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世界哲學

第54章 太陽明天還從東方升起嗎?

知道點世界哲學 李义天 1226 2018-03-20
懷疑論者大衛·休謨,1711年出生在蘇格蘭的一個貴族家庭。休謨很小的時候就決定投身哲學。在一些激昂的文章影響下,16歲的他就宣稱要“像個哲學家一樣說話”。然而一年後,遵照家庭的意思,他開始了法學專業的大學生涯。但枯燥的學業令他厭煩,他開始認真地沉入對哲學問題的思考,偉大的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是他思想上的好朋友。 步入旁門左道使他放棄了專業考試,而他卻自認為走上了一條重要的哲學發現之路。 “18歲時,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思考,我終於感到一個新的思想的世界在向我敞開。我不打算在這些問題上屈從於任何權威,我要去找尋一條通向真理的新的道路。”但這條道路在哪裡,休謨自己也無從辨認。後來他把這一時期的筆記全部付之一炬。

休謨完成的第一部作品叫《人性論》。 28歲的他以為這本書會受到廣泛的認可,但結果相反,幾乎沒有人注意到它。在這之後的幾年中,休謨關於政治和道德的文章獲得了更多的反響。於是,他打算去申請一個倫理學和政治學教授的職位,卻遭到教會階層的反對——他們譴責他的自然神論、懷疑論和無神論,同時他也缺乏哲學界朋友的支持。 接下來的幾年中,休謨從事過各種各樣的職業,卻始終不能感到滿意。他在一個患精神病的侯爵家裡做清客,他在自傳中說這是一生中做過的最可怕的事情。之後又給一位將軍做秘書,因為製服不合他那碩壯的身體而常遭到嘲笑。他和將軍一起奔赴戰場,在軍事法庭任職。後來,將軍升任了公使,休謨也隨著他來到了維也納和都靈。在此期間他把自己年輕時代的作品重新加工,冠以《人類理智研究》和《道德原理研究》之名發表。

休謨在書中說,我們怎麼能從過去的情況中知道“下一次”的情況呢?既然我們不能知道,那我們怎麼能夠斷言“所有的”情況呢?比如說,在前天、昨天、今天,我們都看到太陽早上從東方升起,但是難道這樣就可以保證“太陽每天早上都從東方升起”的說法是對的嗎?因為,沒人知道太陽明天會不會從西方升起! 休謨的思想令很多人震驚,他們譴責休謨。不過每當談到這樣的話題時,休謨常會提起一件事。當時,他在愛丁堡法學係做圖書管理員,在此期間,一位女士因為他的男友譴責休謨的行為而和他分手。 後來,休謨作為公使秘書前往巴黎,他在這裡突然贏得了世界聲譽。法國首府的開放社會張開雙臂歡迎他。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到:“他們十分關心我的生活狀況。我得承認,我在這裡吃的是人間美味,喝的是瓊漿玉液,呼吸的是朝拜者的香煙,漫步在鮮花上。”同時代的啟蒙思想家巴隆·格林說:“女士們簡直就是在搶這個粗壯的蘇格蘭人。”

在巴黎的停留並不長。休謨很快意識到:“我心裡很清楚這裡並不是我應該呆的地方。我每天都會有兩三次懷念我的靠背椅和蝸居。”他返回了英國,不過沒有先回到他狹小的家鄉的孤獨中去。他在外交部任副部長,一年後辭職,退出社交界,在愛丁堡和朋友常來常往,共同探討哲學問題。不過在這段時間內沒有寫什麼東西,“廚藝”倒是大長。 1776年,休謨“異常平靜地”去世。儘管大家都勸告他放棄懷疑論,他卻至死都在堅持自己的觀點。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