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台灣傳統文化探源

第19章 第三節古樸實用的民間工藝(上)

台灣傳統文化探源 徐博东 5728 2018-03-20
台灣民間工藝五花八門,古樸典雅、美觀實用,藝承閩粵而又有獨特的地方風格。 台灣氣候高溫潮濕,最適宜竹類的生長,從南到北,到處是一片片青翠茂密的竹林,清風徐來,婆娑搖曳,婀娜多姿,使寶島風光顯得格外秀美。 竹子與早期台灣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凡衣、食、住、行均離不開竹子,因此昔時民間的竹器製作行業十分興旺發達,技藝精湛。至今,傳統竹器仍為人們所普遍喜愛和使用。 台灣一年四季“拜拜”很多,經常要用一種“竹蒸籠”來製作敬神祭品。這種傳統的蒸食器具,由桂竹片、檜木片和籐編織而成,蒸出來的食物格外香,可保持原有風味。竹蒸籠有大有小,用途各殊。蒸籠愈小,技藝愈精巧,剖藤、刨竹片,都必須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才能做好。台灣鄉間,家家戶戶必備一種“榭籃”(大的竹籃),造型四平八穩,接縫精密,四周還編有各種漂亮的花紋,既透氣通風,又美觀大方。大拜拜時,專用它裝雞鴨魚肉;女兒出嫁,則用它盛各色禮餅。其他各種竹製食具還很多,大至茶櫥、菜櫥、米篩、各種竹籃等,小至每餐必用的筷子、飯勺、飯匙……

早期居民的住屋更離不開竹子:竹牆、竹柱、竹窗、竹簾、竹蓆、竹床、竹梯、竹籬、竹搖籃、竹扇以及各式各樣的竹桌、竹椅、竹凳……,真可謂“無竹不成家”!台灣夏天炎熱,竹蓆最受青睞,午間小息或夜間睡眠,躺在上面,透骨清涼,暑氣全消,被台民視為“夏日之寶”,竹蓆的製作技術要求很高,從削竹、打眼、穿洞引線、編織到縫製,全憑一雙巧手完成,稍不細心,編出來的竹蓆便凹凸不平,躺在上面免不了會讓人受“皮肉之苦”。 台灣農村普遍利用竹子編制儲存糧食的容器,大的叫“鼓亭笨”,構造複雜,有門可供出入,可存入上萬台斤的稻穀,堅固耐用,鼠類只能“望糧興嘆”。小的叫“竹容器”,構造比較簡單,也可存放幾千斤的糧食。其他竹製勞動工具如竹掃帚、竹耙子、竹簸箕、竹籮筐、竹笠等等,不勝枚舉。

除各種實用竹器外,台灣民間還利用竹材編織、雕刻各種供賞玩的手工藝品。台灣的竹雕藝術品構思巧妙、古拙精緻,獨具藝術魅力。 台灣的竹製家具以鹿港、嘉義、鬥六和南投的竹山最為出色;而編織、竹雕工藝則以台南的關廟最為出色。關廟一帶素有“篾器之村”的美名,有一首民謠唱道:“鳳梨香、竹筍甜、藤椅涼、竹器俏,關廟的特產呱呱叫!” 台灣有“製傘王國”之美稱,其中油紙傘更是古色古香,經濟實用。 台灣油紙傘的技藝傳自廣東潮州。每一把傘的製作,可分為傘骨、糊紙、上油與裝髹〔xiu休,以漆漆物之意〕四道工序。紙傘的全部製作過程都靠精細的傳統手工技藝:先是把竹子按一定尺寸鋸成段。為防日後蟲蛀,裁好的竹段要在水中浸泡個把月,除去糖份。泡好後削製成一個個傘骨、傘頭和傘柄。每一根細長的傘骨上還要鑽出一個個間距相等的小孔。然後再把傘骨、傘頭和傘柄穿線定型,製成傘架。第二步是粘貼傘面。傘面由棉紙裁剪而成,一片片地粘貼在兩根傘骨架之間。粘劑用青柿子搗爛泡製而成,粘性極佳且不易變質脫落。傘面粘好後,經曝曬,第三步是塗上桐油。桐油既可防水又可增加棉紙的韌性。陰乾後再塗上一層亮光漆,一把輕巧美觀的油紙傘便大功告成了。

