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商周青銅文化

第34章 第六章商周時期邊區的青銅文化

商周青銅文化 李先登 4580 2018-03-20
夏家店下層文化是分佈在北方燕山南北地區的遼寧西部、內蒙古東部、河北北部及北京、天津等地區的一種地方性青銅文化,其時代大致屬於夏商時期,碳14測定年代約為公元前2000年至前1500年。考古學家因其首先發現於內蒙古赤峰夏家店遺址的下文化層,所以命名為夏家店下層文化。根據《左傳·昭公九年》的記載:“昔武王克商,……肅慎、燕毫,吾北土也。”夏家店下層文化可能是夏商時代燕毫族的古代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已經進入青銅時代,並已出現了仿中原的大型青銅禮器。例如1981年5月內蒙古昭烏達盟翁牛特旗解放營子公社頭牌子大隊敖包山前出土的一件青銅甗和兩件青銅鼎。其中甗高達66厘米,口徑41厘米,腹外飾有三道弦紋,腹內壁鑄有銘文“貯墉”二字。其中一件鼎,圓形,頸部及三足上部均飾以獸面紋,高54厘米,口徑38厘米。另一件鼎,亦為圓形,頸部及足部飾弦紋,高67厘米,口徑37厘米。但它們的鑄造工藝還比較原始,質地亦較粗糙。同時,夏家店下層文化還出土較多的青銅耳環、指環及杖首等,則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此外,夏家店下層文化還經常發現製作精緻的金耳環、玉璜、玉珠、玉管、玉牌、瑪瑙珠與綠松石珠等裝飾品。

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工具主要有磨製石鏟、打製束腰石鋤、石鎬、石鐮、石斧、石鑿及細石器石鏃、刮削器等。當時的聚落大多位於河流兩岸的高地上;往往成組,由一個較大的聚落及其周圍幾個小的聚落組成。在聚落周圍發現有用石塊壘砌或用夯土築成的圍牆以及壕溝等防禦設施。較大的聚落如內蒙古敖漢旗大甸子遺址,周長達500米以上,土築圍牆的門址還有用石塊壘砌的遺跡。村內一般有數十座或百餘座房屋,房屋有半地穴式的,也有用石塊或土坯砌牆的,大多為圓形,直徑約為二一三米。在聚落旁邊有墓地,例如敖漢旗大甸子遺址的墓地中有近千座墓葬,皆為長方形豎穴,多有木或石質箱形葬具,腳端大多有小龕放置隨葬品。其中大多為小型墓,但已經出現了少數隨葬品豐富的大墓,隨葬有表示身分的製作精緻的石鉞等,說明當時已經產生了貧富分化與階級分化。大墓中並且隨葬有精美的彩繪陶鬲、罐以及酒器爵、鬶等。陶胎多為橙紅色,表面為黑色,並經磨光,上面用白色及紅色繪出精美的雲紋及獸面紋等。這些彩繪陶器上的獸面紋以及酒器爵、鬶的造型與河南偃師二里頭等地出土者很相似。此外,夏家店下層文化還出土有卜骨,先鑽出小圓窩,再加以燙灼。這些顯然是受到了中原夏商文化的強烈影響。

再者,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燕山以南和以北地區的夏家店下層文化的文化面貌有所差別。燕山以北地區以夾砂灰陶為主,常見筒腹鬲、鼎、缽等,彩繪陶器較為發達。而燕山以南地區以夾砂紅褐陶為主,常見鼓腹鬲、折肩罐、高圈足簋等。因此,目前考古學界或將夏家店下層文化分為燕北與燕南兩個類型。其中燕北類型可以再細分為幾個類型。 在燕山以北遼寧西部的大凌河、小凌河流域,繼夏家店下層文化之後出現的青銅文化是魏營子文化。這是因該文化首先於1970年在遼寧朝陽魏營子發現而命名,其時代大致相當於西周時期。魏營子遺址位於小凌河支流的一個河灣台地上,長約500米,寬約200米。出土的陶器以夾砂紅陶及紅褐陶為主,大多為素面,部分飾繩紋,並有壓印三角紋組成的帶狀紋。器類有口沿貼飾花邊狀堆紋的鬲、盆、鼎、甗、豆、罐等。發現有較大型的墓葬,如M7101,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長3.25米,寬2.76米,內置木槨。出土有青銅鑾、軎、當盧、圓形及長方形銅泡、梯形銅甲片、立雕羊頭形車飾以及金臂釧、綠松石珠等。 M7606出土有青銅冑等。 1979年在喀左和尚溝A點墓地M1出土有青銅卣(內置海貝近百枚)、壺各一件及金釧兩件等。喀左縣小東溝村道虎溝墓葬出土有銅鏡一件及銅耳環等。特別值得提出的是,魏營子文化發現了多處重要的青銅器埋藏,其中有的可能是窖藏,有的可能與祭祀有關。其特點是中原商周青銅器與北方當地青銅器共存。例如喀左小波汰溝發現青銅器14件,其中有典型中原青銅器鼎、簋、盤等,同出北方風格的鈴首匙及飾有鋸齒紋、粟點紋的器蓋等。喀左馬廠溝出土的匽侯盂說明魏營子類型與西周燕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喀左北洞一號出土鑄有“亞微、孤竹、父丁”銘文的青銅罍等,說明魏營子文化可能是古代文獻記載的孤竹國的文化遺存。

