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哲學

第173章 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知道點中國哲學 田小飞 1123 2018-03-20
在自然與名教的關係上,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張,要求拋開虛偽名教的束縛而純任自然本性。他說:“夫氣靜神虛者,心不存乎矜尚;體亮心達者,情不繫於所欲。矜尚不存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繫於所欲,故能審貴賤而通物情。”(《釋私論》)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心神虛靜,他的內心就沒有什麼要追求爭奪的;如果思想豁達,他的情感就不會受到慾望的束縛。內心無求無爭,就可以超越名教的約束而聽任自然;情感不受慾望宰制,就能夠透徹地了解事物,知道什麼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嵇康的意思是要說明人應當淡泊名利,不為名教所拘束,不受虛假的榮華富貴所引誘,而按自己的自然本性和真情實感去生活。他自己就是這樣一個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的人。他說他自己在性格上有兩條特別為世人所不容的,一是“非湯武而薄周孔”,二是“剛腸嫉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與山巨源絕交書》)。儘管他自知為世人所不容,但還是我行我素,不曾為了迎合名教的規範而扭曲自己的本性。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越名任心呢?嵇康認為,主要的問題是公私之分。公私的表現在於“顯情”和“匿情”。一個人雖然行的是善事,但是他行善的思想情感都不公開,卻被隱藏起來,這就叫“匿情”,這些人還是有私。有些人雖然有“矜尚”、“違道”等缺點。但是,如果他的思想感情都是公開的,都不被隱蔽,這就叫“顯情”,這些人還是有公。嵇康認為,這樣講,對於有善行的人和有缺失的人都有好處。有善行的人懂得這個道理,就可以不隱匿自己的真情實感而變得公正;有缺失的人懂得了這個道理,就能夠改正自己的錯誤,向公正發展。這樣,便可以使善人進一步為善,惡人也得到挽救和勉勵。 一個人在生活處事中,不隱匿自己的真情實感就叫做“值心而言”、“觸情而行”。就是說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想怎麼行就怎麼行,這就是“任自然”。任自然必定是公正的,因為這是“顯情”,顯情是公。想怎麼說而不說,想怎麼行而不行,那就是不任自然,不任自然是“匿情”,一定是非的。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一般人所注意的是非,並不是應該注意的;一般人認為是私的,並不是私的;能夠實現這八個字,就可以“寄胸懷於八荒,望坦蕩於永日”,這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精神境界。

嵇康對名教的批判有著鮮明的現實針對性。他生活在司馬懿父子當權時期,司馬氏明明要篡奪曹魏的政權,卻聲言什麼以孝治天下,把虛偽的名教當做政治陰謀的工具。嵇康對此深惡痛絕,他在政治上拒絕與司馬氏合作,在思想上對虛偽的名教進行尖銳的抨擊,他“輕賤唐虞而笑大禹”,“非湯武而薄周孔”,實際上正是對司馬氏篡權陰謀的嘲諷。嵇康的言行妨礙了司馬氏的篡權陰謀,於是他的不拘禮教、崇尚自然,在當權者眼裡就成了“輕時傲世”和“有敗於俗”,結果司馬氏集團殘暴地將他殺害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