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著名的寺廟宮觀與教堂

第19章 第十九節黃教六大寺

公元8至11世紀之間,印度密宗傳入西藏,與西藏當地的苯教在斗爭中相結合,逐漸形成一種新的西藏宗教,稱“藏密”。因藏語尊稱僧侶為喇嘛,所以俗稱喇嘛教。喇嘛教派別眾多,有俗稱的花教、紅教、白教、黃教等。 花教即薩迦派,元朝時勢力最盛。花教首領八思巴得到忽必烈重用,被封為國師,負責管理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行政事務。八思巴以吐蕃字母為基礎創制了八思巴文,為促進漢、蒙、藏文化交流作出過重要貢獻。西藏的薩迦寺是馳名中外的花教寺廟,屬於西藏少有的藏書和寫經中心。紅教崇信舊密咒,創建於十二三世紀;白教重視口授密法,元末發展到鼎盛時期。 黃教即密教格魯派,15世紀初由宗喀巴創立。人們因該派僧人穿戴黃色僧衣僧帽,故稱之為黃教。黃教確立了佛教寺院森嚴的等級制,一切權力集中在後世習稱的班禪和達賴喇嘛兩個最高教主之手。就教階而論,班禪高於達賴,但因明清以來賦予達賴世俗政權權力,所以達賴的實際聲望和影響超過了班禪。達賴住在布達拉宮,班禪住在日喀則的紮什倫布寺。明清時期,黃教在西藏、青海和蒙古等地得到廣泛傳播,建立了許多寺院。

黃教的寺廟稱為喇嘛廟,一般由經堂、佛殿、噶廈、扎倉與康村幾個部分組成。經堂用來誦經,佛殿用於供佛,噶廈用來辦公,扎倉為附設的佛教學院,康村則是喇嘛僧舍。小型喇嘛寺為方形四合式碉樓, 平面佈局與藏族民居大體相似。大型喇嘛寺的佈局則各具特色。有軸線的喇嘛寺,多建於河谷、山間的平緩地帶,主體建築居中,附屬建築或呈十字展開,或居四角,以方或圓的形狀均勻對稱分佈,與佛教五方四天之說相對應。無明顯軸線貫穿的喇嘛寺,多依山勢走向高低建築,房屋建築多以白色為主調。佈局錯落自然,雜而有序。主要建築跨度大,裝飾力求精美繁富。黃教寺院以西藏的紮什倫布寺、色拉寺、哲蚌寺、甘丹寺和青海的塔爾寺、甘肅的拉卜楞寺最為著名,被稱為黃教六大寺。

扎什倫布寺在今西藏日喀則市南尼色日山下,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由一世達賴主持興建。 “扎什”藏語意為“吉祥”、“福壽”,“倫布”梵文音為“須彌山”,意即堆集。 “扎什倫布”即“吉祥的堆集”。明末四世班禪掌權後,扎什倫布成為歷世班禪舉行宗教和政治活動的中心,為格魯派第四大寺。 寺院依山傍水,周圍築有城垣,方圓約2公里,內設脫桑林、夏孜、吉康、阿巴四大扎倉(經學院),有殿堂數十處,層樓重疊,金頂碧瓦,巍峨莊嚴。寺內收藏的佛像、唐卡、刺繡、珍玩、供器、瓷器等極為豐富。其豪華可與布達拉宮媲美。其中有明清兩代皇帝頒發的大量金玉印章、封誥敕書及鐫刻著八思巴文的元代“大司徒印”印章,有形像生動、風格迥異的壁畫,有銀皮包裹、鑲嵌各色寶石的輝煌燦爛的歷世班禪靈塔,這些都是研究西藏宗教和藏漢關係史的重要資料。

甘丹寺,又名噶丹寺,在今拉薩東面約60公里的達孜縣境內,明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由宗喀巴興建,為格魯派的第一座寺院。全寺由措欽大殿、扎倉、康村(佛殿名)、米村(佛殿名)以及佛堂僧舍等50多座建築組成,群樓重疊,氣勢雄偉,寺院規模相當於三個布達拉宮。甘丹寺僧人定額為3300人,宗喀巴的法座繼承人、歷世格魯派教主甘丹赤巴即居於此寺。寺內藏有許多明代以來的文物和工藝品,還保存著宗喀巴的遺體和歷代甘丹赤巴的遺體靈塔。 哲蚌寺在今拉薩西北10公里處,建於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全寺依山而起,聯成一座山城,又以白色為主調,遠望猶如雪白的米堆,於是即以“米堆”為名,音譯成漢語即“哲蚌”。哲蚌寺由果芒、羅色林、德央、阿巴四個扎倉和措欽大殿、甘丹頗章宮、康村等建築組成。 1951年以前僧人曾逾一萬,是喇嘛教最大的寺院。正殿措欽大殿,面積185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六、七千人。甘丹頗章宮,是二世到五世達賴移居布達拉宮之前的宮室。五世達賴時,這裡還一度成為西藏地方政權的中心。所以歷世達賴都以此寺為母寺。寺內紮倉規模大於其他寺廟,藏書豐富。這裡收藏著豐富的歷史文物、佛教經典和工藝美術品,其中以三部《甘珠爾經》最為珍貴。

