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音樂

第27章 第二節宋元雜劇音樂

中國古代音樂 伍国栋 1856 2018-03-20
宋代瓦市勾欄演出的另一種節目雜劇,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成熟的一種傳統戲劇形式。中國傳統戲劇形式與西方戲劇相比,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這主要表現在它是歌舞、散樂、雜技、說唱、器樂等多種藝術形式綜合的結晶。中國傳統表演藝術中,戲劇性因素的萌芽,歷史久遠,早在宋代之前的各代散樂百戲中就已包含有綜合性的戲劇性表演因素。晚唐時,出現“雜劇”名稱,情況不詳。不過,據推測,指的可能就是歌舞小戲。至北宋時,雜劇藝術開始成熟並成為宮廷和民間瓦市勾欄經常演出的藝術品種。在金代,與雜劇相同的藝術形式稱為“院本”。南宋時,雜劇以新的面貌盛行於臨安而被稱為“南戲”。至元代,北方的雜劇與金院本進一步發展成為元雜劇。元雜劇又稱為“元曲”。

宋、金時代雜劇的音樂結構一般由三個大段落組成。第一段稱為“艷段”,說唱表演日常生活內容;第二段稱為“正雜劇”,說唱表演主體故事情節;第三段稱為“散段”,也稱“雜扮”,屬於逗笑滑稽表演。正式演出之前,先要演奏稱為《曲破》的器樂曲,藝人稱此為“起色”。這相當於現代人所說的“前奏曲”或“序曲”。由於雜劇與歌舞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所以它的音樂主要來源於前代流傳下來的歌舞大曲,如唐代的《六么》、《梁州》、《薄媚》等等。宋代一些雜劇劇目的標題、名稱,就開門見山地表現出了這種對前代歌舞大曲音樂的繼承:如所謂《崔護六么》、《鶯鶯六么》等雜劇,就是用《六么》大曲音樂來演“崔護”、“鶯鶯”的故事;《四僧梁州》雜劇,就是用《梁州》大曲音樂來演“四僧”的故事;《鄭生遇龍女薄媚》雜劇,就是用《薄媚》大曲音樂來演“鄭生遇龍女”的故事。此外,也還吸收了一些說唱音樂和一般民歌;金院本音樂主要來源於北方漢族音樂和少數民族音樂。宋雜劇和金院本的伴奏樂器,都主要使用鼓、笛、板。

南宋時,盛行於南方各地的雜劇稱為“南戲”,也稱“溫州雜劇”、“永嘉雜劇”。初期的南戲比較簡單,後來逐漸復雜龐大,一本戲分若干場,每場稱為“出”或“折”。早期聲腔以民歌為主,進入城市後大量吸收唱賺、諸宮調、宋元雜劇腔調和俗曲,唱腔和音樂逐漸成熟,形成獨有的地方風格,並在結構上有所發展和創新。如選曲自由,不受傳統宮調理論限制;已有板式(節拍節奏)上的變化;出現將不同曲子的樂句集中在一起構成稱為“集曲”的新曲調;每折戲已不只限定一人歌唱,而有獨唱、對唱、合唱等多種歌唱形式等。 《南詞敘錄》關於“永嘉雜劇興,則又即村坊小曲而為之,本無宮調,亦罕節奏,徒取其畸農市女,順口可歌而已”的記敘,就涉及到了這些音樂特徵。南戲的唱腔和音樂一般專稱為“南曲”,使用五聲音階,唱腔節奏徐緩,字少而曲調婉轉,音樂具有細膩、委婉、秀美的特色。迄今在崑曲、高腔、梨園戲等古老劇種的聲腔中,還保留有部分南曲遺音。南戲早期是一種只用板來控制節奏而不用其他樂器伴奏的歌舞小戲,後來逐漸加入鼓、笛等樂器伴奏。元代後,又逐漸加笙管樂器和弦樂器伴奏。

雜劇發展到元代開始進入鼎盛時期,京城及地方上的演出都非常頻繁,劇作家輩出,名作品甚豐,音樂也有很大發展,藝術成就達到空前水準,因此人們便專稱此時期的雜劇為“元雜劇”。元雜劇作家群中最有名的是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人稱“關、馬、鄭、白”四大家。關漢卿的(圖27)、《單刀會》、《拜月亭》,馬致遠的,王實甫的等,都是中國戲曲史上不朽的作品。 元雜劇劇本結構和音樂構思嚴謹,一個劇本一般分為四折,形成“起、承、轉、合”的戲劇性邏輯,其間常有短小的過場和“楔〔xie歇〕子”作為劇情的過渡或情節貫穿。唱腔和音樂一般被專稱為“北曲”,絕大部分唱腔都由劇中列為主角的“正末”(男主角)和“正旦”(女主角)演唱。每折戲的唱腔由若干單體曲調聯綴而成,這些曲調多來源於歌舞大曲、說唱音樂、詞曲和民歌。與南戲比較,音階構成不是五聲音階而是七聲音階;唱腔節奏急緊,字多調促;音樂具有雄健、爽朗、高亢的特色。伴奏樂器以鼓、笛、板為主。


圖27 關漢卿像及其劇作《竇娥冤》書影
南、北曲音樂在不同地域的自然條件、人文環境和人民性格影響下形成各自不同特點的情況,一直為後來詞曲名家所看重。魏良輔《曲律》說:“北曲以遒勁為主,南曲以宛轉為主。”王驥德《曲律》也說:“北之沉雄,南之委婉。”他們對二者在音樂上的差別都加以肯定,說明這一結論已得到大多數人的公認。 宋元雜劇演出至明代後逐漸衰落,但它在唱腔音樂設計方面的成就,卻具有深遠的影響。它突出和發展了戲曲音樂的戲劇性特徵,使後世許多劇種在音樂設計方面,仍按照與之相近的規律在演出中發揮著重要的藝術功能。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