社;隆明寺、湧泉寺、長寬寺、善興寺、昌隆寺、護國寺、松谷寺、蓮華寺,稱為中宮八寺。 【9】卯時是早晨六點。 【10】神輿是神出巡時每次所用的輿,平時出巡都有定期,這回是山門僧眾臨時抬出,含有示威請願的意思。神輿裡照例應當安放神體,這不是神像,而是一種與神有關的物件,如一面古銅鏡,或一木一石等均可,因其屬於神道教的秘密,凡人不得窺視。在日本,神道教與佛教分離開來是明治維新以後的事,中古時期,盛行“本地垂跡”之說,以為日本的神道和英雄都是佛菩薩的權現。這樣佛教便和神道結合為一了。 【11】午時是中午十二點。 -------------------------- 十四 許願 神輿被抬進比叡山的客人宮【1】中。這客人宮是白山妙理權現的宮殿,與白山中宮乃是父子關係,所以這次訴訟的勝敗且不去說,生前曾為父子的兩位神得以相會也是可喜可賀的事。這應該比浦島太郎【2】遇見第七世的孫子,釋迦出家時還在娘胎裡的羅喉羅【3】後來在靈山見到父親還要高興吧。山門的三千僧眾陸續來到,山王七社【4】的神官也都來了,不斷地讀經祈禱,這盛況絕非三言兩語所能形容。 山門僧眾奏請法皇將國司加賀守師高處以流放,將代理國司近藤判官師經下獄治罪,可是法皇遲遲沒有作出裁決。朝中那些位高權重的公卿和殿上人在私下里議論說:“唉,快點准奏算了。山門的訴訟向來就不同尋常,大藏卿為房和太宰權帥季仲【5】雖都是朝廷的重臣,也因為山門的控告而處了流罪。師高這種低賤的人算得了什麼,哪用得著這樣仔細斟酌。”但是,所謂“大臣重祿而不諫,小臣畏罪而不言”,所以沒有一個人向法皇進言。 “賀茂川的水,雙六的骰子,比叡山的法師,這些都是不能隨我心的。”從前白河上皇曾說過這樣的話。鳥羽上皇在位的時候,曾將越前的平泉寺當作山門所屬的一個下院,上皇對山門十分尊敬,說過對待山門,應將其無理視為有理,而且下過諭旨。太宰權帥大江匡房曾問白河上皇:“假如山門僧眾將神輿抬到宮門前來爭訟,那應該如何處置呢?”上皇說:“山門提出的訴訟,是不能置之不理的。” 在嘉保二年(1095)三月二日,美濃守源義綱為要廢掉山門在當地新建的莊園,曾誅殺了在比叡山修行多年的法師圓應。於是日吉神社的神官和延歷寺的僧官共三十多人,帶著上告義綱的奏摺向宮門口衝來。後二條關白藤源師通命令大和源氏中務權少輔賴春【6】去阻止他們。賴春的兵卒射死八人,射傷十餘人,剩下的神官僧官便四散逃走了。山門的高級僧官【7】便要進京面奏朝廷,得知這個消息,武士與檢非違使便奔赴西坂本,將他們擋了回去。 因為朝廷遲遲不下裁決,山門僧眾便抬了山王七社的神輿齊集於比叡山的根本中堂【8】,在那裡奉誦了《大般若經》七天,以詛咒關白。最後一天主持誦經的是仲胤法印,那時稱為仲胤供奉,他登上高座,一邊敲鉦一邊誦讀禱文。禱文曰:“我等眾人自幼崇仰供奉的各位神靈,請向關白射一支響箭吧!大八王子權現!”高聲誦讀了禱文之後,當天晚上就出現了神奇的事情。人們夢見從八王子的神殿飛出一支響箭向王城疾馳而來。第二天早上,關白在開窗子的時候,發現了一枝好像是剛從山上摘來的帶著露水的莽草【9】,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此後不久,二條關白就得了重病,人們都說這是得罪了山王的報應。他的母親、攝政關白師實的夫人,因此深為愁嘆,便化裝成卑微的女人,住在日吉神社里,連續七日七夜祈禱。