早期的油紙傘色彩單調,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審美觀念的變化,五顏六色的紙傘紛紛問世,有的還印上山水、花卉、竹鳥等國畫圖案,使古樸典雅的油紙傘世界變得五彩繽紛、美不勝收,格外受到姑娘們的喜愛。 據民間傳說,油紙傘為春秋時期的魯班所發明。所以台灣凡製作紙傘的人家,都供奉“巧聖先師”的牌位,作為自己的守護神,並貼對聯曰:“片片彌逢遮雨露,一竿樹立拓乾坤”,十分形象而誇張。 台灣製作油紙傘的多是粵籍客家人。台灣客家人有一種習俗:出嫁女兒必備兩把傘作為嫁妝,因繁體“傘”字由多個“人”字組成,以傘送女出嫁,取其“多子多孫”的吉意。兒子16歲成年,父母也會送他一對紙傘,因“紙”與“子”同音,且傘張開呈圓形,又有“圓滿”的寓意,以傘送子,表示他已成年,要開始自己的事業了,祝福他日後事事如意圓滿。宗教儀式和慶典遊行,信徒們也喜歡打上一把傘,因“傘”與“閃”同音,據說妖魔鬼怪見傘即閃,可“逢凶化吉”,永保平安。

燈籠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手工藝品,既可用以照明,又有吉祥、光明的寓意,這種古老典雅的民俗工藝,至今在台灣仍十分興盛發達。 台灣最常見的燈籠是竹燈和傘燈。竹燈是用質地強韌、富於彈性的桂竹或麻籬竹劈成竹蔑編織而成,造型主要有圓形、圓柱形或橄欖形,外面先裱上一層棉紗佈為底,再糊上一層塗繪用的棉紙。傘燈的用料與製作較為複雜,它是以整個竹筒經劈、修、削、去肉骨、鑽孔、串編後,嵌在台座的凹槽內,再將其撐開,按一定的造型固定後,經裱紗、補紗、上洋菜膠和最後繪飾而成。 燈籠的製作是竹編與彩繪這兩種民間技藝的有機結合。台灣燈籠的特色並不在於它的竹編造型,而在它繪飾的圖樣、字體及花色之繁多,洋溢著或華麗、或莊嚴、或喜慶、或神秘的民俗技藝的濃烈氣息。

繪飾顏料昔日為水性礦物製成,現多已改用廣告原料和油漆,計有鮮紅、粉紅、深綠、淺綠、藍、白、黃、紫、靛青等各種顏色。圖案則依顧客的需要和使用的場合不同而繪飾不同的題材,人物圖樣多繪八仙或福、祿、壽三星,另有龍、馬、麒麟、象、仙鶴、飛鳥以及梅、竹、蘭、菊等,神態各異,風格迥然不同。 台灣燈籠上的字體有一定的成規,依各地民俗不同,使用的顏色也有限制。一般人家用的燈籠常寫上姓氏,稱“字姓燈”。若祖先曾任官職,則燈的一面寫姓氏,另一面寫官名。廟宇用的燈籠或寫廟名,或寫廟中所祀的主神名,如“玉皇大帝”、“三山國王”等,這種燈籠稱“佛光燈”或“祖神燈”。這些燈籠的字一般用朱紅色。但竹東地區的林、葉等姓氏卻用綠色;台南、嘉義地區的廟宇用燈則用青色,神名再用朱紅。各地辦喪事用的“吉燈”和“孝燈”所用顏色和字體也各不相同。總之,名堂講究甚多,使台灣的燈籠顯得光怪陸離,五顏六色,充滿了濃烈的民俗情趣。然而,如今大量的燈籠已改用塑料來製作,雖可成批生產,但從藝術角度而言,已不能與手工紮製的竹、紙燈籠相提並論了!

風箏又稱“紙鳶”或“鷂子”,是中國古老的民俗技藝。民間相傳,楚漢爭霸時,韓信、張良將項羽的軍隊困於垓下。一天夜裡,利用一隻牛皮風箏載著兩個士兵,飛到楚營周圍上空吹奏楚歌。其悲切、哀怨的簫聲勾起了楚兵的鄉愁,致使楚營軍心瓦解而潰散。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中,一開始便是描繪汴京城中少年放風箏的景色。 “清明放鷂”,自古為我國民間的習俗。在清明節到來之際,人們把風箏升到遙遠的晴空,遐想著把病痛和厄運統統都寄放於風箏上,然後割斷線繩,任其隨風而去,象徵災難與厄運隨之永遠消失…… 早期台灣做風箏的材料和做燈籠的材料相仿,大多是用竹和紙來糊扎,而現在也大量採用塑料做支桿、用尼龍布代替紙、用尼龍繩作風箏繩了。台灣風箏造型五花八門,品種繁多,有仿古的“卅六飛燕”;有一條線連放五隻黑蝙蝠,號稱“五福臨門”;有名叫“飛彈打飛機”的更加有趣:先放一隻大型的飛機風箏到高空,等它保持穩定後,再系上一隻蝴蝶式樣的“風彈器”,憑藉風力的推動,艷紅色的花蝶忽地脫手,沿著線繩扶搖直上,等到“飛彈”觸及“飛機”時,突然“啪”的一聲響,閤翅則又降回手中。不過,最有名氣的還得數“蜈蚣風箏”和由“蜈蚣風箏”演變而來的“八角龍風箏”,其長度竟達100節以上,被稱為“風箏之王”。放飛這種大型風箏,若沒有相當高的技巧和經驗,恐怕也只能是“束手無策”、“望箏興嘆”了。

