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世界歷史 戰爭從未如此熱血2·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
儘管護航艦隊在遭遇戰中損失慘重,然而值得慶幸的是,在暴雨天氣的掩護下,運輸艦隊還是安全抵達瓜島。 這次運輸的成功,對瓜島守軍來說猶如雪中送炭,因為他們的原有補給到9月上旬就要消耗完了。運輸艦運來了1000噸食品、147輛汽車和400桶航空用油。除此之外,范德格里夫特還得到4000名海軍陸戰隊員,陸戰隊的總兵力達到2萬人,萊基所屬的陸戰一團二營等部隊都因此得到了調防休整的機會。 不過,鑑於海戰的嚴酷性,下一次大規模運輸可能會更為緩慢。 《紐約時報》的一位記者就此向范德格里夫特採訪:“將軍,你是否要守住瓜島?你將一直留在這裡嗎?” 范德格里夫特沉吟片刻,堅定地回答:“我將一直這麼做。為什麼不留下呢?”

范德格里夫特接受采訪時,他的對手也做出了同樣強硬的表態。 血嶺之役剛剛打響的時候,日本海陸高層都對獲勝抱有很高的期望,就連一度消極的山本也焦灼起來,不停地祈禱著川口支隊能馬到成功。最初,東京電台播發了一則讓眾人開心的消息,說是有6000名日軍已攻入美軍防線,並重新佔領了機場。可是這個牛皮很快就不攻自破了,事實是假消息發佈時,川口支隊正被打得落花流水,殘存的日本兵紛紛向叢林中逃命,並試圖躲避空中美機的掃射追殺,而這些戰機全都來自日本人宣布“佔領”的亨德森機場。 川口發出的那份求援電報,也進一步改變了高層原先的看法。他們終於認識到,瓜島美軍相當強悍,太平洋上的“旅順口”名不虛傳。 知道那是“旅順口”,就得拿出當年進攻旅順的勁頭來,絕不能再黏黏糊糊了。在旅順攻堅戰中,前兩次總攻都失敗了,第三次才成功。循著這一思維邏輯,對瓜島的第三次進攻變得順理成章。

僅僅憑藉直覺,日本人就知道此戰非同小可,將牽動全局。一份日方文件這樣寫道:“重新佔領瓜島的成敗,是敵勝或我勝道路上的轉折點。” 第17軍原先所轄部隊有限,屬於“花木瓜,空好看”性質的集團軍,日軍大本營下令從關東軍、南方軍和日本國內抽調兵力進行加強,第2師團、第38師團都於此時編入了第17軍。 9月18日,大本營又決定停止在新幾內亞等方面的作戰,將重點全部移至瓜島。 以前是不重視,現在已經重視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從上到下都是如此——身為第17軍司令官的百武索性披掛上陣,對第三次瓜島之戰進行指揮。 對於前面的屢戰屢敗,百武也進行了分析。不過他與高層在認識方面有所不同,他覺得併不是美軍陸戰隊真有多強的實力,而是部下太不成器,牽著不走,打著倒退,如此打仗能贏真是奇了怪了。

菲律賓戰役期間,日第四師團軍官在觀察科雷希多要塞。日本陸軍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確實打得出色,他們開赴瓜島的本意也只是要補一下洞,沒想到一上來就漏了天坑。 這一次,他百武親自出馬,以決死精神與老美死磕,焉能不勝? 可是百武忘了,一木、川口指揮作戰時,他撥給的兵從沒有過萬的,一木所率領的第一梯隊甚至連千人都不到,而隨百武出征的人馬將達到兩萬多,且配有重砲等武器,沒法兒比啊。 一位美軍將領後來評論說:“日軍在發動第二次進攻(血嶺之役)時,如果能夠投入像第三次進攻時所使用的兵力,美軍便有可能吃敗仗。” 兵強馬壯,浩浩蕩盪,這要放在陸地上,百武一聲呼哨就可以出發,但在海上不行,還得讓海軍派船來送。

“東京快車”為什麼會被日本兵私下叫作“螞蟻爬行”,就是因為一次載不了多少人。百武可不想繼續這樣幹,兩萬人呢,哪年能全部運到瓜島? 再說,驅逐艦也載不了重砲,沒有重砲,勢必影響進攻質量。百武很清楚,一木、川口作戰時要是帶著重砲,最後的結果很可能就不一樣了。 於是百武打電話給負責運兵的田中,要求派運輸船隊,而不是驅逐艦。 田中一聽,便把腦袋搖得像個撥浪鼓:坐船不行,如今美國人控制著瓜島的製空權,他們的海軍也會晝夜巡邏,多危險哪,不行不行! 不管百武好說還是歹說,田中就是死活不肯鬆口。這可把百武給惹火了,你不就是有兩隻破船嗎?嘰嘰歪歪,囉囉唆唆,不肯給就算了,還淨浪費別人的時間。 百武能得到重用,官至軍司令官,與他的哥哥是裕仁天皇的侍從長有很大關聯,也算是個有背景的人。有背景,就會有脾氣,百武氣憤地對田中說:“好,如果海軍確實力量不夠,船隊無法護送,那就不用你們護航了,光用陸軍的船隊運送就好了。到時候,第17軍司令部將在船隊的最前面!”

百武這麼一說,田中也知道對方動怒了,正要再解釋,百武撂下一句話:“你們看著辦吧。”說完,啪的一聲把電話給掛了。 田中艦群隸屬於駐拉包爾的第八艦隊,也就是三川任司令的艦隊。為解決這一矛盾,雙方召開了一系列聯席會議。連大本營聽到風聲後,也特派辻政信以觀察員身份與會進行協調。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