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兵器

第8章 第六節城池和城戰器械

中國古代兵器 王兆春 8012 2018-03-20
城戰器械包括攻城和守城器械。是通用的攻防兵器之外的專用器械。它們隨著城郭的興起而產生,又隨著城郭的發展而發展。它們互相之間相促相長、相輔相成,至宋代已形成獨特體系,到明代便發展至鼎盛時期。 城是中國古代都邑周圍用土或磚石砌成而有城門的防禦牆垣(見圖12),有封閉性的都邑築城和帶形的長城兩大類。我國古代都邑城的建築歷史悠久,據有些史書的追記,大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聚居於中原嵩山地區的部落領袖鯀,已經開始建築最早的城。近些年來,考古部門曾在不少地方發掘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夯土築城,它們大多築在部落聚居的地區。如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以南的城子崖和壽光縣西南的邊線王城,河南省淮陽縣城東南的平糧台古城和登封縣告城鎮西的王城崗等。據考古學家鑑定,它們大多建築於距今約為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又據1995年9月15日《北京晚報》轉載《鄭州晚報》的消息稱:河南省文物局日前宣布,經過三年多的探索,在鄭州西山發現一座距今約5300—4800年之間的古城,它始建於廟底溝文化之後,廢棄於廟底溝二期文化產生之前。考古學家經過研究分析,認為它是仰韶文化時期的建築物,是迄今國內發現的年代最早、建築技術最先進的新石器時代的古城建築遺址。該城遺址略呈圓形,現存西牆殘長約60餘米,北牆呈外凸形,殘長約200餘米,係採用方塊版築法築成,比目前國內發現的40餘座龍山文化時期築城的方法更先進,從而把採用這種夯築技術的年代提前約1500年,並把我國古代原始築城的起始年代,向前推移了800—1000年。這是目前考古學界的最新成果之一,人們期待有關這一發現的考古報告早日問世。


圖12 古代的城
隨著社會的演進、社會生產力和戰爭規模的發展,作為具有完整概念特徵的築城,便逐漸得到發展與完善。如西周的豐鎬、東周的洛邑(史稱王城),春秋戰國時魯國的曲阜(今屬山東),齊國的臨淄(今屬山東),吳國的姑胥(今江蘇蘇州),秦朝的鹹陽,漢朝的長安等。到唐宋時期已經基本上形成了以都邑為中心,以城牆為依托,突出重點,點線結合,綜合配置的城牆城池式軍事築城體系。這一體係由如下幾部分組成。 首先是城牆。城牆是圍圈城邑的牆垣,從空中俯視,成封閉性的幾何形狀。大多數城牆高在四—六丈之間。在通常情況下,平地築城的城高、城根壁厚、城頂壁厚三者之間的尺寸比例以4∶2∶1為最理想。不過這是在不考慮複雜地形和地質情況下的比例,大多數築城都要因地制宜,按城址所在地的地形和地質情況加以調整。城牆的周長有長有短,小城數里,大城可達數十里甚至上百里。

其次是城門。城門平時是城內外的通道,戰時是城防部隊堅守的重點。通常方形城的每面城牆至少要開設一門,中型以上的城每面要開設二三處甚至多處城門。門用堅厚的大木製作,蒙以金屬外皮,使之堅固難破,有的城門甚至有暗道機關。城門上建有單簷或多重簷的城樓,以便守城將領在戰時登城瞭望敵情和指揮作戰。 其三是甕城。甕城是增建於城門外的半圓形(或長方形)城,因其形似陶甕而得名,又因其形似馬面而又稱為馬面城,是增強城門防禦韌性的軍事建築。也有的甕城建築於城門的內側,如南京城聚寶門的內側,就築有三進內城。甕城與正城門等高同厚,城牆的一側或兩側開有偏門,既方便城內外通行,又不讓城外的人直窺城內,具有屏障城門的作用。