表面上的祈禱形式有:露地田樂【10】一百場,祭祀行列【11】一百場,跑馬、流鏑馬【12】、相撲各一百場,仁王講【13】一百座,藥師講一百座,一拃半高的藥師塑像一百尊,等身大藥師像一尊,此外,還塑了釋迦阿彌陀的佛像,進行奉祀供養。同時,她心裡還許下了三個大願。當然,她心中之事別人是不會知道的,但奇怪的是,在第七天滿願的夜裡,在熙熙攘攘的參拜人群中,有一個從遙遠的陸奧來的小巫女,到了半夜裡忽然斷了氣。人們將她抬到外邊,為她祈禱的時候,她馬上甦醒過來,站起來又唱又跳,大家十分驚奇地看著她。跳了大約半個時辰之後,山王就在她身上顯靈了,說出了種種啟示,令人十分生畏。她說道:“眾生好好聽著,師實公夫人,在我殿前已經祈禱七天了,她許下三個大願,第一是請求救關白師通一命。她發下誓願,假如能夠使她兒子得救,她將和下殿裡拜佛的那些殘廢人一起,連續一千日朝夕侍奉山王。她是師實公的夫人,一向不把世人放在眼裡,現在為了愛子心切,以致忘了污穢骯髒,寧願雜在卑賤的殘廢人中間,連續一千天朝夕侍奉山王,倒也實在可憐。第二是從大宮的橋邊至八王寺的社前,建造一條迴廊。想起三千僧眾不顧風雨往來參拜的辛苦,這確屬善舉。第三是如果關白師通能保住性命,她將在八王寺的社里舉行法華問答講【14】,月月不間斷。這每一項誓願都不尋常,前兩個暫且不說,我真希望每天能舉行法華問答講。這次爭訟本來是很容易解決的,但不僅不予裁決,還射死射傷許多神官僧眾,他們哭著向我訴說,實在是可憫可悲,這是永世不能忘懷的。而且射中他們的箭,就射在和光垂跡【15】之神的身上。是不是這樣,看看這裡就明白了。”說著脫下衣服,只見左肋下有個碗大的傷口。山王又接著說道:“因為此事實在不可饒恕,無論許怎樣的願也難以挽回,但若確實能夠舉辦法華問答講,可以再給他三年壽命。如果還覺得不滿足,那我也無能為力了。”說完山王就升天而去。那做母親的許下的心願,從不曾告訴過別人,也不曾有人向她問過,但在山王降靈時卻揭示出來了,這使她深受感動,更加虔誠了。她哭著說:“即使延長壽命一天半日也非常感激,何況延命三年,更是難得了。”便下山去了。急忙趕回到京城,把關白領地紀伊國的田中莊,奉獻給八王寺。從此以後,每天在八王寺舉行法華問答講,從無間斷。 由於這個緣故,藤原關白師通的病果然逐漸減輕了,身體恢復到以前的樣子,上下人等都非常高興。但三年的歲月夢一樣地逝去了,到了永長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師通公的鬢角生了一個惡瘡,臥床不起,當月二十七日便去世了,年僅三十八歲。其性情激越,禀性倔強,平時都超過常人,但到了病危之際平日的性情全變了,苦苦留戀生命,這也許是人之常情吧。享年不到四十歲,使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實在是可悲可憐。雖然沒有父親應比兒子早逝的一定之規,但是順從生死的定數乃是世間常理,即使是功德圓滿的世尊,歷盡十地的菩薩【16】,對此也是無可奈何的。慈悲的山王為救濟眾生,有時也要對行惡犯過的人進行懲戒的吧。 -------------------------- 【1】在比叡山麓,是山王七社之一,所祀神與白山的妙理權現同為一體。 