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世界文學

第46章 靈魂的拷問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知道點世界文學 邱立坤 2245 2018-03-20
陀思妥夫斯基將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們,有時也委實太置之萬難忍受的,沒有活路的,不堪設想的境地,使他們什麼事都做不出來。用了精神的苦刑,送他們到那犯罪、癡呆、酗酒、發狂、自殺的路上去。有時候,竟置於似乎並無目的,只為了手造的犧牲者的苦惱,而使他受苦,在駭人的卑污的狀態上,表示出人們的心來。這確鑿是一個“殘酷的天才”,人的靈魂的偉大的審問者。 ——魯迅《小引》 雖然文學的星空不乏燦爛的明星,可是因為文學作品而對文學理論做出絕大貢獻的卻少之又少,其中首屈一指的自然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前蘇聯著名的文藝理論家巴赫金由他的作品發展出文學理論史上著名的複調理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裡總是有許多獨立的、不相混淆的聲音處在同等的地位各抒己見……他們甚至不受情節的約束,不為作者的思想所左右。

費奧多爾·米哈依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是19世紀俄國文壇上與列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人同列的作家。他艱辛、複雜的生活與創作道路,使他成為俄國文學史上最複雜、最矛盾的作家之一。他獨具特色的創作,也在文學史上佔有著十分特殊的地位。 他於1821年出生在莫斯科一個普通的醫生家庭裡。他家境並不寬裕。他從小就跟著父親住在平民醫院,接觸到很多貧苦的病人。這影響了他後來的思想和創作。因為家貧,他在上完3年寄宿學校以後進了一家軍事工程技術學校。他對工程技術工作不感興趣,畢業後開始走上了職業作家的道路,他的第一部作品《窮人》一出版,即轟動文壇,被別林斯基稱之為“社會小說的第一次嘗試”。兩年以後,他因參加彼得拉謝夫斯基小組反對沙皇政府被判充軍服苦役8年(4年苦役,4年充當列兵)。他的整個青年時代就消耗在軍營和苦役之中。他剛剛開始的創作也因此中斷。充軍歸來,重新創作時,他的精神面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青年時代抱的夢想、希望完全破滅了;他拒絕參加任何政治鬥爭,不再號召人們起來反抗,要求從宗教中求得道德上的新生。

他一生命運多舛,他一直是在生活的重壓下從事創作的。兄弟欠下的債款,一家的費用,全部由他負擔。為此,他不得不瘋狂地進行寫作,完全不能像生活有保障的作家那樣悠然自在、隨心所欲地創作。他多次出國,長篇《白痴》與《群魔》以及一些中短篇就誕生在國外。貧困的生活,不幸的遭遇,特別是長達9年之久的苦役和軍營生活,在他的思想和創作上打下了深刻的印記。他對後世作家影響深遠。現實主義派的作家從他的創作中可以吸收到有益的營養,現代派作家稱他本人為他們的先驅。他的小說不僅以其多聲部的複調特色獨樹一幟,而且他的作品正如魯迅所說的是“在這'在高的意義上的寫實主義者'的實驗室裡,所處理的乃是人的全靈魂”。心理分析是他的一把重要的解剖人的靈魂的利器。

他在重返文壇之後,先後發表了《死屋手記》、《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等作品,其中的發表,給作家帶來了世界性的聲譽。 是一部優秀的社會心理小說。小說以主人公拉斯柯爾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後受到良心和道德懲罰為主線,描寫了俄國城市貧民的悲慘境遇和日趨尖銳的社會矛盾。 拉斯柯爾尼科夫是小說中的中心人物,他是一個具有雙重人格的形象:一方面他心地善良、樂於助人,但同時他的性格孤僻,“有時甚至冷漠無情、麻木不仁到了毫無人性的地步”,以至為了證明自己是“不平凡的人”走向殺人的犯罪深淵。處在這種雙重人格之間的激烈衝突中,主人公在做“平凡的人”還是“不平凡的人”之間不斷地動搖。要是做逆來順受的“平凡的人”,等待他的是馬爾美拉陀夫的悲慘結局,而去做一個不擇手段的“人類主宰者”,那就會與為非作歹的卑鄙之徒盧仁和斯維德里加伊洛夫同流合污。最後他的人格中善的一面佔了優勢,他開始向索尼婭靠攏。小說通過這一形象否定了建立在“超人”哲學基礎上的無政府主義式的反抗。作者認為一切以暴力抗惡的作法都不足取,因為人無法逃避內心的懲罰,在毀滅他人的同時也毀滅了自身。人只有皈依上帝才能避免拉斯柯爾尼科夫式的犯罪行為。作者為拉斯柯爾尼科夫安排的這條“新生”之路就是皈依上帝的路。索尼婭則是人類苦難的象徵,她虔信上帝,承受不幸,通過痛苦淨化靈魂,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可是她在現實生活中仍然無法擺脫悲慘的命運。

比較全面地顯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關於“刻畫人的心靈深處的奧秘”的特點。小說人物處在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作者通過人物悲劇性的內心衝突揭示了人物的性格,作者對幻覺、夢魘和變態心理的刻畫也堪稱一絕。 也顯示了作者獨特的複調特色。複調最主要的特徵就是作品的對話性,陀思妥耶夫斯基藉此是在嘗試建立一種開放式的作者——人物——讀者三者之間的對話和暗中對話的渠道。陀思妥耶夫斯基不同於傳統的作家往往借作品中的人物做自己思想的傳聲筒,他故意地要把自己從作品中“分離”出來,也就是說,與作品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徹底地拉開距離。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中,你很難找到一個作者的代言人,沒有哪一個人物能夠“代表”作者本人。拉斯柯尼科夫、馬美拉多夫、拉祖米欣、斯維里加洛夫、盧仁、彼特羅維奇,他們的思想、性格和心理特徵迥然不同,但是沒有一個人物能夠代表作者的立場。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這些人物既是客體,同時也是主體,人物大多不受作者的製約,他只對自己負責。作者自己也沒有什麼恆定的觀念和見解。作者只不過提供了一個容器,對容器裡面滿是獨立的、混亂的,有時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思想觀念,作者本人不加評述,不加褒貶。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46歲時與他的打字員安娜結婚。在婚後的幸福歲月裡,他創作了《白痴》、《群魔》、《少年》、《卡拉瑪卓夫兄弟》等舉世聞名的長篇小說。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