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文學

第9章 仁者無敵——亞聖孟子

知道點中國文學 姜赟 1858 2018-03-20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之文,語約而意盡,不為鑱刻斬絕之言,而其鋒不可犯。 ——蘇洵 過去有一個小孩子,他的父親很早就死了,母親守節。他們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孩子學了些喪葬、痛哭這樣的事。母親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帶著孩子離開了,將家搬到了街上,離殺豬宰羊的人家很近,這個小孩兒就模仿起做買賣和屠殺的活計。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夏曆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孩子見了,一一記在心上。母親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

這個小孩子就是先秦儒家學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尊為“亞聖”的孟子,這個故事也就是廣為傳誦的“孟母三遷”。 孟子名軻,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後來孟子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成為孔門後學。他以孔子為榜樣,懷著治國平天下的抱負,遊歷各諸侯國,向統治者宣傳他的王道思想、仁政主張。但諸侯為了富國強兵、爭霸天下,紛紛採納法家和兵家的學說,認為孟子過於迂闊,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使得孟軻也像孔子當年一樣,四處碰壁,終不得志。晚年回到故鄉,從事教學和著述。他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樂事,培養了一批著名的學生,如公孫醜、萬章、樂正子等。他和學生們一起,將自己的思想言論整理成《孟子》一書。 《孟子》一書,共7篇,每篇又各分上下,依次為《梁惠王》、《公孫醜》、《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篇名取自每篇開頭的幾個重要的字,沒有特定的含義。 《孟子》思想的核心是性善論,他認為人都有天賦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也就是仁、義、禮、智人之四端的萌芽,這是人與禽獸的區別之所在,而惡則是後天受到外界影響才產生的。孟子強調,人們只要自覺努力,都可以成為像堯舜那樣道德完善的聖人;只要盡心、知性就可以知天,事天的途徑就是修養心性。在人性善的基礎上,孟子形成了仁政學說,提出了民貴君輕的命題,強調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在修養方面,孟子強調人的道德價值和道德自覺精神,明確提出了“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在生與義二者不可得兼時要“舍生取義”,還提出了要養浩然之氣,培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提出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要自覺接受艱難困苦的磨練等極有價值的思想,這些思想對於我們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遠的影響。有因於此,孟子的文章也氣勢雄偉宏大,感情真摯熱烈,長於說理和論辯,是先秦諸子散文的代表作,為後人所推崇。 《孟子》行文最大的特點在於“勢”,由於孟子善辯,講起道理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常常將對方逼問得“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詞鋒犀利,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氣勢,義正言辭、大氣磅礴;論證一環緊扣一環,層層深入,直達主題,如《告子上》中的“魚與熊掌不能得兼”一節: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鴉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讀來覺文氣如飛瀑一般,直落而下,不可中斷。而析理,又似剝筍,層層深入,直至中心。 《孟子》的另一個特點是善於運用比喻和寓言來說明事理,形像生動,引人入勝。如在《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國”一節中,針對梁惠王提出“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以“棄甲曳兵而走”的兩種情況為喻,問“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惠王答道“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實際上是批評梁惠王在對待老百姓的問題上,同其他統治者立場是一樣的,只不過沒有別的統治者那麼殘暴罷了。這其中也用了欲擒故縱、請君入甕的手法,引梁惠王上鉤,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其處於非常窘迫的境地。此外還有“拔苗助長”、“緣木求魚”、“一曝十寒”等等,現在已經成為人們經常使用的成語。

孟子文學上的成就,主要就是散文創作,並且對後世影響很大,唐宋時的散文大師,幾乎都以孟子的文章為典範。 《孟子》論辯機敏、文氣浩然、語言通暢、洗練準確,歷兩千餘年,孟子作為思想家的形象仍舊躍然紙上。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