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歷代婚姻與家庭

第2章 第一章遠古時代的婚姻與家庭

中國歷代婚姻與家庭 顾鸣塘 3018 2018-03-20
(約公元前21世紀之前) 中國歷史上,三代(夏、商、週)以前的時代,可統稱為遠古時代,距今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了。遠古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呢?不少古書曾記載了在當時極端落後的生產力和生產條件下,我國古代先民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困苦的情景: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構木為巢,以避群害……(《韓非子·五蠹》) 野居穴處,未有室屋,則與禽獸同域。 (《新語·道基》) 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增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絲麻,衣其羽衣。 (《禮記·禮運》) 遠古先民生活和勞動條件既然如此差,那麼,彼時的所謂“婚姻”,所謂“家庭”,其形態又是怎樣的呢?由於年代的久遠,更無文字的記載,我們已難確切地對此給以科學的敘述。所幸的是,我國古籍中曾記下了遠古時代的不少神話和傳說,這些傳說,從不同的方面記述了我們祖先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生息和蕃衍,並孕育出中國古代燦爛文明的歷史。透過這些神話傳說周圍的層層離奇的光圈,我們看到了我國遠古時代先民婚姻家庭形態所具有的兩個最基本的特點:血緣群婚和知母不知父。

我們先從我國古代傳說中人類的始祖伏羲、女媧〔wa 蛙〕講起吧。 傳說遠古洪水氾濫,人們全被淹死了,只留下伏羲和女媧兄妹倆,後來他們結為夫婦,使大地上的人類得以蕃衍。東漢王延壽有一篇《魯靈光殿賦》,就提到這座建在曲阜的靈光殿裡,有這對兄妹夫妻的壁畫。現今留存的漢代石刻畫像與磚畫中,同一題材的畫面還有不少,這些畫像裡的伏羲和女媧,腰身以上通作人形,穿袍子,戴官帽,腰身以下則為蛇軀,兩條尾巴緊密地纏繞在一起。有的畫像還飾以雲景,男的手捧太陽,太陽里面有一隻金烏,女的手捧月亮,月亮裡面有一隻蟾蜍;有的畫像還在中間畫一天真爛漫的小兒,手拉兩人的衣袖,給我們呈現了一幅非常美妙的家庭行樂圖。這些畫像正是伏羲女媧兄妹夫妻傳說的最好說明。

另外,東晉干寶《搜神記》裡有這樣的記載:高辛氏,也就是黃帝的曾孫帝嚳〔ku酷〕,把自己的小女兒嫁給了有功的五色神犬盤瓠〔hu戶〕。過了三年,他倆生下了三男三女。盤瓠死後,他的兒女“自相配偶,因為夫婦”,“其後子孫昌盛,號為犬戎之國”。 像這類伏羲女媧、盤瓠子女兄妹婚配的傳說,正是我國上古時代存在過血緣婚家庭的折光反映。 還可以舉舜及其弟象的傳說來說明。 舜是遠古時代五帝之一,是中國人心目中賢明君主的化身。據《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在社會上做了很多好事,堯聽說舜的名聲很好,就把女兒娥皇、女英一起嫁給了他。可是,舜在家中卻很不為父親瞽〔gu古〕叟所喜,他的同父異母弟像也時刻想謀害他。一次,瞽叟與象誘騙舜去掏井,他們乘舜在井下時,就趕緊往井裡填土扔石。像以為哥哥已死,就計議將娥皇、女英娶過來。正在此時,舜卻安然回到了家中,原來他是從相鄰的一口井中脫險的。根據這個傳說,我們可以看出舜所處時代婚姻家庭制度的特點來。舜一次就娶了堯的兩個女兒,像也是一次就想將娥皇、女英娶過來,這種一群兄弟以另一群姊妹為妻的婚姻形態,不正符合亞血緣群婚制的特點嗎?姊妹共夫,或兄弟共妻,表明我國在舜的時代尚處於群婚制的高級階段。另外,像以為哥哥已死,就要將兩個嫂嫂聚過來,這種“兄終弟及”的收繼婚現象,也正是群婚制高級形態的孑遺。