【2】平安初期出現的民間傳說:“丹後地方一個名叫浦島太郎的漁夫,乘大龜入海到了龍宮,三年後回到故鄉,人間已經過了七代,沒有人認得他了。” 【3】釋迦的兒子,在母胎內六年才出生,其時釋迦外出修行,後來在靈鷲山上說法,才初次相會。 【4】山王七社在比叡山麓,即大宮、二宮、聖真子、八王子、客人、十禪師、三宮,這叫作上七社,還有中七社,下七社,以及許多分社、下院。所謂山王,指比叡山的守護神,是模仿浙江天台山鎮守山王的說法,將比叡山日吉神社崇祀的大三輪神奉為山王。 【5】大藏卿為房於寬治六年(1092)任阿波國國守,太宰權帥季仲於長治二年(1105)任周防國國守。 【6】源賴親之孫,源賴俊之子。大和地方為源氏一族祖居之地。中務省是中央機構八省之一,主管宮中典禮、詔敕、文卷的監督以及歷史的編纂。中務權少輔是中務省的額外次官。 【7】高級僧官即上座、寺主、都維那。 【8】根本中堂在比叡山東塔,中堂是安置本尊的地方。東塔為日本全國天台宗的中心,所以稱為根本中堂。 【9】原文為樒(shikimi),是木蘭科的常綠灌木,莖葉果實均有毒,其枝用之供佛,故亦稱為佛前草。 【10】在草地上表演的一種民間舞蹈。 【11】是身著一律的服色,列隊祈祀的意思。 【12】是跑馬發射響箭的一種遊藝。 【13】即關於《仁王般若經》的講座。 【14】即關於《法華經》的議論問答的講座。 【15】是合併兩個典故合成的一句話。和光同塵,語出《老子》,意即不露鋒芒,隨和世俗。這裡是說佛不顯露本相,卻垂跡本地,以神的形相出現,即神佛合一。 【16】十地是大乘菩薩的十種境地,循序升進,歷盡十地,便和佛只差一級,是地位最高的菩薩。 -------------------------- 十五 抬神輿 山門僧眾屢次奏請法皇將國司加賀守師高處以流罪,將代理國司近藤判官師經下獄,但遲遲得不到裁決,因此日吉神社每年四月例行的祭禮也取消了,安元三年四月十三日辰時一刻,十禪師、客人、八王子三社的神輿裝飾好了,並抬到宮門口去。在垂松、切堤、賀茂河原、糾森、梅忠、柳原、東北院一帶,到處都是下級僧眾、神官、神宮中的雜役、下法師等,簡直不計其數。神輿從一條大街向西行進,使得所經街巷頓生光輝,有如日月落地。朝廷命源平兩家的大將軍防守四面宮門,防止僧眾侵入宮中。平家由小松內大臣左大將重盛公率領三千餘人,守衛宮廷前面的陰明、待賢、郁芳三門;他的兄弟宗盛、知盛、重衡,叔父賴盛、教盛、經盛等,防守西南的宮門。源氏則有大內守護源三位賴政卿【1】,渡邊省【2】和他的兒子授為主將,統領三百餘人,固守北邊的門戶縫殿一帶,由於那里地面寬闊,而他們的兵力又少,因此顯得人影寥寥。 僧眾見那邊兵力薄弱,就打算從北門縫殿【3】防地將神輿抬進去。賴政卿是非常精明的人,便跳下馬來,摘下頭盔,向神輿禮拜,兵丁們也都跟著行禮。隨後他派一個使者到僧眾中去傳達朝廷旨意。這使者是渡邊的人,名叫長七唱,他那天穿的是青中帶黃的麴黴色長袍,黃色的鎧甲,上綴小櫻花型的革片,挎一柄用赤銅裝飾的大刀,背一筒白翎箭,脅下掛著藤纏的弓。他脫去頭盔,掛在肩頭的紐結上,在神輿前跪下說道:“諸位僧眾,源三位公叫我來傳達幾句話。這次山門提出的訴訟,當然是十分有理的,但朝廷遲遲不下裁決,在旁觀者看來也覺得非常遺憾。