其四是羊馬牆。羊馬牆是築於城外離城牆十餘步的城壕內岸之低矮擋牆,通常是與城門對應而築,自城門向左右兩側延伸一定的距離。每段羊馬牆都開有一道正對壕橋的門,其作用與城門類似。 其五是女牆。女牆是在各種城牆頂端外沿建築的一種薄型擋牆,高約五尺,大致與士兵的身高相等,中間有發射箭鏃的射孔。 其六是敵樓、戰棚和弩台。這些都是在環城全線防禦的基礎上構築的重點防禦設施。這種設施,一般從城門開始向左右兩側延伸,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處(在城牆拐角處的敵樓稱為團樓),每處可容士兵一二十人,並設置床弩、拋石機、滾木檑石等重型摧毀兵器和器械,構成重點防禦,並與布列於女牆後面的士兵一起,形成點線結合、互相策應的防禦體系。這一體系又與護城河、羊馬牆、各城門和甕城一起,形成了完整的城池防禦體系。

其七是城壕。通常都在羊馬牆外,挖有一道護城壕,有的作護城河。護城河面闊底窄,面闊在二丈以上,深約1丈左右。護城河的作用在於使敵軍人馬及大型攻城器械隔河而阻,不得直接城牆,具有阻滯敵軍攻城的作用。 其八是壕橋。又稱吊橋。平時作為城內外通過護城河的通道。戰時可以懸空吊起或將其撤去,使攻城之敵難以通過護城河。 與封閉形都邑築城不同的是帶形築城,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長城。帶形築城起始於西周時期,當時的周王朝為防禦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擾,便在北方沿邊修築一些城堡,爾後又將這些城堡有機地聯繫起來,形成帶形防禦。春秋時期,一些諸侯國也仿效此法,開始在本國邊界地域,建築亭、燧、障、塞等設施,作為防禦和傳遞信息的據點,爾後逐漸擴展,連結成帶形城牆。戰國時期,燕、趙、魏、秦、齊、楚等諸侯國,也建築了規模不等的帶形城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前後,派大將蒙恬率士卒、民夫和囚徒共30萬人,費時10多年,築成了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境內),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秦滅亡以後,自漢至唐,有些朝代除修繕原有的長城外,還新築了一些長城。宋元兩代對長城修繕甚少。明朝在洪武元年至弘治十三年(公元1368—1500年)和嘉靖至明末(公元1522—1644年),曾對長城進行過兩次大規模的修建、改建和擴建。現存長城大致是明朝修建後遺存於世的長城,全長約12700餘里。

除萬里長城外,金朝在滅亡遼朝和結束北宋統治後,也於金章宗昌明五年(公元1194年),開始修建東起嫩江、西達河套的金長城。 為了增強帶形城牆的防禦韌性,歷代中原王朝和金朝,也分別在萬里長城和金長城沿線的各要點,修建各種守備設施,形成長城的防禦體系。這體係由如下幾部分構成: 首先是城牆。城牆是萬里長城和金長城的主體,既與都邑的城牆有相似之處,又有一定的區別。以萬里長城為例,除關城外,它不是圈圍型的封閉結構,而是隨地形的起伏,蜿蜒曲折地伸展於12700多里的國土上。它的構築不像都邑城牆那樣整齊劃一,而是因各處地形的不同呈現出多種形態,有土築牆、木築牆、石壘牆、削壁牆、磚砌牆等多種形式,因此其守備設施也隨城牆形式的不同而各有差異,有的建有女牆、垛口,有的則利用天然的懸崖峭壁而無須建築人工守備設施。

其次是障城。障城是建於長城內側的環形防禦工事和駐有守軍的支撐點,其規模的大小、分佈的數量和密度,都視需要而定。 其三是烽火台。烽火台是為傳遞軍情和緊急報警而建築的土台,一般高9—16米,台基長12.3米,寬10.5米,呈梯台形,有階梯通至台頂。台頂四周建有女牆和垛口,中央建有發煙灶(燒火池)和張掛燈籠旗幟用的高大柱桿。因常用狼糞燒煙,故又稱“狼煙台”。如有敵情,白天發煙為燧,夜晚舉火為烽,故又稱“烽燧”。 其四是空心敵台。空心敵台系戚繼光於明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到薊鎮主持練兵後所建。台內備有佛郎機、神槍和快槍等火繩槍砲,共建築了1489座,大大提高了東起山海關西至灰口嶺一線長城的守備能力和威嚴氣勢。

