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世界文學

第67章 阿瑟·米勒和他的《推銷員之死》

知道點世界文學 邱立坤 2745 2018-03-20
他們一直生活在錯誤的夢想裡,全部,全部的錯誤。 ——阿瑟·米勒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為歐洲人開闢了新的發財致富、走向成功的戰場,也造就了以堅強、冒險著稱的美利堅民族。那兒遍地是黃金,那兒人人都可以成功,那兒是人間樂土,這些就是所謂的美國夢。這裡曾經是冒險家的天堂,新生百萬富翁的搖籃。戲劇家阿瑟·米勒以一部《推銷員之死》將所謂的美國夢擊得粉碎。 “他們一直生活在錯誤的夢想裡,全部,全部的錯誤。” 阿瑟·米勒是美國著名戲劇家,1915年生於紐約,父親為富裕的猶太商人,大蕭條時期不幸破產。因經濟問題,米勒1932年中學畢業後就外出謀生,在汽車零件倉庫幹活。 1934年入密執安大學,在校期間開始戲劇創作。 1944年,他的《鴻運高照的人》在百老匯上演,但反響平平。 3年後,《全是我的兒子》終於一炮打響,獲紐約劇評獎,米勒從此成名於世。 1949年,米勒最傑出的戲劇《推銷員之死》上演,再獲紐約劇評獎,並於同年獲普列策獎。米勒因此劇贏得世界性的聲譽,成為世人所公認的一流戲劇家。此後,米勒又有許多作品上演。 1953年的歷史劇《煉獄》影射當時麥卡錫主義對左翼人士的迫害。 1956年,米勒和妻子離婚,與好萊塢紅星瑪麗蓮·夢露結合,並為她寫過電影劇本《不合時宜的人》。同年米勒曾受非美活動委員會傳訊並被判藐視國會罪,兩年後最高法院才撤銷這一罪名。 1961年米勒結束了和夢露的短暫婚姻,再娶奧地利籍攝影師英吉保麗·莫拉斯,這段經歷在劇作《墮落以後》中得到反映。另外,他還寫了《兩個星期一的回憶》、《維希事件》、《代價》、《美國時鐘》及大量戲劇評論。米勒最愛寫人的負罪感和良心發現,他一貫反對純娛樂性的庸俗戲劇,提倡嚴肅戲劇。

《推銷員之死》是現代戲劇中的一部傑出之作,體現了作者高度的藝術成就。全劇結構緊湊,簡潔明快,只有兩場外加一個類似尾聲的安魂曲。劇中,米勒塑造了一位一心嚮往成功,並堅信人人可以成功,但最終走向失敗和死亡的推銷員——威利·洛曼。故事發生在一天兩夜之間,卻反映了威利一生的悲劇和比夫兩兄弟成長的經歷。 這是一出典型的現代悲劇。它暴露了美國社會的某些弊病,粉碎了“人人可以成功”的神話。威利·洛曼的職業是巡迴推銷員,他一直相信討人喜歡和堅持不懈是事業和生活成功的關鍵。他的偶像是優秀推銷員大衛·辛格曼。威利·洛曼抱住錯誤的價值觀念不放,不能面對現實,一生在錯誤的夢想中度過,也為了一個錯誤的夢想而死。威利代表了他那個階層,因此他的悲劇也是一群抱著成功夢想的人的悲劇。正如他的名字Lowman所暗示的那樣,他是屬於社會的低層人物。威利一無所有,推銷員沒有工資,只領佣金。他們推銷的只是別人的東西,他相信,人只要討人喜歡,具有魅力,世界的大門就朝他敞開。他把自己的生活建築在這樣的夢想之上。他對大衛·辛格曼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為大衛推銷得非常成功。他不必離開旅館,一個電話就能成交,84歲去世時,有那麼多買家和同行為他送葬。

