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世界文學

第7章 惡魔詩人——拜倫

知道點世界文學 邱立坤 2425 2018-03-20
但自由啊,你的旗幟雖破而仍飄揚天空, 招展著,就像雷雨似的迎接狂風; 你的號角雖已中斷,餘音漸漸低沉, 依然是暴風雨後最嘹亮的聲音。 你的樹木失了花朵,樹幹遍體鱗傷, 受了斧鉞的摧殘,似乎沒有多大希望, 但樹漿保存著,而且種子已深深入土, 甚至已傳播到那北國的土地上, 一個較好的春天會帶來不那麼苦的瓜果。 ——拜倫 在上個世紀之初的中國,中國現代文學第一人魯迅為了振奮民心為國人引入了摩羅詩派(即惡魔詩派),拜倫正是這些詩人中的一顆亮星。拜倫(1788—1824年)是英國具有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著名詩人,也是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拜倫出生在一個英國貴族家庭裡,他出生的時候家境就敗落了。拜倫童年喪父,父親一生行為荒唐,備受非議。拜倫的母親因此變得性情乖僻,脾氣暴躁,有時就莫名其妙地把兒子叫罵一通,弄得兒子不知所措。這造就了一個容易激怒、喜歡孤獨的拜倫。拜倫的孤獨感更多的是出於對社會的不滿,周圍的環境使他幼小的心靈得不到歡樂。他10歲那年,大伯過世了,他繼承了男爵的頭銜,得到一筆財產。人們見他的地位變了,馬上換了一副恭維、奉承的面孔,甚至老師在點名時也稱他是“拜倫大人”。這種人為的地位上的強烈反差,常使拜倫當眾哭了起來。這也給他套上了世俗的精神枷鎖。

拜倫13歲那年,進入了著名的哈羅中學讀書,這裡沉悶的氛圍使他感到窒息。 17歲那年,他進了著名的劍橋大學學習,這裡同樣沉悶得很。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浪潮衝擊了古老的英國,這對拜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又讀了許多歷史和文學書籍,接受了法國的啟蒙思想。熱情奔放和追求真理的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拜倫14歲開始寫詩,19歲時發表了第一本詩集《懶散的時刻》。 1812年,拜倫的長詩《恰爾德·哈洛德遊記》(第一、二章)面世,這本長詩使他名滿天下。 統治階級對他反對政府的活動久懷敵意,藉故製造輿論,迫使他不得不出國遠行。 1816年,拜倫被迫離開英國,先後前往瑞士和意大利。他首先到了瑞士,遇見雪萊,雪萊的樂觀情緒影響了他。在這一段時間,拜倫寫過若干反映革命鬥爭的著名短詩,如《錫庸的囚徒》(1816年)、《普羅米修斯》(1816年)、《勒德派之歌》(1816年)、《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的第三章等,前兩首詩主要寫革命者在專制統治的監禁下受盡折磨,但表現出堅毅不屈的精神。 《勒德派之歌》具有更積極的意義。拜倫用短小有力的詩句號召工人扔下梭子,拿起武器,用自己手織的布匹來包裹暴君的屍體,用暴君的血來灌溉自由之樹。在意大利,拜倫完成了《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的第四章。

在創作長篇敘事詩《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第1、2章)以前,詩人遊歷過葡萄牙、西班牙、阿爾巴尼亞、希臘、土耳其等地,親眼目睹了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在詩中詩人表現了強烈追求個人自由的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思想。他從這種思想出發,對窒息個人自由的英國大資產階級和土地貴族的聯合統治進行抨擊,對歐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表示同情,但是由於他脫離人民,他的鬥爭是孤獨的,他時常陷於悲觀苦悶之中,對人生抱著虛無主義的態度。長詩雖然以哈羅德為主人公,描寫他在歐洲的經歷,但事實上拜倫通過哈羅德主要表現了自己悲觀厭世、蔑視群眾的消極思想。當涉及歐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受到鼓舞時,他往往撇開憂鬱的哈羅德這個形象,由詩人自己直接出來發表意見。

在第一章裡,一開始,貴族青年哈羅德厭倦了生活,感到孤獨和苦悶,他離開英國,作為一個“憂愁的流浪者”前往歐洲大陸旅行。他首先到了葡萄牙。詩人特別注意到葡萄牙人民受奴役的處境,美麗的自然風光恰好和現實形成對比。在西班牙的見聞是第一章的中心。西班牙正遭受外敵的侵略,詩人號召人民起來解放自己。他以五節詩描寫了游擊隊的女英雄、保衛薩拉哥薩城的姑娘。她雖然柔弱,但愛人死後,奮起領導游擊隊,追擊法國軍隊,表現得英勇機智。在寫到卡狄茲城時,詩人也描述了西班牙著名的鬥牛場面,並指出都市的封建貴族和騎士風氣的腐朽。 第二章寫哈羅德到了希臘和阿爾巴尼亞。詩人憑弔了雅典文化古蹟,指責蘇格蘭籍的愛爾金公爵把著名的雅典神廟中的珍貴石刻全部盜往英國。拜倫還認為希臘人民必須自己起來進行鬥爭,俄國、法國固然能打敗希臘的敵人,但是希臘並不能因此獲得自由。哈羅德最後到達阿爾巴尼亞,會見了首領阿里·帕夏。作者描寫了英勇善戰的普通人民、殷勤好客的蘇里歐人、各族人民的生活風尚和民間歌舞,還記載了士兵們愛唱的戰歌。 《哈羅德遊記》包含了豐富的政治社會內容,吸引了歐洲廣大讀者。

後兩章的主要內容仍是時代的重要事件。哈羅德在第三章中來到滑鐵盧戰場。拜倫看見滑鐵盧一役拿破崙失敗後,“神聖同盟”把歐洲封建君主糾合在一起,反動勢力猖獗。他認為只有爭取自由的戰爭才是光榮的。在描寫日內瓦的景物時,詩人追憶法國大革命,提到啟蒙思想家盧梭和伏爾泰。他說盧梭、伏爾泰和狄德羅的思想燃遍了全世界,鼓舞了人們反專制的熱情。在第四章裡,詩人用很多篇幅歌頌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的光輝文化和當時的詩人、歷史家、雕刻家、科學家。在描述古羅馬的遺跡時,拜倫回顧羅馬共和國的歷史,歌頌對建立羅馬有過貢獻的人物。拜倫認為意大利應當繼承過去的“光榮”,擺脫奧地利統治,爭取獨立自由。詩人以為“自由”的旗幟雖已破碎,但仍高高飄揚,“自由”的種子根深蒂固,定能開花結果。作者在敘述旅途見聞時,經常描繪自然景色,把美麗的自然和醜惡的現實對比,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恰爾德·哈羅德遊記》雖然表現了拜倫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熱情,但是也自始至終貫穿著悲觀和虛無主義的思想。拜倫在詩中不止一次地表示對生活厭倦,表示自己已經嘗夠生活的真味,把世上的一切都看得無所謂了;“塵世上的榮譽,野心和鬥爭,愛情和悲哀”,“都不能用那尖刀在他心坎上劃下深痕”。他認為歷史上一切豐功偉績、興亡盛衰,“無非是舊事的輪迴和循環”。飽經憂患的詩人甚至想遠離塵世,與野獸為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