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著名的寺廟宮觀與教堂

第41章 第四節揚州回回堂及普哈丁墓

揚州回回堂位於今江蘇揚州市解放橋南堍(tu音兔,指橋兩頭向平地傾斜的部分)的運河東岸,南宋時期,由阿拉伯伊斯蘭教傳教士普哈丁創建。現存建築有清代中期所建的清真寺和普哈丁墓園。 清真寺由禮拜殿、經堂和浴室等組成。 揚州回回堂之所以著名,不在於禮拜殿等建築,而在於堂內的普哈丁墓園。 據傳,普哈丁為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第16世裔孫。南宋咸淳年間(公元1265—1274年),普哈丁來揚州傳教,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7月20日病逝於天津南下舟中。人們根據他的遺囑,將他葬於揚州城東古運河畔的高崗上。 普哈丁墓為阿拉伯式建築,平面呈方形,面積約14平方米。南宋以後,經歷代增修,普哈丁墓規模逐漸增大,發展成為墓園。墓園入口處的通道旁,立有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先賢歷史記略碑》,碑上鐫刻著普哈丁的生平事蹟。墓外牆門上鐫刻清雍正年間(公元1723—1735年)“西域先賢普哈丁之墓”石刻。墓園中央頂上有一座高3.5米的四角攢尖亭,亭四面磚牆,每面各有一拱門。墓室即位於亭中央的地下。墓室有五級矩形青石墓頂,四周刻有經文。

另外,普哈丁墓園內還有南宋景炎年間(公元1276—1278年)和明朝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來揚州傳教的阿拉伯人墓亭和嵌於大封頂式矮牆上的元代阿拉伯人的八塊墓碑。這些都是我國人民與阿拉伯人民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