由於他總是生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中,把幻想當作現實,所以又常常說大話。他不顧自己推銷不受歡迎的事實,吹牛說自己在新英格蘭如何重要,說自己的銷售額如何高,他就這樣陷進自己的謊言中不能自拔。早年,他的哥哥本勸他去阿拉斯加發財,但他的妻子林達說“你在華納公司不是乾得很好嗎?有希望成為股東啊。”結果他錯過了機會,連起初林達勸他求老闆給他在城裡的差使,他也只能拒絕,因為“他在新英格蘭很重要”,而事實卻是,老闆把他解雇了。對待大兒子比夫,他又拼命灌輸“只要討人喜歡,有魅力就能成功”的思想,至使比夫長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他還姑息比夫的偷竊傾向,造成了另一代人的悲劇。威利的盲目性使他妒忌鄰居查利的成功,拒絕查利給他提供的職業。他硬要比夫相信自己的魅力足以使舊老闆借一筆巨款給他開業。最後,當比夫聲淚俱下地幫助他正視現實的時候,他又誤認為比夫終於還是接受他的觀點,需要他,因而決定自殺,以便有一筆錢留給他。然而,威利的悲劇並不是全部由於自身性格的弱點造成的,一部分原因是美國社會本身的弊病。威利終於發現,他自己就像他分期付款購買的東西一樣,等你付清款後,東西便用盡或者壞了。他付清了最後一次房款,自己卻只能到墳墓裡去安息了。在美國社會,人老了就像被吃光了肉的橘子一樣,皮被扔掉。然而,他為之犧牲的兩個兒子,卻是不值得他這樣做的。

比夫是劇中第二個重要角色,他是威利哲學的犧牲品,由於威利一向厚長薄幼,對比夫愛護有加,比夫便把父親作為偶像。威利相信比夫討教練喜歡,即使偷點東西也不成問題,後來為了向哥哥逞英雄,竟慫恿比夫兄弟去偷木頭。比夫就這樣按照父親的價值觀去做人,直到數學不及格,到波士頓找父親求助,發現了父親的隱私,才完全改變了他對父親的看法。由於父親不斷告訴他他如何重要,使他不能聽命於人,加上又有偷竊習慣,在外飄泊多年,不但一事無成,還進過監獄。他曾設法幫助父親丟掉幻想,正視父子倆人都是平庸之輩,只能從頭開始,但終未成功。但劇終時,他終於醒悟了。如果說,米勒對劇中人還寄託希望,那麼希望是在比夫身上。 哈比是個被父親忽略的兒子。在家裡,比夫的形象總是把他壓在下面。哈比長大後是個浪子,也很自私,竟把神經錯亂的老父扔在飯店裡,與妓女揚長而去。但哈比也是威利哲學的犧牲品,更可悲的是,直到劇終時他還相信自己會成功。

林達是賢妻形象,但她不但沒有幫助威利回到現實,反而使威利在自己的幻想和盲目性中越陷越深。她對威利的死是有責任的,但她彷彿是米勒的代言人,喊出了許多人心中的呼聲,“必須關注這個人”,即人不能到老就像橘子皮似地被扔掉。 本和查利都是為了證明威利哲學的謬誤而設的人物。本代表富有冒險精神又能殘酷地競爭的一類人。他17歲進入非洲叢林,21歲走出來時成了富翁,他成功了。他的哲學是“和陌生人爭鬥切不可公平”。查利是個現實主義者,他不相信個人的魅力。他的名言是:“J·P·摩根脫了衣服像個屠夫,但帶上荷包時,他非常討人喜歡。”由於他的務實精神,他在美國社會也獲得成功,他和兒子伯納德與威利父子完全相反。 此劇也使用了象徵手法,如叢林象徵人類社會;絲襪暗示威利對妻子的負罪感;樹林著火象徵威利感到的生活壓力大到不能再承受;付清了貸款的房子像徵在美國社會里人的價值觀念;威利自殺前夜在那個陽光不足的後院種上蔬菜表示他絕望之中拼命要給家人留下一點什麼;還有幕啟和幕落時那笛聲,象徵威利那無法實現的夢幻。象徵手法的運用就像意識流在小說裡的運用。在佈景設計上,屋內的牆都是透明的,現實的人物和已故的人物,過去的情節和現實的情節交替出現,也像意識流一樣,只是表現已故人物及過去的情節時,人物穿牆而過,不理會室內環境,而現實中的人物則從門裡出來。表現過去時,燈光變暗,人物的舉止顯出年齡差異,服飾顯出時代差異。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