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文化

第77章 為什麼是“趙錢孫李”?

知道點中國文化 徐亮 568 2018-03-20
是中國流傳甚廣的一部膾炙人口的啟蒙書,相傳為北宋初年浙江錢塘(今杭州市)的一位老儒生所編寫。它採用四言體例,句句押韻,讀來順口,聽來悅耳,易學易記。 中國的姓氏傳統,經歷了幾千年綿延不絕的演變過程。成為流傳甚廣、有深刻影響的啟蒙讀物已有一千年之久了。當時,浙江為吳越王錢的國土,因為錢降宋,所以以宋朝的國姓“趙”為第一個姓;錢的“錢”排在第二位,第三位是“孫”是錢正妃的姓;“李”姓是南唐皇帝的姓,也是江南的大姓。往下排就都是“國之大姓,隨口押韻”。 學術界認為,很可能宋以前就有底本,而北宋初年由吳越地區某儒生加工成書。一千多年以來,翻印了無數次,版本眾多,又有各種《續百家姓》、《增廣百家姓》,當在不同時期經過多人之手刪補而成。

明清時,政府出面編撰,頒布了新的《明皇百家姓》、《御製百家姓》,企圖取趙宋而代之,結果未成功。明初官修的《明皇百家姓》,以國姓“朱”開首,以“朱奉天運”開頭,收入1968個姓氏,於洪武十四年進呈給朱元璋,但民間無法推廣,至今已失傳。 清康熙年間,官修了《御製百家姓》,此書中不收滿族和蒙古八旗姓氏,只收漢姓,無法以皇姓“愛新覺羅”起首,便以孔夫子之姓起頭,實際上是把當時流傳的中408個單姓,30個複姓重新編排,並在每個後面標註郡望,也就是個改編本,可清本也未能流行。現在最流行的,還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