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文學

第51章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慧能

知道點中國文學 姜赟 2017 2018-03-20
神秀的偈強調宇宙的心,即道生所說的佛性。慧能的偈強調僧肇所說的無。禪宗有兩句常說的話:“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神秀的偈表現了前一句,慧能的偈表現了後一句。 ——馮友蘭 佛教典籍分為“經”、“律”、“論”三部分,稱為“三藏”。其中,“經藏”是以佛祖釋迦牟尼的口氣敘述的典籍;“律藏”是約束佛教信徒言行的戒律;“論藏”是佛教學者從理論上解釋佛經的著作。在浩繁的中國漢文佛籍中,只有一部被稱為“經”的,這就是中國禪宗六祖慧能的《壇經》。 慧能,也叫惠能,生活在唐太宗貞觀至唐玄宗先天年間,他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慧能家居嶺南,3歲喪父,家境貧寒,目不識丁,以砍柴賣柴為生。在20多歲的時候,有一天,他在賣柴回家的途中,聽到有人誦讀《金剛經》,聽後若有所悟。他問讀經人是從哪裡學來的,回答說是從禪宗五祖弘忍處學的。於是他就辭母離家,投奔佛門,來到弘忍講法的蘄州黃梅(今湖北黃梅)馮墓山寺院,要拜弘忍為師。

弘忍打量了一下眼前這位一身南方少數民族打扮的年輕人,問他:“你是什麼地方人,到我這裡來幹什麼?” 慧能回答:“弟子是嶺南人,到這裡來是為了成佛。” 弘忍又問:“你是嶺南人,怎麼能成佛呢?” 慧能回答說:“人有南北之分,但佛性並無南北的區別。我南蠻之身雖然與您這尊貴的和尚之身不同,但您與我的佛性有什麼區別呢?” 慧能的回答,實際上提出了人人都有平等的佛性的根本主張,深得弘忍的賞識。慧能就這樣留了下來做了一名行者。他的主要工作是做擔水、舂米等雜役,在體力勞動之餘,才能去聽弘忍講法。 8個月後的一天,弘忍召集全寺僧眾,要每人寫一偈(佛經中的唱詞)。當時弟子中學業最佳並以當然的繼承人自居的神秀在牆上作了一首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這裡的“菩提”、“明鏡”都是指佛性。這是說,人人都有佛性,但要覺悟佛性而成佛,需要長期不懈地修煉。 對於此偈,眾僧均贊不絕口,唯獨慧能不以為然,也作了一偈。由於他不識字,只好請人代書於神秀那首偈的旁邊。偈曰: 菩提本如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靜,何處有塵埃? 在慧能看來,人們覺悟佛性而成佛,根本就不需要長期修行。弘忍對慧能的偈十分欣賞,認為他才真正領悟了禪宗真義,決定將慧能定為繼承人。於是,他秘密傳授給慧能《金剛經》,並將代代相傳的法衣(袈裟)傳給慧能,作為嫡傳的憑證。弘忍知道神秀一派會加害慧能,要他返回嶺南以待時機。 16年後,弘忍已死,慧能拿出法衣,以弘忍繼承人的身份開始在廣東曹溪寶林寺講法。他在此間講法30餘年,影響很大。與此同時,神秀也在北方傳教,形成了禪宗南宗與北宗的對立。慧能死後,他的弟子神會等人對他的思想大力宣傳,南宗影響逐漸戰勝神秀一派,成為禪宗正宗。慧能被尊為禪宗六祖,慧能的代表作《壇經》也被稱為《六祖壇經》。

《壇經》是慧能應邀到韶州大梵寺,為千餘僧眾講法的內容,由他的弟子法海集記整理成書。 《壇經》在流傳過程中,出現了多個版本。現在的研究者認為,在敦煌發現的抄寫本與法海原稿最為接近。這個抄寫本為一卷,12000餘字。 《壇經》系統記述了慧能所創的佛教哲學。它闡發了“心即真如”的佛性論,提出了“頓悟成佛”的方法論。據此,慧能把現實世界與彼岸世界的距離極大地縮短了,把由現實世界進入彼岸世界的方法也極大地簡化了,在佛與眾生之間,只有“一念之差”。所以《壇經》最後導出了“凡夫即佛”的宗教結論。 《壇經》這一套新的佛教哲學,以極其簡潔明快的方式,確立了新的成佛途徑。按照這種方式,廣大民眾不須修行,不必讀經,只要克服“一念之差”,即可得道成佛。這無疑強化了佛教的吸引力,順應了唐代中國佛教世俗化的歷史趨勢。正是這樣,慧能學派獲得了眾多的擁護者,成為唐代中期以後最有生命力和影響力的佛教宗派。人們至今還在用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成語,便典型地反映了《壇經》精神在民眾中的深刻影響。

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後,它經歷了一個中國本土化的過程。作為一種外來文化,它的有生命力的內容長久地積澱下來,成為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內容。特別是以《壇經》為代表的禪宗思想,對後世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多方面的影響。從中國古代哲學發展看,《壇經》所高揚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思想,標誌著中國古代心性之學的重要崛起,上直承孟子,下開啟宋明哲學。 以《壇經》為代表有禪宗思想,強調心靈的覺解和領悟的直覺,對於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禪宗思想的影響下,唐宋以後的詩人畫家,在自己的創作中往往通過對山水草木等自然景觀的描繪,呈現出心靈的躍動與精神的追求,真可謂“書畫之妙,當以神會”(沈括《夢溪筆談》),“一點塵動,是心所現”(沈灝《畫麈·筆墨》)。他們把直觀、領悟作為一種真正體現了審美情趣的創作境界和創作方法,在文學藝術創作中重視對自然的體驗、意境的追求、靈感的妙悟、凝練含蓄的表達,出現了“禪詩”、“禪畫”之說。這種新的藝術精神,規定了唐宋以來詩、畫風格及表現方式的發展方向。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