色拉寺在今拉薩北五公里處,建於明永樂十六年(公元1418年),依山面河,規模宏大。全寺由措欽大殿和結巴、滿巴、阿巴三個扎倉組成,1959年時寺僧達到9000人。措欽大殿的彌勒等銅鑄佛像,造型精美,風格近似尼泊爾和印度特色。 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合稱為拉薩三大寺。 塔爾寺在今青海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紀念宗喀巴的大銀塔。整個寺院依山勢起伏,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小花寺、大經堂、九間殿、如意寶塔、太平塔、菩提塔、過門塔等大小建築,組成完整的漢藏結合的建築群。 大經堂是塔爾寺宗教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所在地,為藏式平頂建築,面積1981平方米。堂內設有上千個蒲團,這些蒲團當地叫做“佛團墊”,可供2000多名喇嘛集體誦經打坐。數以百計的經卷存放在四壁的經架上,好像一座小型的圖書館。大經堂下設居巴、參尼、丁科、曼巴四大扎倉。居巴扎倉是研究密宗教義和邏輯學的機構;參尼扎倉是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研究佛教顯宗教義的機構;丁科扎倉是研究天文、曆算、占卜以及工藝的機構;曼巴扎倉是研究醫藥治病的機構。

塔爾寺的雕塑享有盛名。如九間殿的如來、文殊、觀音、金剛手、宗喀巴等塑像,造型敦厚謹嚴,神態肅穆莊嚴,觀音仙女常被列為塔爾寺雕塑的代表作。不過,塔爾寺還有更為出名的,那就是酥油花、壁畫和堆繡這三絕。 酥油花是一種獨特的藏族雕塑藝術,為塔爾寺藝術三絕之首。它以酥油為原料,彩塑成各種形象,來表現生動的場景或故事。相傳,文成公主進藏時,藏族人民想給她獻上鮮花表示歡迎和敬意。可是當時正值隆冬,採不到鮮花,聰明的藏族人民於是用酥油塑了一束鮮花來替代。公主非常感動,把這束酥油花供在大昭寺的佛像前。從此,酥油花逐漸在西藏流傳開來。明朝宗喀巴進行宗教改革時,酥油花傳到甘、青、藏各地,從此在宗教文化藝術中心塔爾寺紮下了根。每年春節前幾個月,酥油花藝人便把純淨的白酥油和各種礦物質染料糅和在一起,塑造各種人物、花鳥草蟲以及各種宗教神話故事,趕在一年一度的元宵節燈會上展出。幾百年來,塔爾寺的酥油花製作技藝日益精進,使塔爾寺的酥油花獨放異彩。在每一組故事中,儘管人物有時多達一二百,小的人物造型只有拇指那麼大,但不論人物花卉,還是草木鳥獸,塑造得都是那麼細膩勻稱,比例適當,形神兼備,惟妙惟肖。

塔爾寺的壁畫多用礦物質顏料繪成,經久不變色。有的直接繪在牆壁上,有的繪在棟樑上,而最多的則是繪在布幔上,懸掛或釘在牆上。每年六月觀經會上,將十幾丈長的大佛像在山坡上涼曬,圍觀瞻仰者常達數万人。 堆繡是用各色綢緞剪成各種形狀,塞入羊毛、棉花等東西,在布幔上繡上具有明顯立體感的佛像、佛教生活故事、山水、鳥獸等畫面,顯得異常生動活潑。 塔爾寺一向是西北地區佛教中心,在全國和東南亞一帶也享有盛名。每年農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舉行四次大法會,尤其是正月十五的大法會,以它許多美妙的宗教傳說、神話故事和酥油花、壁畫、堆繡“三絕”,總是能吸引數以萬計的蒙、藏、漢等各族群眾,前來瞻仰朝拜。 黃教六大寺院中,拉卜楞寺的歷史是最短的,它位於甘肅夏河縣大夏河岸邊,是甘肅南部藏族地區最大的寺院,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喇嘛最多時達3000餘人,現在寺內還有能煮四頭大牛的銅鍋。過去,這裡曾經是甘肅、青海、四川等省藏族地區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下轄寺院108所,喇嘛總數達二萬名。拉卜楞寺蒐集和保存的藏族文化典籍,是全國各藏傳佛教寺院中最為豐富、齊全的。拉卜楞寺的藏書,始於二世嘉木樣(寺主)久美昂吾,他建立起規模宏大的藏書樓,蒐集、求購了大量圖書。久美昂吾以後的歷世嘉木樣,繼續發展藏書事業,使藏書不斷增多。據1959年的統計,拉卜楞寺各類藏書17833種,其中醫藥類262種,全集類12000種,因明類789種,密宗類735種,經咒類164種,傳記類380種,天文曆算類547種,修辭類108種,加上《甘珠爾》、《丹珠爾》以及宗喀巴等全集12000多部,所有藏書至少有10萬多部。 1782年,伴隨寺廟規模的擴大,拉卜楞寺創辦了藏醫學院“曼康”,全名為“曼巴扎倉索日央盤瑯”(意為“醫藥學院醫明利人洲”),開始了培養醫學人才的教育。從創始自今200多年,拉卜楞寺醫藥學院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嚴格的教學制度,十分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現在,該院製作的“潔白丸”、“九味沉香散”、“九味牛黃散”三種藥劑,已列入國家醫典。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