其五是障牆。障牆是為屏障山巔上的關城而建,是與主城牆成“十”字形正交的橫隔牆,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道,大多建在主城牆相對高差變化較大之處。當攻城敵軍從山腳下向上仰攻關城時,守軍可通過障牆上的射孔射擊敵軍,使敵軍在奪取每一道障牆時,都要付出重大代價。這是戚繼光在提高長城守備能力的一大創造。 其六是戰牆。這是在主城牆外側40—50米處,利用山石壘砌築的外牆,有的地方還築有多道交錯重疊的戰牆,戰牆壁上開有射孔,成為主城牆的前沿陣地,加大了主城牆的防禦縱深。既消減了攻城敵軍的有生力量,又遲滯了敵軍的進攻,為主城牆守軍創造了殲敵的條件。 其七是戍堡和邊堡。戍堡是建築在金長城內側的城堡。又稱壕堡。大多為正方形佈局,周長約60丈,與主城牆等高同厚,用土夯築而成,大多建築在谷口和通道附近,相鄰戍堡的間距為6—22裡,戰時可互相救援。邊堡大多建築在離金長城較遠的小型城池,大多建在主要通道附近的平台或緩坡之處。其構築方法和守備作用,與戍堡相同。

為了加強城防,古代的軍事技術家們,除了建築堅固的城郭和帶形城牆外,還製造了各種守城器械和障礙器材。 守城器械是指在通用的兵器外,專門用於守備城池的器械。這些器械雖然種類繁多,但是就它們在守城戰中的作用而言,大致可以分為反擊式、偵聽式、抵禦式、撞擊砸打式、燒灼式、滅火式等六大類器械(見圖13)。 反擊式守城器械主要有拋石機、床弩。 偵聽式守城器械在宋代稱甕聽,在明代稱地聽,兩者所用的基本方法相同:當敵軍前來攻城時,城內的守軍便在主要通道上挖掘地穴如井,可深至二丈,爾後用蒙有生牛皮的嶄新而無裂縫的陶甕覆於井口,命聽覺靈敏的士兵輪流值班,以耳貼陶甕,傾聽有無異樣聲音。因為如果敵軍要想挖掘地道攻城,那麼就會產生因挖掘地道而造成的振動聲音,守城士兵聽到後,即報告值班官員,在相應的地段,採取防禦和反擊的措施。

抵禦式守城器械甚多,其中有張掛於垛口外側的木幔、布幔、皮簾等,豎立於城牆上的竹立牌、木立牌、篦籬笆、皮竹笆、護城遮架等遮擋器械,以遮擋攻城敵軍射來的箭鏃和擊砸的石塊;有加強城門和城垛防禦的插板、暗門、槎牌、塞門刀車、木女頭和木女牆等,以便在城門、女牆被摧毀時,使用這些器械進行應急性的補救,阻止敵軍從突破口衝入城內;有托阻敵軍雲梯近城的叉桿、抵篙等。

圖13 守城器械
撞擊砸打式守城器械,有撞毀敵軍雲梯和尖頭木驢的撞車和鐵撞木,有擊砸敵軍人馬和攻城器械的各種檑木(包括夜叉檑、磚檑、泥檑、木檑、車腳檑)、奈何木、墜石、狼牙拍等。 燒灼式守城器械有鐵火床、遊火鐵箱、行爐、猛火油櫃、燕尾炬、飛炬、金火罐等,它們或以猛烈火焰、或以燒熔的鐵汁燒灼敵軍的人馬和攻城器械。

滅火式守城器械有水囊、水袋、麻搭、唧筒、溜筒等。它們的作用是在敵軍焚燒城門、城樓時,將火澆滅。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用途的守城器械,如鉤取敵軍士兵和器械的飛鉤、鐵提鉤、絞車,供守城士兵上下城牆用的吊機、吊車、繩梯,抵禦從地道中攻城的風扇車、土色氈簾等。 除專用於守城的器械外,障礙器材也大多用於守備堅城和要塞。 障礙器材有阻止敵軍行動的鐵蒺藜、拒馬、鹿角木、(扌芻)〔chou抽〕蹄、地澀等(見圖14)。 鐵蒺藜又名紮馬釘,因其外形與蒺藜相似而得名。它有四個尖銳的刺鋒,形如雞爪,每個刺鋒長四五厘米,中央有孔,可用繩穿聯,以便攜帶和布撒。作戰時,將其撒佈在敵軍必經之路和城郭周圍的通道上,刺扎敵軍人馬。