在燕山以南的北京、天津薊縣等地區,繼夏家店下層文化之後的青銅文化是張家園文化。這是因1965年首次在天津薊縣張家園發現而命名。其時代大致相當於晚商至西周中期。陶器以紅褐色為主,大多飾繩紋。以高領鼓腹口沿帶附加堆紋的鬲最具特色,此外有深腹盆、甑、缽及斂口甕等。重要的發現有北京平谷劉家河商代晚期墓葬及昌平白浮西周木槨墓等。劉家河墓葬出土有中原式青銅方鼎、圓鼎、鬲、甗、爵、斝、卣、罍、瓿、盤、盉及鐵刃銅鉞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出土了金笄、金臂釧、金箔及金耳環等眾多的金製品。其中金耳環,上部彎成半月形,下部為扁圓形墜,高3.4厘米,墜部長徑2.2厘米,重6.8克。經檢驗,含金量達85%。昌平白浮墓葬除出土青銅禮器及西周甲骨文之外,還出土了青銅鈴首匕、鳥首刀、鳥首短劍、馬首短劍及管銎戚等具有北方特色的武器。根據《禮記·樂記》記載,周武王伐紂以後,“封黃帝之後於薊”。張家園文化有可能是早已居處於此地的軒轅黃帝族的遺存。

夏家店上層文化,是西周中晚期、春秋及戰國時期分佈於內蒙古、遼寧、河北的燕山以北地區的一種地方性的青銅文化,因其首先在內蒙古赤峰夏家店遺址的上文化層發現而命名。碳14測定年代約為公元前1000年至前300年。在內蒙古林西大井發現了夏家店上層文化的銅礦冶遺址,在兩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發現露天開采的礦坑40餘個,出土有石鎬、石鎚等採掘工具。在五號採坑附近發現一排八座煉銅爐,出土有紅陶鼓風管、煉渣與陶範,說明當時此地的青銅冶鑄業已達到一定的水平。因此,夏家店上層文化青銅器數量大增,生產工具有青銅斧、鑿、刀、錐等,並具有顯著的地方特點。例如銅斧為銎斧,中間為圓銎以安木柄,上下一側或兩側為窄刃。武器中以青銅短劍最具特點,劍柄和劍首常鑄有動物形紋飾,劍身有曲刃和直刃兩種。青銅裝飾品有鈴形、鳥形、雙尾形及連珠形銅飾,富於地方特點。特別是出現了許多仿照中原青銅禮器而鑄造的青銅鼎、鬲、豆形器等,其器形也有顯著的地方特點。例如鼎為斂口、淺圓腹,口沿兩旁有半圓形小耳,底下為三個細長尖足。同時也發現有中原生產的青銅禮器鼎、簋等。這些都說明此時北方地區與中原青銅文化的聯繫已遠較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密切。

此時的聚落大多坐落在河邊的高地上,房屋仍有半地穴式的,但也有在地面上構築的。墓地在村落旁邊,有的用石塊壘砌成棺或槨。此時,有的墓葬形制較大。例如1963年遼寧寧城南山根發現的101號墓,長3.8米,寬1.8—2.23米,深2.4米,用礫石壘砌成石槨,內置木棺。共出土青銅器500餘件,其中有生產工具刀、斧、鑿、鋤等,武器有戈、矛、劍、鏃、冑、盾等,車馬器有鑾、銜及銅泡等。青銅禮器既有當地鑄造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鼎、鬲、瓿、觚、豆形器、雙聯罐、勺等,又有中原製作的鼎、簋、簠等。此外還有銅鏡及各種銅飾牌以及一件金環和兩件金絲繞成的小環等。又如1985年發掘的寧城小黑石溝石槨墓,出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青銅器有:六連豆一件,通高15.6厘米。中間為一個圓盆,周圍以六個高柄豆作足。還有青銅雙聯罐、四聯罐、祖柄勺、雙聯劍鞘、祖首形銅杖首、獸形銅牌飾等。此外還出土了金牌飾、金絲環等。同出有中原青銅器許季姜簋及守門人方鬲等。上述說明它們都是貴族首領的墓葬。與一般的僅隨葬幾件陶器的小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明此時北方地區的奴隸制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據研究,夏家店上層文化可能是古代東胡族的文化。

