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文化

第289章 我國最早的暖水瓶

知道點中國文化 徐亮 892 2018-03-20
我國最早的暖水瓶出現於北宋後期。這種暖水瓶也稱“暖水釜”。 在宋代的餐飲業中,商販們冬夜“提瓶賣茶”已成為一種獨立的行當,他們所用的“瓶”就是保溫的暖水瓶。 宋時暖水瓶的構造是用玻璃為膽,水銀為裹,其基本樣式為:寬口、長頸、長腹、瓶口安有開啟的瓶蓋,還有把手,與現代的沒有太大差距。 據說,皇帝還將這種暖水器皿賜給出嫁的公主,由此可見,使用暖水瓶已成為當時社會的時尚。 算盤起源於何時? 算盤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中國是算盤的故鄉,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盤不僅沒有被廢棄,反而因它的靈便、準確等優點,在許多國家方興未艾。人們往往把算盤與中國的四大發明相提並論,顯然,算盤也是我國人民對全人類的一大貢獻。

然而,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算盤的呢? 從清代起,就有許多算學家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研究的結果,基本上傾向於:算盤起源於唐朝,流行於宋朝,興盛於元明。 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畫有一家藥舖,其正面櫃檯上就放有一架算盤,畫中之物是與現代使用算盤形制類似的串檔算盤。 1921年在河北鉅鹿縣還曾經挖掘到一顆出於宋人故宅的木製算盤珠,已被水土淹沒八百年,但仍可見其為鼓形,中間有孔,與現代算珠毫無兩樣。 更為有趣的是,元代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引當時諺語形容奴僕說:“凡納婢僕,初來時日擂盤珠,言不撥自動;稍久,曰算盤珠,言撥之則動;既久,日佛頂珠,言終日凝然,雖撥亦不動。”這段“三珠戲語”,把老資格的奴婢比作算盤珠,撥一撥動一動,真是太形象了。

元初的蒙學課本《新編相對四言》中,有一幅九檔的算盤圖。明朝永樂年間編的《魯班木經》中,已有製造算盤的規格、尺寸,還出現了徐心魯《算珠算法》、程大位《直指算法統宗》等介紹珠算用法的著作,算盤在明代已被廣泛使用。 宋代的算盤從形制看已較成熟,沒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種笨拙或粗糙。因此,較多的算學家認為,算盤的誕生還可上推到唐代。因為宋以前的五代十國時期戰亂不斷,科技文化的發展較為滯緩,算盤誕生於此時的可能性較小。而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經濟文化都較發達,需要有新的計算工具,使用了兩千年的籌算在此時演變為珠算,算盤在這時被發明,是極有可能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