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音樂

第19章 第四章各族樂舞交融

中國古代音樂 伍国栋 1616 2018-03-20
燕樂,也寫為“宴樂”、“讌樂”。在隋唐前,燕樂本是一種宴請賓客時專用的宮廷音樂,後來這一稱呼包容的音樂內容和品種越來越多,它逐漸成為宮廷中與雅樂有別的在宴飲、遊樂、欣賞、禮儀等場合演奏的俗樂的總稱,隋唐燕樂以及其後的宋代燕樂,就是這種廣義的燕樂。 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燕樂按音樂來源和樂隊編制分為七種,稱為“七部樂”。這七部樂是:國伎(西涼伎)、清商伎、高麗伎、天竺伎、安國伎、龜茲伎、文康伎。此外,不少邊疆民族樂舞和百戲雜樂也歸於燕樂。大業中期(公元605—618年),七部樂重新調整分為九種,稱為隋代“九部樂”。這九部樂是:清樂、西涼樂、龜茲樂、天竺樂、康國樂、疏勒樂、安國樂、高麗樂、禮畢(文康樂)。

唐武德初(公元618年)仍設九部樂,與隋代九部樂小異。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在九部樂基礎上增設高昌樂,合為10部。這10部樂是:燕樂、清商樂、西涼樂、天竺樂、高麗樂、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高昌樂。在唐九部樂和十部樂中,除燕樂、清商樂和禮畢是中原傳統音樂(“華夏正聲”)外,其餘各部都是具有外族音樂特點的西域和南亞民族音樂。 西涼樂——南北朝時期興於甘肅黃河以西涼州地區的音樂,是中原漢族音樂與西域外族音樂多種成份(主要是龜茲音樂)的融合,後傳入中原。此樂部在隋代七部樂中稱為“國伎”,九部樂中改稱“西涼樂”,唐時沿襲這一稱謂。 天竺樂——從古國天竺(今印度)隨佛教傳入中國的音樂,具有佛教音樂特色。隋唐時被列為樂部。

龜茲樂——南北朝以來從龜茲故地(今新疆庫車一帶)傳來的音樂。隋唐時被列為樂部,在燕樂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他樂部不少受過它的影響。 安國樂——從中亞古安國(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一帶)傳來的音樂。北魏太武帝通西域時得其樂,後來傳入中原。隋唐時被列為樂部。 疏勒樂——從西域疏勒國(今新疆疏勒、蘇吉沙)傳來的音樂。北魏太武帝通西域時得其樂,後來傳入中原。隋代七部樂未列為樂部。 康國樂——從中亞古康國(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地區)傳來的音樂。南北朝時,北周武帝皇后阿央那氏(突厥人)帶入內地。隋唐時被列為樂部。 高昌樂——從古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一帶)傳來的音樂。隋太祖時,中原已得高昌樂伎,直到唐太宗時才在十部樂中被列為樂部。


圖22 坐部伎、立部伎石刻畫像(唐)
上述各樂部,均用當時古國名作為樂部名,這足見其音樂保持著比較明顯的異域風格和異族情調。這些樂部的樂師、樂工,也主要由該國樂伎擔任。 “坐部伎”和“立部伎”的初期劃分,始於唐高宗之後。陝西三原縣唐李壽(公元577—630年)墓石槨線刻樂隊圖像,就顯示出了這種劃分(圖22)。至唐玄宗(公元712—756年)時,這種劃分正式確定並取代了原來的九部樂、七部樂的劃分。 “坐部伎”就是堂上坐著演奏的音樂和樂伎;“立部伎”就是堂下立著演奏的音樂和樂伎。詩人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對這種劃分專寫有《立部伎》一詩進行吟唱:“太常部伎有等級,堂上者坐堂下立;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鳴。”這反映出坐部伎音樂具有抒情典雅的藝術特點;立部伎音樂具有粗獷熱烈的藝術風格。

唐燕樂形式結構的最高發展是“燕樂大曲”。大曲的結構特點是由“散序”、“歌”和“破”三部分組成。 “散序”,即為節奏自由的序曲或引子,一般是用樂器演奏的純器樂曲。 “歌”,又稱“中序”、“拍序”或“排遍”,就是節拍規範的歌唱,速度較慢,用樂器伴奏,有時還加入舞蹈,這是大曲的主體。 “破”,又稱“舞遍”,就是繁音急拍的結束部,以舞蹈為主,用樂器伴奏,有時也加入歌唱,速度特點是由散板到慢板再逐漸加快到急板,然後很快以慢板收尾而結束全曲。有一種大曲又稱“法曲”,這是一種與宗教音樂有淵源關係的大曲。著名大曲《霓裳羽衣曲》,傳說就是唐玄宗創作的最得意的法曲作品之一。 唐大曲作品非常豐富,著名的除《霓裳羽衣曲》之外,還有《破陣樂》、《綠腰》、《涼州》、《伊州》、《玉樹後庭花》、《泛龍舟》等60餘部。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