1.(扌芻)蹄2.地澀3.陷馬坑4.鐵蒺藜5.鐵菱角6.鹿角槍7.拒馬木槍8.鹿角木圖14 障礙器材
拒馬是一種可移動的木製障礙物。它用直徑為二尺的大圓木為橫桿,長短視需要而定。大圓木上作十字鑿孔,安上數根一丈長的木桿,上端削尖,作為橫桿的支架,設在城門、巷口和要道,阻止敵軍人馬的行動。 鹿角木是選擇堅硬木料製成的,上多枒叉尖刺,形同鹿角,長數尺,埋入地中一尺多,專刺敵軍戰馬之足。漢代開始使用,後來稱它為鹿砦〔zhai寨〕。 (扌芻)蹄是先用四根直徑為七寸的大方木製成方框,框上釘有許多逆須釘,爾後將其放在敵騎通向城郭的必經之路上,使敵騎觸釘而倒。 地澀是在一塊木板上密釘許多刺釘的障礙器材,通常放在敵騎通向城郭的必經之路上,扎刺戰馬之足。 明代中期以後,地雷和水雷等爆炸性器材,也大量用於城郭和要塞守備之中。 在高大堅固的城郭面前,進攻者也並非無能為力。相反,中國古代的軍事技術家,又製備了各種攻城器械。 古代攻城器械雖然名目繁多,但是就其作用而言,可分為遠距離攻擊式、偵察瞭望式、接通式、遮擋式、抵近摧毀式、攀登式等六大類(見圖15)。 遠距離攻擊式器械有拋石機、床弩與火攻器具等。它們可以在較遠的距離上拋射石塊、發射箭鏃、放縱帶有火攻之物的火禽、火獸,殺傷守城士兵、摧毀和焚燒城防設施,為攻城士兵打開通路。火器廣泛使用後,便在攻城戰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圖15 攻城器械
偵察瞭望式攻城器械有巢車、樓車和望樓。據唐朝杜佑《通典·兵典》記載,巢車是在一種底框安有八輪的車上,樹立一根長竿,“竿上安轆轤,以繩挽板屋止竿首,以窺城中。板屋方四尺,高五尺,有十二孔,四方別布,車可進退,環城而行。”因高竿上吊懸的板屋“如鳥之巢”,故有其名。最早使用巢車的記載見於《左傳·成公十六年(公元前575年)》,是年,晉楚兩軍戰於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楚共王與太宰伯州犁,曾一起登上巢車觀看晉軍動向。樓車之名首見於《左傳·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其時,楚軍曾強迫俘獲的晉使解揚登上樓車,向被圍的宋人勸降。據晉杜預注稱,樓車是“車上望櫓”,巢車是“車上為櫓”,“櫓”就是“樓”。由此可見,在春秋戰國時期,巢車和樓車實際上是同一類偵察瞭望器械的不同名稱而已。北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刊行的《武經總要》,同時繪有巢車和樓車的圖形和文字說明,並將樓車稱作“望樓車”,簡稱“望樓”。望樓是在一個長方形大木框下安置四輪,車上樹望竿,竿上置望樓,竿下裝轉軸,並以六條繩索,分作三層,從六面將望竿固定,繩索底部用帶環鐵镢揳〔xie協〕入地下。由此可見,宋代的望樓較巢車更為完備。 明朝人劉效祖在《四鎮三關志》中,記載了一種新型望桿車。車座下安四輪,車座前端擋板上有兩支槍鋒伸出車外;車座中央樹立一根大木柱,其上部用八根粗繩分扣於車座四角,用以固定;大木柱的頂部附近設有一個皮製的筒袋,可容一名士兵站立,士兵手執小旗,旗上有飄帶;士兵在筒袋中可四向瞭望,觀察敵情,並可揮動小旗向軍中傳遞信號。