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世界文學

第33章 法國的新小說派

知道點世界文學 邱立坤 1575 2018-03-20
世界既不是有意義的,也不是荒謬的,它存在著,如此而已。 ——羅伯·格里耶 20世紀50至60年代間法國文學界突起一支異軍,這就是新小說派。以羅伯·格里耶(1922—)、娜塔麗·薩洛特(1902—)、米歇爾·布陶(1926—)、克洛德·西蒙(1913—)、馬格麗特·杜拉斯(1914—)等為代表的“新小說派”,公開宣稱與19世紀現實主義的文學傳統決裂,探索新的小說表現手法和語言,刻畫前人所未發現的客觀存在的內心世界。這一文學流派在50年代剛出現時被認為是“古怪”、“荒誕”、“好像發精神病”。但到了60年代,新小說派已經蔚然成為一大文學流派。 新小說在法國流行的時期是在1953年至1960年間。 1960年以後,新小說出現新的傾向,可以說是第二代新小說的開始。新小說派是以這樣一些作品來開派的:薩洛特的《馬爾特羅》(1953年)、《天象儀》(1959年)、《黃金果》(1963年),羅伯·格里耶的《橡皮》(1953年)、《在迷宮中》(1959年),布陶的《路過米蘭》(1954年)、《變化》(1957年),西蒙的《風》(1957年)、《草》(1958年)、《佛蘭德公路》(1960年)以及杜拉斯的《夏天晚上十點半》等。理論著作有薩洛特的《猜疑的時代》(1956年)、羅伯·格里耶的《論新小說》(1963年)。在新小說派的作家看來,19世紀中葉以來的現實主義,從表現方式到語言都“僵化”,巴爾扎克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小說的寫作方法已經成為過去時代的產物。現實主義作家所寫的外部世界不過是一個“謊言的世界”。新小說派反對傳統小說以人物為核心,以寫“人物在其間活動並生存的故事”為主要的任務;他們認為一切從人物出發的寫作,混淆了物與人的界限,抹煞了物的地位。新小說派的理論家羅伯·格里耶說,“世界既不是有意義的,也不是荒謬的,它存在著,如此而已”。按照他的看法,這個世界是由獨立於人之外的事物構成的,而現代人是處在物質世界的包圍中,因此他主張小說要把人與物區分開來,要著重物質世界的描寫,小說的主要任務在寫出“一個更實在的、更直觀的世界”。薩洛特則認為作家要能夠透過人的日常活動和平凡的言語,揭露潛意識的內心活動,探索那“潛在的真實”。

雖說新小說派的作家對小說的主要任務意見不一,但他們都一致否認以塑造人物為主要任務的傳統小說。在他們的作品中,人物不過是表現某種心理因素或心理狀態的“臨時道具”。小說中的人物不但面目模糊,有時連姓名也沒有,在布陶的代表作《變化》中,主人公名為“你”。在結構方面,新小說派主張打破傳統現實主義小說的格式,“重新建立一個純屬內心世界的時間和空間”。他們還認為人生不過存在於“一瞬間”,過去、現在、將來可以同時存在。現實、想像、幻覺、記憶、夢境往往交錯出現在他們的作品中。新小說作家一反以故事情節為主導的傳統小說結構,他們小說中的情節結構,往往不是有頭有尾的,有時結尾又回到開頭,有時全書結束,故事仍在繼續。新小說派對於語言也有自己的獨特看法,他們主張採用“表明視覺的和標誌性的即限於度量、定位、限制、明確作用的詞彙”,按照羅伯·格里耶的看法,就是冷靜的、準確的、像攝影機一樣忠實的語言。新小說派的四個主要作家:薩洛特、羅伯·格里耶、布陶、西蒙就是按照這種理論寫作的作家。

新小說派在思想上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學、柏格森生命力學說和直覺主義、胡塞爾的現象主義哲學的影響。在文學藝術上繼承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意識流派小說和超現實主義的觀點及其某些創作方法。新小說派否定小說藝術的反映社會現實的作用,鑽入自我的意識中尋求“真實”,脫離現實,脫離讀者。 新小說派發展的極致是以青年作家索萊(1936—)為首的第二代新小說派即新新小說派,在小說形式的革新方面走得更遠,他們連標點都予以廢除,文章不分句子,不分段落,給人的印象好似人類又回到原始時代去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