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哲學

第31章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知道點中國哲學 田小飞 819 2018-03-20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與一個老木匠有一個故事,談的是言和意的關係。這個故事記載在《莊子·天道》中。具體內容是: 有一次,齊桓公在堂上看古代經典,一個名叫輪扁的老木匠在公堂下做活,他看見齊桓公專心致志地讀書,就放下手中的木匠工具,好奇地走上前來問齊桓公說:“請問,大王您讀的是什麼書啊?” 齊桓公回答說:“我讀的是聖人寫的書。” 輪扁問:“寫這些書的聖人現在還活在世上嗎?” 齊桓公回答說:“他們早就死了。” 輪扁笑道:“既然寫這些書的聖人早就死了,那麼您現在所讀的只是些古人的糟粕罷了,哪裡值得這樣專心致志地下功夫呢?” 齊桓公生氣地說:“我在這裡讀古代聖人所寫的書,哪裡有你這樣一個做車輪子的木匠說話的份?今天你要是能夠說出些道理來,那還罷了,要是你說不出道理來,我就要治你的死罪。”

輪遍趕忙解釋說:“大王請息怒,我並沒有不尊重您的意思,也不是故意要詆毀古代的聖人。我之所以這樣講,是用我自己做車輪子的經驗來類比的。做車輪子是一件細緻、微妙的活計,砍木頭的時候慢了,做出來的車輪就會鬆軟而不堅固,快了,又會滯澀而難以嵌入。要做到恰到好處,即不慢不快,得心應手,這其中自有奧妙。但這種奧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沒辦法把這樣的絕技傳授給我的兒子,我的兒子也沒有辦法從我這裡學到這樣的絕技,所以,我現在都70歲了,由於找不到接班人,只好還在這里為大王做車輪子。由此類推,古代的聖人死了,他們高妙的思想因為不可言傳而隨聖人一道消失了,因此,您現在所讀的經書,只不過是聖人的糟粕罷了!” 這個故事體現了莊子主張的言和意之間的關係。他認為,語言是僵死的,人類的思想意識卻是極為豐富、微妙的,因而,語言和思想是兩碼事,很多事情只可意會不可以言傳。從現在觀點來看,應該說,莊子的言意關係論局限性很大,他把語言與思想意識加以分割,完全忽視了語言作為達意工具的價值;但從另一方面看,莊子發現了語言作為中介工具的有限性,揭示了人類意識極其豐富、微妙的特徵,這又是其高明之處。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