這是迄今所見的第三種偵察瞭望器械。 接通式攻城器械有單面和雙面壕橋車。攻城時,士兵將其推至城壕中,以車輪作架,支撐橋面,接通城壕的兩岸,供攻城士兵和器械通過。橋長視壕闊而定,城壕過闊則加長橋面或將兩座壕橋連接起來。 遮擋式攻城器械有大中小三種。大型的有木牛車、轒轀〔fenwen墳溫〕車、尖頭木驢、狗脊洞子、牛皮洞子等。它們是在長方形的車座上建有長方形或山脊形木屋,外蒙牛皮,下安四輪,形同活動掩體。使用時,士兵將其推至城下,或者多車相連成地面通道,掩護士兵抵近城牆,進行攻城作業。中小型遮擋式器械有厚竹圈篷、半截船、木立牌、竹立牌、木幔、皮簾等,它們輕巧靈便,可掩護四五名士兵或單兵抵近城牆,進行攻城作戰。 抵近摧毀式器械有地道支架和挖掘器械、鴉嘴钁等鑽鑿器械、鉤狀車等撞擊器械、呂公車和對樓等高層攻城車。它們的作用是掘毀城基、破開城門、摧毀城樓、攻破城防,將堅固的城牆打開缺口,使攻城者穿隙而入,攻占堅城。其中呂公車是一種構造比較先進的高層攻城車,它創制於元末,有五層,高與城等,車座下安八輪,底層士兵踩輪前進,二層和三層士兵持械掘鑿城牆,四層士兵持兵器攻城,五層士兵可直撲城頂,攻入城內。明代使用較多,《武備志》載有其圖。 攀登式攻城器械有飛梯、躡頭飛梯、避檑木飛梯等輕便雲梯,以及供多兵同時攀登的複合式車梯。單梯梯身狹窄,僅容單人魚貫而上,士兵既要注意登梯,又要持械作戰,容易失足墜地。車梯是車座與寬麵梯組合的雲梯,可供多名士兵同時攀登,增強了仰攻能力。車梯的樣式很多,有行天橋、行女牆、翻梯雲車、搭天橋等,它們的構造類似現在飛機場上登機用的舷梯。 在攻守城戰中,雙方都要綜合使用各種兵器和器械,才能奪取勝利。在通常情況下,攻城部隊攜帶各種攻城器械蜂擁而來,在距城數十丈處圍城駐營,迅速架設遠距離攻擊器械,摧擊城防設施;架設望樓、巢車,偵察瞭望城內軍情,準備鋪架壕橋,讓部隊通過護城河。守城部隊在早已構築堅固、設防充分的城防體系中,以羊馬牆為第一道防線,利用反擊式器械,摧擊攻城部隊的人馬和器械,擊砸敵軍設置的拋石機、床弩陣地和望樓、巢車。同時抽起吊橋,阻止敵軍通過護城河,消減攻城敵軍的兵力兵器。如果第一道防線沒有守住,那麼攻城部隊就可能迅速鋪架壕橋,讓士兵和攻城器械通過壕橋,向城牆接近。守城部隊則以甕城和城牆為第二道防線,利用弓弩和拋石機,向攻城敵軍發射箭鏃、石彈,擊砸敵軍人馬,摧毀敵軍各種攻城器械;同時以重兵堅守城門,並利用地聽偵聽敵軍是否有挖掘地道進行攻城的動靜,作好反擊準備。如果守城部隊未能阻止敵軍接近城牆,則攻城部隊便在轒轀車和各種活動掩體遮擋下挖掘城基、鑽鑿城壁,利用撞木撞擊城門,架設各種雲梯攀登城牆,利用呂公車和對樓等高層攻城車、塔直接登城,選擇要點挖掘地道攻入城內。守城部隊在此緊急情況下,便從城上推出托桿、抵篙,托阻雲梯、對樓,使其不得貼附城牆;向城下擊砸滾木檑石、噴澆烈焰鐵汁,殺傷攻城士兵,毀燒攻城器械;通過豎井向地道內簸扇煙焰,熏灼從地道內攻入的敵軍。如果守城部隊堅守無效,又無救援部隊,那麼攻城者便能攻占堅城。如果守城者反擊得力,又有救援部隊從外圍趕來,對攻城部隊形成內外夾擊之勢,那麼攻城者便會撤圍而去,弄得不好還有全軍被殲的危險。 