台灣風箏以其古樸和多變的造型在國際上頗負名氣,成為外國遊客極感興趣的民俗物品。銷售量很大,而且每年都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大批訂單,爭購台灣製作的風箏。 寶島台灣風光明媚、四季如春,不論什麼季節都可以看到多姿多彩的風箏迎風飛舞,給人以無窮的樂趣和美的享受! 台灣新竹至台南的濱海地區,盛產一種“三角藺草”,又稱“燈芯草”。這種草莖細長呈三角形,收割後經曬乾、壓平等方法處理後,變得韌而柔軟,是編織各種手工織物的上等原料。清初,台民已開始用它編織草蓆。台中大甲一帶出產的藺草品質最好,是草蓆、草帽最大最著名的產區,人稱“大甲席”和“大甲帽”。正宗的大甲席既通氣又吸汗,熱天人躺在上面既涼爽,且有一股清香。其中最出名的叫“加紋席”,即在編織時加上龍鳳、花鳥、福壽雙喜等各種花紋圖案,不僅美觀實用,還透著“吉意”。據說清代駐台官員赴京時,總不忘帶上加紋席去饋贈親友,頗受京城人士喜愛,視為不可多得的珍貴禮品,雅稱為“龍鬚席”。

以往編織大甲席與大甲帽的多為目不識丁的農家婦女,她們不用繪圖或打樣,全憑心靈手巧和長輩傳授的技藝,利用農閒時節,起早貪黑地編織,出售後補貼家用。大甲席和大甲帽在本世紀初開始打入國際市場,30年代成為台灣“五大特產”中佔第三位的產品,每年有數百萬張草蓆、1600萬頂草帽運銷世界各國。 台灣民間流傳著一個關於“大甲帽”的故事: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當時日本霸占台灣不久,總督署苑里辦務署長淺野元齡下鄉出巡,見一群婦女正圍坐在一起編席,便把自己頭上戴的粗糙小禮帽取下來,問婦女們能不能編,意在刁難她們。一個名叫洪鴛鴦的年輕婦女,見那禮帽的形狀,心有所思,動手即編,不久便編出了全台第一頂“大甲帽”。以後她熱心向當地婦女們傳授技法,還應邀到台北當手工藝教師多年,教會不少徒弟。由於洪鴛鴦的大力推廣,大甲帽和大甲席一樣,成了馳名全球的台灣特產。

台灣深山老林裡盛產一種“黃藤”,這種藤長達30餘米,直徑在二厘米以下,加工處理後,柔韌而不易腐爛,是編制各種家具、藤籃、藤筐、藤盤等的優質材料。 藤器的製作過程相當繁雜,首先要把整條藤子加熱烤彎成各種形狀的器具,製成定型的外廓(有的是用竹子);另一批藤條則由人工或機器切成薄片或長條型(即藤條);再用藤條把已經定型的外廓完全用手工編織成一件件器具,編織時還要按所需圖案、花紋進行巧妙精心的裝飾;最後塗上桐油、光亮漆,晾乾後便成了可用的藤器。而動植物、花草等小型裝飾品,則完全要用藤條來編織。 台灣出產的藤器品種花樣很多,樣式古樸,結實耐用,是雅俗共賞、深受海內外各界人士歡迎的傳統手工藝品之一。台灣生產藤器最著名的是台南的關廟鄉。現在,當人們來到關廟鄉地界,老遠便可以見到黃澄澄而帶韌性的藤製產品堆放在工廠和許多人家的庭院裡。關廟的藤器手工精緻、造型美觀而帶濃厚的古典風味,而且所使用的藤料,大部分是從印尼進口的甲等藤。這種藤比台灣藤質地更好,色澤光亮、韌度也高,不會受氣候或溫度的影響而斷裂、變形。據說關廟鄉的鄉民80%從事藤器加工製造,每年都大量外銷賺取外匯。

