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醫藥衛生

第6章 第四節豐富有效的治療手段

中國古代醫藥衛生 魏子孝 3770 2018-03-20
內服方藥是運用適合於病情的配方,採取湯、丸、散、膏、酒、藥膳等多種不同的劑型進行內服。古人治病有一個由單味藥到多味藥的過渡時期,配方即指由多種藥物組成的複方。複方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已不可詳考,但不會晚於商代。古文獻中有“伊尹制湯液”之說。伊尹是湯與有莘氏結姻時,陪嫁過來的奴隸,明於滋味,精於烹飪,又通醫學。曾以烹飪之理喻國事,而被湯賞識,因之擢以為相。後成為商滅夏的開國元勳。以他的技能與地位分析,開創湯液(水煎劑的調製)理論,是非常可能的。出土的殷商時代的甲骨文獻有“鬯〔chang暢〕其酒”的記載。鬯是芳草做的藥酒。湯劑、酒劑的出現,其顯然的意義是方便了複方的使用。 。說明在上古時代內服方藥就已經成為治療疾病的很重要的方法了。之後歷代中醫治病內服方藥所佔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關於中藥學與方劑學的豐富內容及發展過程將有專章介紹。

針灸術是我國獨特的治病手段,源遠流長。針和灸本不是一種治療方法,為什麼從古至今針與灸總是相提並論呢?這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要根據經絡學說,循經選穴進行治療。 針是針刺,遠古時代針具是用石頭製作的。稱為“砭石”,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針具也在不斷地改進,於是先後出現了骨針、竹針、陶針。冶金術發明後,針具有了突破性的革新,出現了銅針、鐵針、銀針、金針等,並且由原始的僅能用於放血、按壓的針具,創造出了具有各種用途的針具,如《靈樞》中就記載了“九針”的形狀特徵及用途。

《靈樞》九針圖(圖形參照《類經圖翼》)
灸法是以火的溫熱刺激作用於某一部位,來達到治療目的。古人很早就認識到“陳艾”,即存放時間較久的艾,是最好的灸灼材料。艾灸有溫通經絡、祛寒除濕等作用。把艾葉曬乾,搗成絨狀,篩去雜質備用。艾絨點燃後,有火力均勻、不易散裂、不易熄火的優點。艾絨可以做成艾條、艾柱直接灸,或隔姜、蒜、鹽的多種隔灸法。

針灸療法並不局限於止痛,像藥物一樣,可以應用於臨床各科的治療。 。書出三世雖不足信,但說明我國最早的醫書中就有針灸療法的專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脈灸經》與《陰陽十一脈灸經》(甲、乙本),從內容看很明顯是《黃帝內經》以前的著作。其書專論灸法,不論針法。據統計前者論及所主病候有78種;後者已增至147種。至《內經》,經絡學說更加完善,針、灸治法的討論在全書中仍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以上情況說明古代治法有一個重視灸法,針、灸並重,藥物、針、灸並重的演變過程。在《內經》問世之前我們的灸法治療已經很豐富、很系統了。古代名醫一般都具備高超的針灸技術。特別是治療急症時,首選針、灸療法。史籍所載秦越人、淳于意、華佗等人治療的一些病例均反映了這一情況。

早在唐代針灸就已成為獨立的專科。針灸專科的設置一直延續到清代中葉。清道光以後,朝廷雖強令太醫院停用針灸療法,但仍舊廣泛地流傳於民間。新中國成立以後,針灸學受到國家的重視,得到大力發揚,同時在海外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遠古時代,人們的身體某個部位有了傷痛,經手按揉以後會減輕痛苦,所以自然地會用同樣的方法去減輕別人的痛苦,這就是原始按摩的起源。以後有了經絡、藏象學說的理論指導,才能稱之為按摩療法。按摩又稱“推拿”。 有治療小便不通的按摩方法。 《內經》中有按摩治療經絡不通等引起的疾病的記載。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介紹了“自縊死”的按摩急救手法:“徐徐抱解,不得截繩,上下安被臥之。一人以腳踏其兩肩,手少挽其發,常弦弦勿縱之,一人以手按據胸上,數動之。一人摩捋臂脛屈伸之。若已僵,但漸漸強屈之,並按其腹。如此一炊頃,氣從口出,呼吸眼開,而猶引按莫置,亦無苦勞之。須臾,可少桂湯及粥清含與之,令濡喉,漸漸能咽,及稍止。若向令兩人以管吹其兩耳,罙〔shen深〕好,此法最善,無不活者。”這是非常珍貴的有關“人工呼吸”手法的最早文獻。可見按摩可適用於臨床各科,但發揮作用最大的要屬養生、兒科和骨傷科。明、清兩代小兒推拿專著就有十幾種。歷代養生及骨傷科專著均離不開按摩手法的介紹。由於按摩治療效果可靠,使我國骨傷科飲譽海外。

我國自唐代起就有了按摩專科的設置。 按摩手法繁雜多變,約有100多種手法。概括起來,有以按捏為主的,如按、壓、點、拿等;有以揉搓為主的,如推、擦、摩、搓等;有以振動為主的,如拍、抖等;有以復位為目的的,如搖、扳、引伸等。此外,有時還要配合應用一些器械,如對脊椎骨折的整復治療。 《世醫得效方》強調不可用手整頓復位,須用軟繩從腳吊起,懸墜使脊柱充分直伸,其骨自然歸窠。對頸椎骨折、脫位,《永類鈐方》則用“攀巾踢罌〔ying英〕法”:用手巾兜縛頦下,係於腦後,係緊連接的繩子,繩頭係於房上,令患者坐在大酒壇上,突然踢去壇子,借繩拉力使頸椎復位。二書均出於元代,經600多年後,才有英國人提出“懸吊復位法”,被認為是傷科史上的創舉。