至於你們抬神輿進宮,對此我們也沒什麼異議,只是賴政兵力單薄,假如開了這宮門進去,日後會給人留下話柄,讓京中的年輕人說'山門的僧眾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就笑嘻嘻地走進宮中了'。放神輿進宮是有違詔旨的,如果進行阻擋呢,那就難免冒犯我們一向崇奉的醫王山王【4】,從此以後也就只能和弓矢告別了。這事的確讓我們左右為難。東邊的陣地由小松公率重兵防守,還是請眾僧從那邊進去吧。”長七唱這樣說了,神官和雜役一時遲疑不決,其中有個年輕人說道:“哪有這麼多計較,就從這裡抬進去吧。”但是有一個比叡山各寺院最有計謀的老僧,叫攝津豎者【5】豪運,出來說道:“他說的很有道理。我們既然抬了神輿前來訴訟,只有衝破重兵把守,才能名聞後世。還有,這賴政卿是六孫王【6】的後裔,源氏的嫡係正統,自從統領兵馬以來不曾聽說有過失敗,不只是武藝,就連詠歌也很有造詣。近衛天皇在位時,舉辦即興吟詠的歌會,題為《深山花》,當人們還在苦苦思索的時候,賴政卿即隨口詠出一首有名的歌來: 深山藏樹影,獨見櫻花俏。 很受人們讚賞,這樣的風流武士,我們不能讓他受辱,把神輿抬出這裡吧。 ”他這樣提議道,於是數千僧眾,從陣前到陣後,都讚成道:“極是,應該這樣。 ”於是便抬起神輿向東邊的陣地走去。剛走到待賢門的時候,馬上發生了衝突,武士們連連放箭,連十禪師的神輿也被射中了,有許多神官和雜役被射死,許多僧人也負了傷。喊叫的聲音混成一片,連神佛也會震驚於這種慘景。僧眾把神輿丟在宮門口,連哭帶叫地祇回本山去了。 -------------------------- 【1】源賴政是源賴光的子孫,屬多田源氏一族,長於弓矢與和歌。 【2】是嵯峨源氏融的後代,因住在攝津國渡邊地方,故以渡邊為姓。 【3】縫殿是大內(宮禁)最北邊的朔平門,亦即這裡所說的北邊的門。 【4】醫王即比叡山所崇祀的藥師如來。山王是藥師如來在日本垂蹟的化身大物主神。 【5】豎者是通過一種所謂豎義的考試的人。在天台宗的論場上舉行答辯,十問能答上五問即合格。 【6】即源經基,因是清和天皇第六皇子貞純親王的兒子,故稱六孫王,賜姓源氏。 十六 大內被焚 朝廷命令藏人左少辨兼光立即在殿上召集公卿會議。保安四年(1123)七月神輿進京時,朝廷曾命延歷寺座主將神輿送到赤山社安置。保延四年(1138)七月神輿進京時,則是命祇園別當【1】送至祇園社安置。現在就依保延之例,令祇園別當權大僧都澄憲在上燈時到祇園去。又叫神官們拔掉神輿上的箭。山門僧眾抬了日吉神社的神輿到宮門口來的事情,從鳥羽天皇永久年間直到如今,共發生過六次。雖然每次都令武士攔阻,可是箭射神輿卻是頭一回。俗話說:“靈神發怒,災禍滿路。”人們都說這真是可怕的事。 四月十四日夜半時分,山門僧眾又要大舉進京。聽到這個消息,天皇便坐了腰輿【2】臨幸法皇的住所法住寺。中宮則坐著牛車去別的地方。小松公身穿便服背著弓矢進行侍衛,嫡子權亮【3】少將維盛身穿朝服背負箭筒隨侍於側。自關白公起,太政大臣以下的公卿和殿上人,全都爭先恐後地追隨。京中貴賤人等,宮中的上下眾人,都騷動起來。山門一方,因為神輿被射,神官和神宮中的雜役被射死,僧徒也多有負傷,大家情緒激昂,說不如把大宮二宮以及講堂中堂全都燒光,大家都到山野裡隱居起來吧。三千僧眾就這樣決定了。