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歷史

第25章 三家分晉

知道點中國歷史 邱立坤 1690 2018-03-20
北宋司馬光著,是從周威烈王承認韓、趙、魏三家為諸侯開始的。這一事件標誌著春秋與戰國兩個時代的分野,其意義非同一般。韓、趙、魏三家本為晉國大夫,各據一方,成為諸侯,戰國七雄至此稍具雛形。大夫稱諸侯反映出當時社會的巨大變化,封建經濟的發展已經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 韓康子、趙襄子、魏桓子原為晉國的大夫,後來勢力漸大,以至最後取代晉國公室,各自獨立為諸侯。此即為三家分晉,它成為戰國開始的標誌,晉是春秋後期公室與私家之間展開的激烈鬥爭的結果。在西周宗法封建制下,週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在自己的統治範圍內再分封卿、大夫。卿、大夫領有自己的封邑,擁有基本上是獨立的政治、經濟、軍事力量,他們通過貴族宗教組織來統治自己的封邑。這樣,在諸侯國內部就有了“公室”和“私家”之別。公室指諸侯國君,私家指公卿、大夫之家。

晉中期以後,卿位一直由19個卿大夫之家所佔據,居卿位的同時又是統率軍隊的將領。這十幾個卿大夫家族在晉國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的勢力,一天天膨脹起來,到春秋晚期,他們互相吞併的結果,只剩下韓氏、趙氏、范氏、魏氏、中行氏、智氏六家最大的卿大夫家族,就是所謂的六卿。 公室與私家的鬥爭,是舊貴族與新興勢力的鬥爭,舊貴族被消滅對晉國社會的發展是有好處的。在與舊貴族鬥爭的同時,新興勢力內部也展開了激烈的鬥爭。當時新興勢力實行了一些有利於生產發展的革新措施,但實行的程度和方式各家都有比較大的差別。公元前493年,范氏、中行氏與鄭國等聯合起來,與韓、趙、魏發生戰爭,趙簡子在誓師時發布命令,許諾在戰鬥中立軍功的人,上大夫賞賜給縣,下大夫賞賜給郡,士賞田10萬畝,庶人及工商業者可以上升為士,奴隸可以被釋放。所以軍隊士氣很高,終於大獲全勝。

公元前490年,范氏、中行氏失敗後,逃出了晉國。趙簡子把邯鄲據為己有,其他地方為晉公室所有。公元前485年,智、韓、趙、魏四家聯合起來要瓜分原先屬於范氏、中行氏的土地,晉出公不肯,四家就趕跑了晉出公,智伯另立晉哀公,自己控制了政權,又佔領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智、韓、趙、魏四家成為晉國最強大的勢力。 當時四家的當權者分別是智伯、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智伯最為強大,晉國政事多由智伯作主。他想獨吞晉國,但由於時機不成熟,便採取削弱其他幾家的辦法。他以奉晉君之命,準備攻打越國為名,要每家拿出100裡的土地和戶口來給晉室,其實是要歸他自己。韓康子和魏桓子都如數交出了土地和戶口,而趙襄子則拒絕了智伯的要求。於是智伯就聯合韓、魏兩家一起出兵攻打趙氏,並答應滅了趙家後,把趙家的所有土地和戶口由三家來平分。

公元前455年,智伯率領中軍,韓氏的軍隊為右路,魏氏的軍隊為左路,三隊人馬直奔趙家。趙襄子知道寡不敵眾,就跑到晉陽去,以晉陽為根據地與三家對抗。晉陽是趙氏原有的領地,又經過尹鐸等人的治理經營,民心歸附,對趙襄子很有利。 智、魏、韓三家的兵馬,把晉陽圍住,而趙氏的軍隊士氣旺盛,堅守城池,使敵方難以攻下,雙方相持了近兩年時間。到了第三年,即公元前453年,智伯引晉水淹晉陽城。幾天后,城牆差幾尺就要全部被淹了,糧食沒有了,就交換孩子來吃。臣僚們也出現了離心傾向,禮節怠慢,形勢很危急。趙襄子就派相國張孟乘黑夜出城,分化三家的聯盟。張孟對韓康子與魏桓子說:唇亡齒寒,趙亡之後,滅亡的命運就要輪到你們了。韓、魏參戰本來是不情願的,又見智伯專橫跋扈,也擔心智伯滅趙後將矛頭對準自己。為了自身利益,決定背叛智伯,與趙襄子聯合。一天晚上,韓、趙、魏三家用水反攻智伯,淹沒了智伯的軍營,智伯駕小船逃跑,被趙襄子抓住殺掉。於是趙襄子滅掉了智氏一族,韓、趙、魏三家平分了智氏的土地和戶口,各自建立了獨立的政權。

公元前438年,晉哀公死,晉幽公即位。這時晉國完全衰弱,畏懼權臣,反向韓、趙、魏三家行朝拜禮。韓、趙、魏於是就瓜分了晉國的土地,只把絳城和曲沃兩地留給晉幽公。 此後,韓、趙、魏就稱為三晉。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韓哀侯、趙敬侯、魏武侯聯合滅了晉國,瓜分了晉國的全部土地,把晉當時的國君靜公廢為百姓,晉完全為韓、趙、魏三家所取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