常用的藥物外治法有敷、熏、洗、熨、吹、導等。古代很重視藥物外治法,西周時它是外科、骨傷科醫生最重要的治療手段。戰國時扁鵲(秦越人)見齊桓侯有病,幾次請他接受治療,齊桓侯都拒絕了,及至後來,當齊桓侯感到自己有病需治療時,已經不可救藥了。當時扁鵲說:“病邪在肌膚可用湯熨治療,……在骨髓就沒有辦法了。”說明當時湯熨這一藥物局部熱敷的方法已應用於臨床。他在搶救虢太子時採用了針、灸、湯熨等綜合療法,收到了“起死回生”的治療效果。

扁鵲(秦越人)
在歷代醫籍中,都有藥物外治方的介紹。值得提出的是,清代名醫吳尚先治病主要採用外治法,而且療效頗佳,每天診治病人達一二百名,多時甚至達三四百之多。他講施外治法的體會謂:“初亦未敢謂外治必能得效。逮親驗萬人,始知膏藥治病無殊湯藥,用之得法,其響立應。”他的外治法主要用膏藥貼敷,配合點、搐、熏、擦、熨、烙等方法。更可貴的是,他把數十年的外治經驗進行了系統地整理,撰寫了《理瀹〔yue月〕駢文》一書,對中醫藥物外治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我國從唐代至清代的醫學分科設置,都有“祝由科”(或稱“禁科”)這一專科。 祝由之術起源於古代巫醫。相傳黃帝時有二臣善於醫,歧伯以醫藥診治疾病;祝由治病不用藥,唯清水一碗,以手捏劍訣,敕勒書符水面,讓病人飲其水治病。後來即以其姓氏為名,稱此治病之術。可見“祝由”是一種巫醫的騙術,為封建迷信的糟粕。但是它為什麼能延續幾千年,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與臨床各科同時存在於宮廷的衛生機構中呢?這是因為古代醫學家發現用語言暗示,也可能達到某些治療目的。於是在古代醫學著作中,提煉了祝由術的合理內容,拋棄了它的迷信色彩,記錄了一些治療手段。 《靈樞·賊風》在討論巫者祝由治病的道理時說:有些人曾感受外邪而沒有發病,後因情志“有所惡及有所慕”,造成了氣血逆亂而致病。由於一般人察覺不到病因所在,所以認為是鬼神作怪。先巫知道此病生成的原因和消除此種致病原因的辦法,所以只需用“祝說病由”,即述說病因,不用針、藥,也能治好疾病。明代的張景岳在《類經》中解釋得更清楚,他說祝由治病是“求其致病之由,而釋去心中之鬼”。古代醫學用“移精變氣”來概括祝由治病的依據。 “移精變氣”就是通過精神調節,以改變氣血逆亂的病理狀態,即相當於今天的“心理療法”。

《列子·力命》記載了一則故事,有個叫季樑的人,病得很厲害。他兒子為他請了三個醫生,其中的盧醫只用一番話,把病因說明,未用針、藥,病就治好了。盧醫採用的就是典型的“祝說病由”的方法。我們很熟悉的諸葛亮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句話給周瑜治病的故事,其實是有醫學根據的。 精神療法也並不局限於“祝說”,只要達到“移精變氣”的目的,也是可以採用多種手段的。 《呂氏春秋·至忠》中有一個實例,就是用醫生的反常行為來調治病人的精神障礙的。齊王有病,到宋國請來了文摯,文摯看過病人後,對太子說:“大王的病,必須激起他發怒才能好,但他病癒後一定要殺我!”太子懇求說:“大王病癒,我和母親一定替你求情。”文摯治病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是約定好診病的時間,卻三次失約,讓齊王空等。後來去了,不脫鞋就登上齊王的床,踩著齊王的衣服詢問病情。齊王憋了一肚子氣不理睬他,他反而用言語進一步地激怒齊王,齊王終於怒不可遏地起身斥責他,可是病狀卻意外地消失了。儘管病癒,怒氣不息的齊王還是“生烹”了文摯。為什麼使人不愉快,反而能治療疾病呢?這就需要用中醫“情志相勝”和“五行製約”的關係來解釋了。

古代醫家用這種精神療法治癒疾病的例子很多。有時他們也巧妙地利用患者的迷信心理治病。 《景岳全書》介紹了韓世良的一個病案:一個婦女因思念亡母而成疾,百治不效。韓認為病得於“思”,應“以怒制思”(木剋土)病才能好。於是買通一個巫婆,秘授機宜。患者向巫婆卜問亡母情況時,巫婆作法,模仿她母親的聲音呵斥患者說:“我是被你克死的!生雖為母女,死已為仇敵!現在我在九泉之下天天咒你,所以你的病是好不了的!”病婦聽了震怒非常,從此病也就逐漸好了。醫生用的是醫學理論指導治療疾病,顯然與騙人的巫術有著本質的區別。古代醫家始終恪守《內經》的訓戒:“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 我們現在從醫療實踐中看,情志變化的客觀規律並不像情志相勝理論那樣機械,而且在實踐中,都應當把精神療法貫穿於各種治療方法的始終。但是,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很重視精神療法,並且在秦漢時代就已形成了有關的系統理論,這一點是很可貴的。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