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醫藥衛生

第23章 第八章古代中外醫學交流

中國古代醫藥衛生 魏子孝 1153 2018-03-20
大約在公元1世紀時,朝鮮分為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當時的醫藥學已具有一定的水平,並曾向日本傳播。在我國的醫藥學著作中,也記載了一些朝鮮醫藥,如梁代陶弘景所蒐集整理的《名醫別錄》中,載有百濟、高麗人參與我國上黨人參的比較;他所編輯的《本草經集注》中,如五味子、昆布、蕪荑等也是產於朝鮮的藥物,說明南北朝以前有些朝鮮藥物即已傳到中國。唐朝王燾的《外台秘要》記載了高麗治療“毒氣攻心手足脈絕”的方劑:吳茱萸、木瓜煮服。 《大觀本草》還記述了威靈仙從新羅傳入中國的故事。當時有些方書上某些藥還註明要用新羅的品種。如白附子、玄胡索、人參等。 我國的醫藥學也不斷地輸入朝鮮,南北朝時梁武帝曾接受百濟的請求,派遣醫生進行醫療活動,自此針灸始傳入朝鮮。唐代強盛時期經濟繁榮,政治穩定,醫藥衛生事業也是舉世矚目的,當時吸引了很多國家的商賈、僧侶及留學生。這一時期有很多醫學經典著作傳入新羅,如《素問》、《傷寒論》、《針灸甲乙經》、、《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新羅因已成唐帝國的藩屬,醫事制度也仿唐制,設醫學教育機構,置醫學博士,把《素問》、《難經》、《針灸甲乙經》、等作為教材,以培養專業醫生。宋真宗時朝廷曾兩次贈高麗《太平聖惠方》,該書是宋政府主持編纂的大型方書,後來這部巨著成為高麗國最重要的醫方書。北宋朝廷曾多次應高麗邀請,派遣醫官赴高麗,從事醫療工作以及分科教授醫學,為高麗培養了大批醫生,使中醫藥學廣泛地在高麗傳播,兩國之間常相互饋贈藥品。那時在高麗保存了很多以往傳入的中醫藥經典著作,而在中國有些卻已經失傳,鑑於此,宋哲宗時曾令人抄錄一些醫藥書目錄,交給高麗使者帶回。次年,高麗即遣使入宋,把《黃帝針經》獻上,宋朝廷則開版雕印,頒行天下,可見宋代時我國與朝鮮醫藥交流極為頻繁。至元朝,元世祖患病,高麗也派出醫生幫助診治。明代中葉和末葉,朝鮮有兩部重要醫著問世,即金禮蒙等編寫的《醫方類聚》365卷(今存266卷),及許浚編寫的《東醫寶鑑》23卷。這兩部書選摘中國醫籍,分類彙編而成,內容很豐富。它們保存了很多明代以前寶貴的中醫藥學文獻資料,有些現已失傳的醫書,可以從這兩部醫書中看到部分內容。同時中醫藥學對朝鮮“東醫”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獨特的東醫體系實際是由朝鮮的古代醫學借鑒了中醫中藥基礎理論發展而來。明朝萬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朝鮮內醫院教習御醫崔順立等經朝鮮皇室批准來中國,要求明太醫院解答他們的醫學問題。明朝廷組織人員與他們進行了學術討論,後由太醫院御醫將討論內容,以問答形式整理出來,彙編成《醫學疑問》一書。這是朝鮮和我國舉行的第一次國家級的醫藥學術討論會。後於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崔順立再次來明太醫院進行學術討論,太醫院又將其內容輯為《答朝鮮醫》一書。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