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文化

第89章 伯牙摔琴謝知音

知道點中國文化 徐亮 576 2018-03-20
伯牙原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歷代文獻關於伯牙的記載很多,最早見於荀況的《勸學》篇,而在《呂氏春秋》和《列子》中,記載有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一直為後世所傳誦。 伯牙鼓琴,鍾子期在一旁聽著。伯牙志在泰山,鍾子期說:“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一會兒,伯牙又志在流水,鍾子期說:“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鍾子期死後,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再操琴,因為當世再也沒有能聽懂他的琴聲的人了。 《琴操》等古書裡也記載了有伯牙學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連先生是伯牙的老師,伯牙跟成連學了三年琴卻沒有太大的長進。成連說自己只能教彈琴技藝,而其師萬子春更為高明,便帶伯牙去東海找萬子春請教提高的方法。可伯牙到了東海,並未見到萬子春,只看見洶湧的波濤,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鳥,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操琴的水平更上了一層樓,於是創作了名曲《水仙操》。

其實,還有一首名曲也是這個傳說的作品,那就是更加廣為人知的。 的樂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朱權成書於1425年),此譜之《高山》、《流水》解題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至唐分為兩曲,不分段數。後來分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兩千多年來,《高山》、《流水》這兩首著名的古琴曲與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間廣泛流傳。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