說到台灣的藤器,它在反侵略鬥爭史上還立過赫赫戰功哩!不過這種“藤器”實際上是一種“兵器”,即古代打仗時步兵用的“藤牌”。當年鄭成功的軍隊中有一個重要兵種叫“藤牌軍”。這種藤牌便是用山籐編製而成,編好後的藤牌經桐油浸透,表面光滑堅韌,不但刀砍不入、箭射不穿,就連火槍子彈打中也會大大減緩其殺傷力,而且輕便靈活,作戰時運用自如。因此鄭成功的“藤牌軍”好生了得!當年在收復台灣的戰鬥中,打得荷蘭殖民者屁滾尿流,聞風喪膽。 清統一台灣後,台灣藤牌軍奉調遠征黑龍江,抗擊沙俄侵略者,在歷史上著名的“雅克薩之戰”中立下大功: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在這次戰役的最後一次戰鬥中,台灣藤牌軍奉命渡河攻擊俄軍據點。他們入水而伏,順流而進,俄軍彈如飛蝗,但不能中。俄國侵略者從未見過這種“新式武器”,一時軍心大亂,台灣藤牌兵趁勢躍上河岸,一陣猛殺亂砍,攻陷敵陣,連俄軍頭目額里克舍也被活捉。一時間,中國“大帽軍”(俄國人對藤牌軍的稱呼)威震中外,傳為神奇之談。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台灣藤牌軍還跟隨康熙皇帝出征,討伐沙俄侵略者的走狗噶爾丹的叛亂,在克魯倫河追擊戰和昭莫多包圍戰中大敗叛軍。戰後,台灣藤牌兵就留在黑龍江從事拓墾活動,為黑龍江的開發和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珊瑚歷來被人們視為吉祥之物,認為身帶珊瑚,可驅風寒、避難消災,我國古代即將珊瑚列為“七寶”之一,這在《無量壽經》和《金剛般若經》等佛經上都有記載。 珊瑚是由一種棲生於淺海岩礁的腔腸動物“珊瑚蟲”所分泌的石灰質骨骼形成的,外形呈樹枝狀,俗稱“石樹”,顏色多種多樣,色彩絢麗,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若經過加工,則可成為各種珍貴的工藝品。台灣於1923年首次在基隆、瑞芳一帶海域發現珊瑚,經專家鑑定,其色澤品質遠超過意大利和日本等國出產的珊瑚。後來引進先進加工技術,進行大量開採,最盛時期的1979年,台灣珊瑚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80%,因此被譽為“珊瑚王國”;而其中澎湖一地的產量就佔台灣總產量的70%,且品質極佳,故而澎湖又有“珊瑚之鄉”的美稱。 1979年10月,台灣漁民在宜蘭龜山島外採獲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株珊瑚,這株珊瑚竟重達70.5公斤、高125厘米,據說它已經在海底生活了21000年,被稱為“珊瑚王”。此外,蘭嶼、綠島、蘇澳、彭佳嶼海區,亦盛產珊瑚。 台灣珊瑚不僅品質好,且種類繁多,目前已知的至少在300種以上,有白、粉紅、紅、綠、紫藍、黑等各種顏色。其中深紅色珊瑚色彩艷麗,品質堅硬,組織均勻,但也最難採撈,因此價格最為昂貴。次為桃紅色、白色。粉紅類中有一種稱之為“天使膚色”的珊瑚,色澤淡柔瑩潔且極勻稱,可搭配任何色彩的服裝,在自然光下,顯得十分高雅迷人,其上品甚至比深紅色珊瑚價格還昂貴,極受歐美人士的喜愛。 台灣的珊瑚加工業十分發達,大小加工廠多達四五百家,大部分集中在澎湖,蘇澳和台北一帶。采回的珊瑚,依其大小,形狀和色彩的不同,進行藝術加工。大枝如完整無缺、形狀美觀,多保留原狀作為擺設,極富天然美,有的也雕刻成珍貴的藝術品,如人像、花鳥等;中枝一般可做素面戒指、圓珠項鍊和耳環,如局部枯朽,則依勢雕刻成各種首飾和擺設飾物;小枝則搭配玉類,做成花蟲鳥獸,用以鑲嵌屏風等,或切成短枝,串成拙樸可愛的珊瑚項鍊。 此外,珊瑚還可加工成手鐲、髮簪、袖扣、別針等各種婦女喜愛的裝飾物。台灣珊瑚的雕刻藝術品自然也離不開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影響,其作品大多製成八仙、十二生肖、觀音、彌勒佛、仕女、花鳥等,個個栩栩如生、趣味盎然,暢銷日本、歐美等國,成為台灣特產中經濟價值最高的外銷品,賺取了大量外匯。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