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商周青銅文化

第13章 第四節建築技術的進步

商周青銅文化 李先登 1258 2018-03-20
文獻記載周文王建都於豐,在今陝西長安灃河西岸;武王建都於鎬,在今長安灃河東岸。建國以來考古工作者在灃河兩岸進行了大量的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初步確定豐邑的中心地區在灃河中游偏北,北至客省莊、張家坡,南至西王村、馮村,東至灃河,西至靈沼河,總面積約六平方公里。在這裡發現了一些宮殿建築基址,鑄銅、製陶、制骨器等手工業作坊遺址及貴族墓地。例如1983—1985年在灃西馬王村及客省莊發現的十幾處夯土建築基址,其中四號建築基址,平面為T字形,東西長61.5米,南北寬:西部最寬處為35.5米,東部殘寬27.3米,總面積達1826.96平方米,是目前已發現的最大的一座西周建築基址。關於鎬京,現已查明其中心地區在灃河東岸洛水村、上泉北村、普渡村、花園村和斗門鎮一帶,其中一部分被漢武帝在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修昆明池破壞了,現存面積約有四平方公里。在洛水村也發現了一些大型建築基址。

週人興起於今陝西扶風、岐山兩縣交界處的岐山以南的周原,建國以來在周原地區發現了一些重要的宗廟宮殿建築遺址。 1976年在岐山鳳雛村發現的一組西周時期的宮室或宗廟建築基址,坐北朝南,前後兩進,全部坐落於夯土高台基之上,南北全長45.2米,東西寬32.5米,面積約為1500平方米。南面正中是大門,門道寬三米,東、西兩旁為房屋(東、西塾),大門外南邊有影壁(屏)。進大門後是一個大的庭院(中庭),東西長18.5米,南北寬12米。庭院北面是一座殿堂(堂),是這組建築的主體建築,面闊六間,長17.2米,進深三間,寬6.1米。主體建築之後是一個小庭院,又被中間一條寬約三米的過廊分為東、西兩個各八平方米見方的小庭院。後庭之北為最後的一座建築(室),面闊五間,東西長23米,南北進深3.1米。在大門、主體建築至最後面建築的東、西兩側各有一排廂房,各有八間,進深2.6米,寬4.2米至6.2米。這樣就由大門、東、西廂房及後室組成了略呈回字形的封閉式建築,將主體殿堂包圍於中心,佈局規整嚴謹。與《儀禮》等古代文獻記載的“前堂後室”或“前朝后寢”制度相符合。房屋的牆壁用夯土築成,一般厚0.58米至0.60米,地面及牆面均抹以由細砂、白灰和粘土混合而成的“三合土”,平整而堅硬。

瓦的發明和使用是建築用材和技術上的一個很大的進步,根據考古發現,西周以前房屋的屋頂全部用茅草覆蓋,即文獻所載的“茅茨土階”(《呂氏春秋·恃君覽》)。西周初期開始出現了瓦,最初數量少,可能僅用於覆蓋屋脊。到了西周晚期,瓦已大量出現和使用。 1976年在扶風召陳村西周晚期宮殿建築基址上發現了大量的板瓦和筒瓦,有的筒瓦還帶有半圓形瓦當。在瓦的背面或正面,出現用以固定位置的瓦釘或瓦環。在長安灃河東岸洛水村發現的西周晚期的大板瓦,長約45厘米,寬約30厘米。這些都說明到了西周晚期屋頂已大部分用瓦覆蓋,已能較好地解決屋頂的防雨問題。由於屋頂用瓦,使屋頂的重量大增,這就促使中國古代建築的樑架結構及柱礎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扶風召陳村發現的西周晚期的建築基址的柱子加密、柱礎加大及加固就是證明。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