1985年至1989年在北京延慶軍都山南麓發現並發掘了幾處春秋至戰國初期的可能屬於古代山戎族的墓地。其中以玉皇廟墓地規模最大,面積約22000平方米,共發現墓葬407座。墓室大多為長方形豎穴。以小墓為主,也發現有少數大墓,其中以250號墓規模最大。死者為一位25歲的男性,兩耳戴彈簧形黃金耳環,頸下佩戴半月形金璜,腰間佩帶直刃青銅短劍及銅削。左側置有青銅馬俱,右側置有箭囊與箭。槨室內隨葬有中原製作的青銅禮器鼎、敦、盤、匜、(釒和)等,以及當地製造的青銅雙耳鍑〔fu父〕等。在墓葬的填土中埋祭有馬、牛、羊、狗等。這可能是一個貴族首領的墓葬。整個墓地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生產工具有刀、錛、鑿、骨柄銅錐等,武器中以直刃青銅短劍最具特色,而且使用普遍,在上百座墓葬中都有出土。裝飾品有銅耳環,鈴形、人字形、連珠形墜飾等。從其文化面貌來看,與夏家店上層文化較為相似,同時與中原文化,尤其是燕、齊文化也有著密切的關係。

朱開溝文化主要分佈在內蒙古中南部,因本世紀70年代以來在內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朱開溝的發掘而命名。其年代約當龍山文化至商代中期。朱開溝文化分為三期。第二期(約當夏代)開始出現小件銅器(針、錐、耳環、指環及臂釧等)。第三期(約當商代中期),發現有長方形及方形的房址,例如F5002,長5.1米,寬5.6米,地表用白泥鋪墊,並略經燒烤,中心偏東有圓形灶址。還發現有男女合葬墓,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側身屈肢,面向男子。陶器以具有地方特色的花邊鬲、蛇紋鬲、帶鈕罐和三足甕等為主,但也發現有與中原商代中期(二里崗期)類似的鬲、豆及雲雷紋簋等。尤其重要的是,出土了類似中原商文化的獸面紋銅鼎、爵、直內戈以及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直柄直刃青銅短劍、環首刀和圓牌飾等。說明朱開溝文化既是內蒙古中南部的地方性的青銅文化,又與中原夏商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

約當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時,在今陝西省東北部及山西省西北部黃河兩岸地區分佈有李家崖文化,因1983年在陝西清澗李家崖古城址的發掘而命名。古城址位於無定河東岸,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495米,南北寬122—213米,面積達67000平方米。城牆用夯土及石塊砌成,下寬2.6—3.25米,現存最高處達3.1米。城內發現有房址,如C區F1,略呈長方形,坐西北朝東南,前寬3.07米,進深2.95米。前面中部偏西有一個門道,居住面經夯打及燒烤,後部中間有矮牆,西北部可能是灶址。此外還發現有圓形、長方形袋狀灰坑及甕棺葬等。出土的陶器有花邊鬲、豆、簋、甗、罐、盆、碗及三足甕等。尤其是出土了一件石雕骷髏人像,為豆綠色砂岩,略呈梯形,上寬24厘米,下寬31厘米,殘高42厘米,兩面平雕骷髏人像,可能與祭祀有關。

在山西石樓、柳林、永和、隰縣、靈石、忻州、保德、偏關以及陝西清澗、綏德等地發現了許多約當商代晚期的隨葬青銅器的墓葬,其特點是中原商代青銅禮器與地方性的青銅武器鈴首直刃劍、蛇首匕、馬頭刀等共存。例如1985年靈石旌介村發掘的兩座豎穴土坑墓,其中二號墓為一槨兩棺,男主人仰身直肢,女性側身面向男子。填土中有一個殉葬人。隨葬有銅爵十、觚四、卣一、罍一、鼎一、簋一以及戈11、矛19、獸頭刀一、弓形器二及鈴一件等。又如1971年保德林遮峪清理的一座墓葬,出土銅鼎二、鈴豆(圈足內附有一個銅丸)二、卣一、瓿二以及鈴首直刃短劍一、銎斧二、車軎二、鈴二件和石琮二件、海貝112枚、銅貝109枚以及金弓形飾二件(含金量達95%,重215克)等。據研究,上述發現可能屬於商代西北方國鬼方的遺存。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