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的伊斯蘭教

第10章 第一節關於《古蘭經》的抄本、刻本與漢譯本

中國的伊斯蘭教 秦惠彬 1007 2018-03-20
中國穆斯林千百年來靠抄寫傳播伊斯蘭教,並將繕寫視為宗教善行,富貴豪門也以資助抄寫經文為功德。因此,大量書寫優美、裝幀精緻的抄本在中國穆斯林中流傳。 中國穆斯林中有許多手抄本聞名伊斯蘭世界。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一部手抄本為元代文物,現存北京東四清真寺。抄寫時間為伊斯蘭教歷718年,即元延祐五年(公元1318年),已有670年的歷史。抄經人姓名為穆罕默德·伊本·阿赫默德·伊本·阿布杜拉赫曼。 中國穆斯林抄寫經文極其考究,特別是用毛筆書寫的抄本,字體渾厚圓潤,具有中國書法風格。他們以經文書寫漂亮為榮,並用單色或彩色圖案裝飾封面,美觀典雅,非常珍貴。清代宮廷中曾存有一部30卷抄本,一色黃綾皮面,寶藍紙版,經文字全用瀝粉堆金法寫成,可算是中國抄本中最貴重的了。牛街禮拜寺存有一部阿拉伯、波斯兩種文字對照的抄本,用黑紅兩色分別書寫兩種文字,字跡秀麗,文字準確,裝幀精美,是300多年前一位中國阿訇精心繕寫而成,被中外學者譽為“無價之寶”。

有了經堂教育之後,抄經成為學員的必修課,出現了更多的手抄本。它既是宗教經典,又是難得的藝術珍品。中國穆斯林中出現過不少優秀的繕寫家。清末繕寫家花巴巴的抄本,曾由馬松亭阿訇訪問埃及時贈送埃及國王福德一世,深受國王喜愛。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北京牛街禮拜寺、東四清真寺等處,均收藏有元、明、清時期的抄本。這是中國穆斯林的重要文化珍品。 中國刻本,就目前所知,出現於18世紀中葉。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雲南迴民起義領袖杜文秀(公元1827—1872年)頒刊“大元帥杜新鐫”《寶命真經》30卷,木刻線裝,每卷有28或29頁,淺藍布裱糊硬書皮,裝訂古樸精緻,別具特色。這是中國最早的木刻本。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清軍攻陷大理後,《寶命真經》刻版毀於戰火,僅保存下杜文秀生前所用的一部原版本。

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雲南著名經堂教育家馬聯元再刻《寶命真經》30卷。由雲南著名經師田家培哈吉抄寫全部經文,經馬聯元核對校正,後送昆明刊刻。刻工30餘人均為四川名匠。這部木刻本30卷,共1946片雕版,計3571頁面,現存昆明南城清真寺,為中國穆斯林珍貴的文化遺產。 蘭經》的翻譯。到了18世紀後期,適應中國穆斯林需要,出現了選譯本。如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余海亭譯《漢學赫廳》;19世紀中末期,馬致本譯《孩提解譯》、馬復初譯《寶命真經直解》五卷(實譯20卷,後毀於大火,僅存五卷),等等。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