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文學

第11章 柔弱勝剛強——老子

知道點中國文學 姜赟 1901 2018-03-20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老子》第二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第八章 哈佛大學教授約翰·高在談到《老子》這本書時說:“《老子》許多年來一直是我的床頭伴侶。其意義永無窮盡,通常也是不可思議的。例如,當我研究心理學時,它是一本有價值的關於人類行為的教科書。作為一個研究組織機構的專業人員,我從這本書學到了許多有關政治和領導的知識。我把它作為最喜愛的禮物送給身為企業家和高級經理的朋友們。這本書道出了一切。”

《老子》,其實是一部用韻文寫的哲學詩,短短不過5千言,卻蘊含著深邃豐富的思想,洋溢著玄遠浪漫的情致,凝結著荊楚之地哲人的智慧,是中國古文化的一枝碩果累累的哲學之花。從對後世的影響來說,《老子》為此後的中華文化創造提供了一個可以不斷闡釋、開出新意的“文本”。 《老子》的作者即老子,現在一般多認為是老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他生活的時代約與孔子同時而稍早。他是一個見聞廣博、知識豐富、思想深沉的學者,相傳孔子曾向他請教過周禮,晚年隱居著述,著成《老子》,開創先秦道家學派。 今天流傳的《老子》一書,共81章,分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篇,下篇為德篇,漢代以後又被稱為。據現代學者考證,《老子》可能是道家後學根據老聃的思想言論記述、整理、加工而成的,約在戰國初年成書,以後又有不同版本流傳。然而,不管怎麼說,《老子》代表了先秦時期的原始道家思想,則是確定無疑的。

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與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一樣,都生活在春秋末期,都對當時的社會大變動持比較保守的態度。但他又與孔子不同,沒有那種修己治國的政治抱負和遊說謀官的積極性,而是力圖置身於社會大變動的激流旋渦之外,冷靜地思考宇宙人生,任憑自己的思想在天地古今之間遨遊,從而講出了一番關於“道”的“玄之又玄”的哲理。正是這樣,他的哲學思想既含有豐富的時代內容,又具有較高的思辨色彩。在哲學思維水平上,老子比孔子更勝一籌。 《老子》的哲學思想最顯著的特點,是第一次把“道”作為哲學最高範疇並予以系統的論證。被《老子》所尊崇、所景仰的“道”究竟是什麼呢?在《老子》看來,這個問題卻是難以回答的。 《老子》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認為“道”如果說得出來,那麼它就不是永恆的道;“名”如果能叫得出來,那麼它就不是永恆的名。儘管“道”無法用語言表達,但《老子》還是對“道”作了各種描述和說明。

《老子》認為,“道”不同於經驗世界的具體事物,不具有可感知的物象,是一種叫做“惚恍”的“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因此,“道”是超經驗世界的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道”又可以稱為“無”。 “道”之為“無”,實際是相對於“物”之為“有”而言的。也就是說,如果人們只把經驗世界的具體事物看作是“有”的話,那麼作為非經驗世界的“道”只能被看作是“無”。 “道”與萬物分別屬於兩個不同的世界。正因為“道”不同於萬物,是與“有”相對立的“無”,因此,它能成為宇宙根本,成為萬物得以衍生的本原和賴以存在的根據。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作為萬物得以衍生的本原和賴以生存的根據,“道”是永恆的、無限的存在,而萬物則是暫時的、有限的存在。

從這些描述和說明中可以看出,《老子》所講的“道”,既是哲學意義上的最高本體,又是科學意義上的宇宙本原,更是人之為人之道。由於古代哲學和科學發展水平的局限,《老子》不可能自覺地將這些區分開來。儘管沒有進行這種區分,但《老子》所提出的“道”畢竟為古代中國人開拓出了一個嶄新的世界——與經驗世界不同的超經驗世界,把人們的思維引入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老子》從“道”的高度來看待經驗世界,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矛盾運動作了哲學概括,闡發了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想,特別是發展了古代的矛盾學說。 《老子》憧憬的是一個“小國寡民”式的理想社會。對於人類已經取得的文明成果,《老子》表示出仇恨和完全排斥的態度。 《老子》還認為,統治者要保持自己的統治,就必須實行愚民政策,“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另一方面,統治者也要裝糊塗,表現出“無為”、“不爭”,這樣就可以處於主動地位,出現“無為而治”的局面。以後,人們把《老子》提出的這套統治術稱作“人君南面之術”。

《老子》的這些思想,在戰國時期分別為莊周學派和稷下道家所繼承和發揮。先秦道家思想,特別是老、莊思想,對先秦以後的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產生了深刻影響。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