山門的上級僧官,因為聽說朝廷將接受僧眾要求,便想將這情況告知眾僧徒,讓他們不要輕舉妄動,但是眾僧徒一氣之下把他們從西坂本趕了回去。 平大納言時忠卿那時任左衛門督【4】,被任為上卿【5】前去鎮撫。在大講堂的院子裡,比叡山三塔【6】的僧眾聚集在一起,想將上卿捉住,大家商議道:“把他的帽子打下來,捆起來扔進湖里去吧。”正要動手的時候,時忠卿說:“請大家安靜,有件事要同諸位說一說。”於是從懷中取出小硯和疊著的紙,寫了幾行字交給眾僧徒。僧眾們打開來一看,上邊寫道:“僧眾妄為乃魔障作祟,天皇制止是如來護佑。”僧眾看了便不再想抓上卿,口裡只說不錯不錯,便各自回到自己的寺院去了。僅以片紙只言便平息了山門三千僧眾的憤怒,免去了公私恥辱,時忠卿真是不簡單呀。而山門的僧眾,人們一向認為他們只知道聚眾鬧事,現在才知道他們原來也是通情達理的,人們也都表示佩服。 同月二十日任命花山院權中納言忠親卿為上卿,作出裁決將國司加賀守師高革去官職,流放至尾張的井戶田【7】,代理國司近藤判官師經下獄監禁。又於十三日裁定將箭射神輿的武士六人下獄,他們是左衛門尉藤原正純、右衛門尉正季、左衛門尉大江家兼、右衛門尉大江家國、左兵衛尉清原康家、右兵衛尉清原康友,他們都是小松公手下的武士。 四月二十八日亥時,在樋口小路和富小路的交叉處發生了火災,因為那時東南風很猛,火借風勢燒了京城里許多地方。團團火球象車輪一樣隔著三五條街斜飛過去,到處延燒,京城成了一片火海,非常可怕。具平親王的千種殿,北野天神的紅梅殿,桔逸勢的蠅松殿、鬼殿、高松殿、鴨居殿,東三條冬嗣公的閒院殿,昭宣公的堀川殿,從這些地方開始,接連三十多處古今名勝,十六處公卿的住宅,都被燒掉了。另外還有殿上人、諸大夫府第等等不勝枚舉。最後延至大內,從朱雀門開始,應天門、會昌門、太極殿、豐樂院、諸司八省【8】,朝所【9】等處,全都化為灰燼。各家的日常記錄,歷代的文書,各種各樣的珍寶都毀於這場大火。總共損失多少財產無從計算。有幾百人被燒死,各種牲畜更不知其數。發生了這件異常的事,人們都說是山王降罪,有人說曾夢見從比叡山上下來二三千隻大猿猴,手裡拿著火把,來到京城放火。 太極殿在清和天皇時代,即貞觀十八(876)年第一次被焚,貞觀十九年正月三日陽成天皇登基大典,便在豐樂院舉行。元慶元年(877)四月九日開始重建,至元慶二年十月八日落成。後冷泉天皇時代,天喜五年(1057)二月二十六日又被焚,治歷四年(1068)八月十四日動工重建,未及落成,後冷泉天皇就駕崩了。直到後三條天皇時代,延久四年(1072)四月十五日才完成,當時文人賦詩,樂人奏樂,舉行了遷幸典禮。當今已是末世,國力衰竭,便不再重建了。 -------------------------- 【1】東大寺、興福寺以及石清水、祇園等神佛合一的社寺均設別當,總管社寺事務。 【2】腰輿也叫手輿,是天皇在特殊情況下乘坐的便輿。 【3】權亮是員外次官。次官因官署不同,有副、輔、弼、亮、助、佐等種種名稱。當時維盛是四位少將兼中宮權亮。 【4】左衛門督是左衛門府的長官。 【5】上卿是承辦公務的首席長官。 【6】三塔是比叡山的東塔、西塔、橫川三處。 【7】井戶田在今名古屋瑞穗區內。 【8】泛指中央各機關。參見第一卷第一節註八。 【9】大臣們的食堂。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