正因為遠古先民處於這樣一種雜亂的性交關係狀態之中,子女當然只能知其母,而無法知其父了。 昔太古嘗無君矣,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無親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別,無上下長幼之道。 (《呂氏春秋·恃君覽》) 古籍中描述的正是一幅典型的母系氏族社會的圖像。在這種社會中,婦女在生產和生活中處於領導的地位,世係也是按母系計算的。氏族成員過著共同勞動、共同消費的平等生活。由於生產力很低,也就沒有多少剩餘的產品,階級也還沒有出現。 遠古的母系社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聖人無父,感天而生”的傳說。 例如,關於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出生是這樣講的:遠古,有個叫附寶的女子,天快黑了還在野外採摘果實,忽然間,大地一片光明,原來是北斗星被熾烈的電光圍住了。此時,附寶感到身上有了觸動,回去後就懷孕了。 25個月後,在青邱生下了黃帝軒轅氏。

此外,中華民族的另一個始祖炎帝,其母叫女登,乃是“感神龍而生炎帝”。其他如女樞“感瑤光”而生顓頊〔zhuan xu 專須〕;女嬉“吞薏苡〔yi yi 意以〕”而生大禹,這些聖人們的母親無一不是因神力的感應才生下兒子的。 有關殷商民族始祖和周族始祖誕生的傳說也主要只是與他們的母親有關。據傳帝嚳有四個妻子,次妻簡狄一次在河中沐浴,見玄鳥(燕子)從天空墮下一蛋,簡狄把蛋撿起來吃了下去,後即懷孕生下了商族的始祖“契”,契後被子孫們尊稱玄王。這則吞蛋而生契的傳說很早便被記載在之中。類似的傳說也可在《史記·秦本紀》中找到。據記載,秦的先祖大業,也是因他的母親女修織佈時吞了燕卵而誕生的。 周民族始祖后稷誕生的傳說就略微染上了點人世間悲苦的色彩。據傳姜嫄是帝嚳的第一個妻子,她也是在郊外踩了巨人的足跡,受了感應,生下兒子后稷的。以上是《史記·周本紀》的記載。在《詩經·大雅·生民》篇裡,還有關於后稷出生後的傳說。后稷從母體生下時,像羊的胞胎,又不裂開,人們當作不祥之物,就將他拋棄了。但扔在狹窄的小巷,牛羊避開他;扔進森林,砍柴人撿回他;扔在冰上,又有大鳥用翅膀為他蔽寒。因為他曾被拋棄過,後來就被取名叫“棄”。

以上這些傳說中,雖然有的母親有丈夫,如女樞是昌意的正妃,簡狄與姜嫄亦都是帝嚳的妻子,等等,但無論有夫無夫,她們的懷孕卻無一例外地是受了神力的影響,這實際上表明,這些聖人與母親的丈夫間並不一定存有血緣關係。在那時,人們在觀念上並無“父親”這種概念。由於孩子的母親可能同時有幾個性對象,所以孩子們都不知道自己和哪一個成年男子有血緣關係,也從未想到要去弄明白。而且在當時的條件下,父親與孩子生理上的關係,更是難以確認的,故而才產生了那麼多上天神靈賜子的傳說。 我們從姓氏上也可看出母系社會遺下的痕跡。炎帝是姜姓,夏是姒姓,周是姬姓,秦是嬴姓,都有個女字旁,是從女的。商是子姓,雖沒有女字旁,但它是由燕卵(子)而來,也和吞燕卵的簡狄這位女性有關。就連“姓”這個字本身,也是由女、生相合而成,表示“人所生也”(《說文解字》)的意思。

母系家庭和父權制產生以後的家庭不同,如果說那是家庭,倒不如說是氏族,即母系氏族。在那個時候,女子(母親)是整個氏族的領導人,掌管全部家產,而不固定的丈夫們,則來自於其他氏族,這樣生出的孩子,自然只知有母,不知有父,他們只是母親的子女,只用母親的姓。 母系氏族社會在我國大約存在於二萬年之前,而於距今約7000—5000年前進入了繁榮時期。此後,約5000年前,居住在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各個部落,先後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即世係按父系計算,財產按父系繼承的氏族社會時期。在父系氏族社會,男子開始替代女子在生產和氏族公社中的中心地位,並形成了以男子為支配者的父權制大家庭。以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私有財產的積累,父親要求由確立的親生子女繼承財產,因而夫婦之間必須有獨占的同居,對偶婚制也就逐漸讓位於以一夫一妻制為特徵的個體婚制,並最終形成了女嫁男、從夫居的婚姻家庭形式。人們不但能識其母,而且能識其父。在我國,倘追溯到遠古祖先的身世,則從禹、契、后稷開始,人們方有了意義明確的父系血統、父系繼承的概念。之後,隨著財產分配和繼承的多寡,社會不平等現像出現了,階級產生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