古代利用各種攻守城器械進行攻守城戰的精彩戰例甚多,其中尤以蜀魏攻守陳倉之戰、東西魏攻守玉壁之戰、蒙金攻守居庸關之戰、常遇春攻取衢〔qu渠〕州之戰最為膾炙人口。 蜀魏攻守陳倉(今陝西寶雞東)之戰,發生於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是年十二月,諸葛亮得知魏軍主力在石亭(今安徽潛山東北)敗於東吳大將陸遜,陳倉守軍僅有數千人的消息後,即率數万人復出祁山(今甘肅禮縣東),圍攻陳倉。陳倉守將郝昭率部堅守。諸葛亮勸降不成,便用雲梯攻城;郝昭命魏軍用火箭齊射雲梯,燒死攀梯攻城的蜀兵。諸葛亮又用衝車攻城,魏軍用繩索扣系大如磨盤的巨石將衝車砸毀。蜀軍再用高達百尺的臨車攻城,魏軍再構築雙重女牆阻擋蜀軍。諸葛亮又命蜀軍挖地道攻城,魏軍則在城內挖豎井擊退蜀軍。蜀軍猛攻20多個晝夜,未能成功,諸葛亮被迫撤軍。此戰,攻城者雖猛,但守城者更堅,終於守住了堅城。 玉壁之戰發生於東魏武定四年(公元546年)。是年九月,東魏丞相高歡率大軍圍攻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西魏大將韋孝寬據城堅守。高歡所部先在城南堆土山攻城;韋孝寬便加高敵樓,破其攻城之術。高歡又命士兵挖地道攻城;韋部即在城內沿牆挖長塹、堆柴草,擒殺和焚燒高軍。高歡再造拋石機,發石攻城;韋孝寬命部下縫佈為幔,用竹竿懸掛於城上女牆外八尺之空中,石塊擊在布幔上,因受阻擋而紛紛落地。高歡再縛松脂於竹竿上,用火焚燒布幔;韋孝寬則命部下造鐵鉤長槍,鉤斷竹竿,松脂紛紛落地。高歡又命部下分別在城北和城東挖掘10道和21道地道進行強攻;韋孝寬即下令豎木柵阻敵。雙方苦戰六旬,高歡智窮力困,死傷七萬多人,被迫撤退。 蒙金攻守居庸關之戰發生於金至寧元年(公元1213年)七月。其時,蒙軍由野狐嶺突入,克懷來(今屬河北)、縉山(今北京延慶),直抵居庸關北口(今北京八達嶺)。金軍精銳據關堅守,冶鐵封固關門,布鐵蒺藜百餘里。成吉思汗見金軍守備堅固,只留少數兵力在古北口牽制金軍,自率主力由林中間道迂迴南下,襲取紫荊關(今河北易縣西南),攻克涿州(今河北涿縣);另派哲別率部從小道襲取南口;爾後南北夾擊,奪取居庸關。這是採取避實擊虛攻克堅城的著名戰例。 常遇春進攻衢州之戰發生於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九月。常遇春兵臨衢州(今浙江衢縣)後,先命部下圍其六門,爾後又建造與城等高的臨衝呂公車、仙人橋、長木梯、懶龍爪等大型攻城器械,擁至城下攻城。同時,又於大西門城下掘地道通入城內。元軍守將宋伯顏不花率部全力抵抗,用油脂灌入葦草束中,焚燒呂公車,架千斤鉤鉤毀懶龍爪,用長斧砍斷木梯,築夾城防止常遇春部挖掘地道。攻守城戰進行得非常激烈。常遇春見強攻難取,便利用降將作內應,從小西門攻入城內,生擒宋伯顏不花,取得了勝利。 明代後期,由於槍砲等火器在攻守城戰中的大量使用,上述許多笨重的攻守城器械便逐漸在戰場上消失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