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華麗血時代: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

第12章 四海鼎沸時

——“八王之亂”後的天賜“機遇” 不久,劉淵的父親、匈奴左部部帥劉豹病死。依據晉朝律令,劉淵得以返回本部,世襲左部帥之職。武帝太康末年,朝廷又拜他為北部都尉。 劉淵回到本部後,“明刑法,禁奸邪,輕財好施,推誠接物,五部俊傑無不至者”。就連幽州、冀州一帶的名儒、秀士,也不遠千里,慕名而至。 晉武帝死後,外戚楊駿輔政,為了拉攏遠人,樹立私恩,加封劉淵為建威將軍,五部大都督,並封為漢光鄉侯。晉惠帝期間,八個司馬王爺以及眾位勳貴各懷鬼胎,你爭我鬥。劉淵乘機在五部糾結人馬,以觀時變。惠帝元康末年,由於劉淵所部有人叛逃出塞,他被依法免官。八王亂起,成都王司馬穎掌權時,也拉攏這位非常有號召力的匈奴大都督,把他召至鄴城,封劉淵為“行寧朔將軍,監五部軍事”。殊不料,這位寧朔將軍不“寧朔”,最後倒是“亂朔”。雖然是空號虛封,但“監五部軍事”的官職是劉淵日後成功最大的基礎。因為,在魏晉後期,匈奴的什麼左賢王、什麼右賢王的封號其實完全沒有實際意義,已經在歲月的流逝和晉武帝的威權下成為裝飾品了。

劉淵當時在鄴城“做官”,眼見晉朝宗室相伐,天下動盪,心中竊喜,只是身在漢地,不敢有太大動作。 中原大地板蕩之時,居於汾水流域的匈奴五部蠢蠢欲動。劉淵的堂叔祖劉宣秘密召集五部上層貴族,對當時的情勢發表意見,準備見機起事。 “我們匈奴先人(南匈奴)與漢朝約為兄弟,榮辱與共。自漢朝滅亡,魏晉代興,我們匈奴族人只有虛號,沒有實土之封,雖號稱王族世家,和普通百姓編戶沒什麼區別,想想真是屈辱呵。現在司馬氏骨肉相殘,四海鼎沸,正是我們興邦復業的大好時機。劉元海姿器絕人,為超世人傑,正是興復大業的最佳人選。”於是,五部貴族上層秘密盟誓,推舉劉淵為大單于,並暗派匈奴族人呼延攸到鄴城,把五部盟誓的事情通報給劉淵。

劉淵聽說自己已被五部暗中遙尊為大單于,欣喜過望。但他仍不動聲色,假稱五部族人有喪事,向成都王司馬穎請假,說自己要回部落參加葬禮。司馬穎當時沒答應。倒不是這位司馬穎王爺多聰明,有先見之明,而是當時各王之間爭鬥激烈,他太想把劉淵留下來當幫手了。 眼見不能成行,又不敢貿然私下逃歸,劉淵便讓呼延攸自己先回去,讓劉宣等人召集五部並誘引宜陽諸部胡人,齊集兵馬,打著聲援司馬穎的旗號,準備伺機興兵。 晉惠帝永安元年(304),自我膨脹的司馬穎在鄴城宣布自己為皇太弟,廢掉侄子司馬覃的皇太子位號,這下給東海王司馬越以口實,雙方開打。盪陰一戰,司馬穎得勝,把惠帝老兄掌握於自己手中,高興之餘,他又加封一直在身邊出謀劃策的劉淵為冠威將軍。

司馬穎沒高興多久,與司馬越近宗的晉朝宗室、并州刺史東贏公司馬騰和安北將軍王濬起兵攻打司馬穎,率鮮卑、烏桓等十多萬人,直撲而來。 強敵來逼,“貌美而神昏”的二十郎當歲王爺司馬穎不知所措。 劉淵乘機進言:“現在二鎮跋扈兇猛,有甲士勁卒十多萬人來攻,恐怕都京宿衛軍士抵禦不了這些強寇。請殿下允許我隻身返回五部,帶匈奴五部之兵殺返,以赴國難!” 司馬穎遲疑。 “匈奴五部能保證發兵嗎?即使五部兵能來,王濬等人率領的鮮卑、烏桓士兵勁速如風雲,五部兵能打得過他們嗎?……我想護衛皇帝返歸洛陽,避其鋒銳,再傳檄天下,以逆順制之,不知君意以為如何?” 面對這位大敵當前只識“駝鳥政策”的成都王,劉淵心中十分瞧他不起。但為了自己能順利返回五部之地,劉淵仍一臉虔誠莊重,一面給司馬穎戴高帽,一面“深憂王事”地出主意:

“殿下您乃武皇帝親子,對帝室立有殊功,威恩光洽,四海欽慕,誰都想為您效命獻身啊!有您的命令,五部會聞命而動。況且,王濬豎子,東贏公是王室疏宗,這兩個人怎能與殿下您爭鋒!殿下您千萬別離開鄴城,兵馬一動,示弱於人,又怎能到得了洛陽呢。即使能到洛陽,威權也不在您手中了。鮮卑、烏桓雖號稱悍勇,但比起匈奴五部還差得遠。希望殿下您鎮撫士眾,安靜以待,我返回五部後,發二部兵擊東贏公司馬騰,再發三部兵進攻王濬。如此,這兩個鼠輩的首級,不久即可傳至鄴城!” 司馬穎聞言大悅,拜劉淵為北單于、參丞相軍事。 簡言之,幾個司馬宗室王爺少不更事,紛紛外借鮮卑、烏桓、匈奴僱傭兵來參加“內戰”,這些人狼子野心,誰又能真心為了司馬家事而效身投命呢。

蛟龍終歸大海。劉淵一回到左國城,劉宣等五部貴族馬上奉上大單于尊號,建都離石,擁眾五萬。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