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著名史籍

第17章 第五章貫通古今、熔鑄百家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中國古代著名史籍 熊国祯 847 2018-03-20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su速〕水鄉人。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死於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享年68歲。死時被追贈為“溫國公”,諡號“文正”,所以後代學者稱他為“司馬溫公”或者“司馬文正公”。他出生於官僚地主家庭,20歲中進士。以後在朝廷中先後擔任過許多重要官職。宋神宗時,王安石主持變法,守舊派的官僚紛紛表示反對,司馬光是反對變法的守舊派的代表人物。因政見不合,遭到排擠,後來退居洛陽,專心編寫。宋神宗死後,司馬光應召入京,擔任宰相,主持政事,在短短幾個月裡,他就把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廢止。他自己也在這一年九月病死。他一生著作很多,流傳至今的有《稽古錄》、《涑水紀聞》、《傳家集》等多種,其中最為著名的則是。


圖20 《資治通鑑》 ,宋紹興三年刻本
司馬光從小就特別喜好史學,做官以後,也從來沒有間斷過研究歷史。當時讀書十分困難,許多歷史書籍在民間很難找到。而且,我國的歷史學發展到宋代,已經是著作浩繁,光是紀傳體的“正史”,篇幅就多達1500多卷。一般的讀書人,一輩子都很難把這樣大篇幅的歷史書讀完,更不要說精通了。面臨北宋中期日益嚴重的社會危機,司馬光希望通過編寫歷史,“刪削冗長,舉撮機要”,為封建統治者提供簡明扼要的歷史借鑒。 早在嘉祐年間(公元1056—1063年),司馬光就曾對劉恕說:“餘欲托始於周威烈王命韓、魏、趙為諸侯,下訖五代,因丘明編年之體,仿荀悅簡要之文,網羅眾說,成一家言。”(轉引自劉恕《通鑑外紀後敘》)到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司馬光獨自寫成了一部八卷本的編年史,從戰國寫到秦二世,起名叫《通志》,進呈給宋英宗,宋英宗十分欣賞,命令司馬光繼續編修歷代君臣事蹟,並且同意他自己選擇助手,設立書局,允許他借用皇家藏書,還賞賜給筆墨繒帛等。宋神宗即位(公元1067年),司馬光進讀《通志》,宋神宗以其“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親自為這部書寫了篇序言,並把書名改定為,鼓勵他繼續寫完這部書。在皇帝的重視和支持下,進入了集體編修的新階段。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