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文學

第83章 閒情偶寄——李漁

知道點中國文學 姜赟 2082 2018-03-20
即使三萬六千日,盡是追歡取樂時,亦非無限光陰,終有報罷之日…… ——《閒情偶寄·頤養部·行樂第一》 幻設一事,即有一事之偶同;喬設一名,即有一名之巧合。 ——《閒情偶寄·戲曲部·審虛實》 不知有多少人看過林兆華導演的話劇《風月無邊》,這部優秀的現代話劇就是講述明清之際的戲曲大師——李漁的生平故事。 李漁(公元1610年—1680年),號笠翁,浙江蘭溪人,別號湖上笠翁。他的前半生,正遇明清易代,戰亂頻仍。原來家境優裕,亭台樓閣,因屢遭烽火,蕩然無存。年輕時期的享樂生活,成為昨日幻夢:“尊前有酒年方好,眉上無愁晝始長,最喜此堂人照舊,簪花老鬢未成霜。”其樂可知。這種生活養成他豪放舒展的性格。但生活的巨變,使他備嘗憂患窮愁。為了生活,必須改變“學而優則仕”的道路,在南京別業芥子園,開“芥子園”書舖賣書,賣詩文。組織家庭戲班,幾十口人流動演戲,走了大半個中國,李漁當班主,自編自導,流動於達官貴人中,覓錢口。這使他在一定範圍內跳出了文人的圈子,戲劇成了謀生的手段,專心一意地搞編導。生活的不幸卻成就了他,讓他為戲劇理論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用他自己的話說:“作文之事,貴在專一,專則生巧,散乃入愚。”一切生路全絕,便專在戲劇上了,全部精力集中於此。 “專”是李漁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晚年64歲(公元1678年)時,全家定居杭州西子湖畔,5年後貧困而死。

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他編輯了雜著集子《一家言》,死後50年(公元1730年),雍正八年,有人編其詩文、雜著全集名《笠翁一家言全集》,其中包括《閒情偶寄》。 《偶寄》又包括詞曲、演習、居室、器物、飲饌、種植、頤養等部分。他還著有《窺詞管見》,是論詞的,22則,見解精彩。還寫過傳奇18種或曰16或15種,流行的是《笠翁十種曲》。其中只有《蜃中樓》、較好;其中的《風箏誤》即京劇《鳳還巢》的底本。寫過平話小說《十二樓》、《無聲戲》,另名《連城璧》或曰《肉蒲團》。 《閒情偶寄》內容博雜,其中的“詞曲部”是中國戲曲理論批評史中的里程碑。 《詞曲部》分為“結構”、“詞采”、“音律”、“賓白”、“科諢”、“格局”六章,最精采的是前面兩章。 《閒情偶寄》提供了中國古代較早較有系統的戲劇理論格局,標誌著中國古代對戲劇特性的新的、甚至是歸結性的認識。

在這位一身並兼劇作家、演員、導演、戲班主人的全能戲劇活動家的心目中,戲劇是一個非常完整的整體。李漁的戲劇理論首先強調“天地之間有一種文字,即有一種文字之法脈準繩”,而“填詞之設,專為登場”,所以談戲曲,首先要從舞台演出的特點來考慮。他把“結構”(這裡指全劇的構思佈局,與現在所指情節關係的“結構”意思有所不同)放在首位,這和從前的文人評論案頭戲文,首重音律(歌唱的美)或首重辭采(文字的美)就有明顯的不同。在戲劇構造方面,李漁提出的重要原則有:首先,“立主腦”,即突出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並以此體現“作者立言之本意”;其次,“脫窠臼”,即題材內容應擺脫陳套,追求新奇,重視創意;再次,“密針線”,即緊密情節結構,前後照應,使全劇成為渾然一體;再者,“減頭緒”,即刪削“旁見側出之情”,使戲中主線清楚明白。這些論點,都能切合戲劇藝術的特性,且簡明實用。

在戲劇語言方面,李漁反對用書面文學的標準來衡量,認為必須首先從適合舞台演出來考慮,所以劇作家應“既以口代優人,復以耳當聽者”,使之順口而動聽。具體的要求有“貴顯淺”、“重機趣”、“戒浮泛”、“忌填塞”等,大體是既要明言直說,不故作姿態,炫耀博雅,又要生動有趣,見出機鋒和性靈,並切合劇中人物各各不同的心理和口吻。他對以前劇作普遍存在的弊病所提出的批評,是很切中要害的。包括《牡丹亭·驚夢》中一些著名的曲辭,也確實如李漁所說,雖是“妙語”,卻經營太過,過分偏向於書面文學。另外,戲劇中的賓白一向不大為作家所重視,而李漁從演出的效果考慮,提出賓白“當與曲文等視”,使之互相映發,這也是中肯的意見。 李漁的戲劇雖有情趣較為低俗、缺乏理想光彩的缺陷,卻也善於描繪常人的生活慾望,在離奇的情節中表現出真實的生活氣氛,劇本的寫作,更富於才情和機智。以前對此評價過低,是包含偏見的。由於這些劇作有良好演出效果,過去流傳甚廣,並在各種地方戲曲中被改編演出。日本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中說:“《十種曲》之書,遍行坊間,即流入日本者亦多,德川時代之人,苟言及中國戲曲,無有不立舉湖上笠翁者。”在西方,也較早就有翻譯和介紹,可見其影響之廣泛。

在《笠翁十種曲》中,寫得最為感人。劇中寫貧寒書生譚楚玉因愛上一個戲班中的女旦劉藐姑,遂入班學戲,二人暗中通情。後藐姑被貪財的母親逼嫁錢萬貫,她誓死不從,借演《荊釵記》之機,自撰新詞以劇中人物錢玉蓮的口吻譴責母親貪戀豪富,並痛罵在場觀戲的錢萬貫,然後從戲台上投入江水,譚亦隨之投江。二人死後化為一對比目魚,被人網起,又轉還人形,得以結為夫婦。一種生死不渝的兒女癡情,表現得淋漓盡致。戲中套戲的情節,也十分新奇。另外,據元人雜劇《柳毅傳書》、《張生煮海》改編、合二龍女事的《蜃中樓》,寫男女癡情,也較符合一般欣賞習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