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商周青銅文化

第38章 第五節華南與東南地區的青銅文化

商周青銅文化 李先登 1152 2018-03-20
華南與東南地區的廣東、廣西、福建與台灣在商周時期是古越人的居住區,在中原青銅文化的影響之下,也陸續進入了青銅時代。其青銅文化的特點是既有中原生產的青銅禮器,又有當地生產的仿中原式的青銅禮器;而其青銅工具與兵器則有著鮮明的地方特點。此外,最突出的特點是,西周,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有著發達的表面飾有幾何形印紋的硬陶器,以罐為最多,還有豆、碗、盤等。此外尚有,有段或有肩石器,如有肩石斧、有段石錛,亦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下面分別予以簡要介紹。 廣東地區。 1974年在信宜發現一件中原生產的西周中期青銅盉,表明此時已受到中原青銅文化的影響。 1962年、1963年在清遠發現兩座春秋時期的墓葬。一號墓出土青銅鼎二件、簋一件及編鐘一套(現存五件)等。二號墓出土青銅編鐘一套七件、青銅罍一件及銅鉞、矛、匕首、斧等。其中青銅罍是中原生產的;而青銅鼎則是當地製造的,特點是淺腹、三個細高足外撇,通稱越式鼎。此外,刃部呈扇形、整體像靴形的銅鉞,柄部鑄成插腰站立人形的銅匕首等更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另外,在肇慶發現的一座戰國中晚期的墓葬,隨葬青銅器多達100餘件,說明廣東的青銅文化到戰國時期已發展到了一定的水平。

廣西地區。 1949年以來在武鳴、興安、橫縣等地出土了商代晚期和西周時期的青銅卣及鐘等,反映當時已與中原有了聯繫和交往。到了春秋時期,廣西青銅文化已有了一定的發展。例如1971年恭城發現的春秋時期墓葬,出土銅鼎五件及尊、罍、編鐘、鉞、劍、戈、斧等33件。其中銅鼎既有中原生產的蟠虺紋鼎,又有當地製造的越式鼎。值得注意的是銅尊,形制為侈口垂腹式,是中原西周中晚期時常見的形制,而其紋飾卻是華南地區特有的雙蛇鬥蛙紋等,說明這是當地生產的仿中原式的青銅禮器。此外,銅鉞也是扇形刃、靴形,與廣東清遠出土的類似。 1974年在平樂銀山嶺發掘了一批戰國時期的墓葬,其中已經出現鐵器,說明到了戰國時期,廣西地區與中原的聯繫進一步密切了。

福建地區。目前發現較少。 1974年在南安大盈發現了一批約為西周時期的銅戈、戚、矛、匕首、錛和鈴等。戈的內部較長,後端呈凹弧形。銅鈴及銅戚上所飾的綱狀紋、曲折紋、波浪紋等,與當地幾何紋印紋硬陶器上的紋飾一致,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在建甌陽澤村發現了西周時期的大銅鐘,高76.8厘米,重100.35公斤,形制紋飾與浙江、湖南出土者類似。此外,在福清東張遺址上層發現有青銅器殘片,其中一片上面飾有云雷紋。同出有幾何印紋硬陶罐及原始瓷豆等。 台灣圓山文化晚期可能已經進入青銅時代,發現有青銅鏃等。其有肩石斧及有段石錛等,與上述福建福清東張遺址出土的相類似,說明它們屬於同一文化系統,圓山的古代居民也應是古越族的一支。由此可見台灣在商周時期與大陸已經有密切的聯繫,台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