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著名的寺廟宮觀與教堂

第16章 第十六節觀音菩薩道場普陀山寺廟群

普陀山在今浙江省普陀縣,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位於浙江省杭州灣外。它的東南面是著名的洛迦山,二者合稱“普陀洛迦山”。普陀山呈狹長形,南北長8. 6公里,東西寬3. 5公里,面積約12. 76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頂山,海拔291.3米。島上地勢起伏,海岸曲折,景色秀麗,被譽為“海山第一”和“海上仙山”。 唐初時期,島上出現了早期的佛教建築,並開始有了觀世音菩薩在這裡顯聖的神話傳說。到南宋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普陀山佛教各宗統一於禪宗,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正式規定該山以供奉觀世音菩薩為主。於是,普陀山成為公認的觀音菩薩道場。 觀世音為佛教大乘菩薩之一,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的左脅侍,為西方三聖之一。在佛教徒心目中,觀世音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法力無邊、神通廣達的菩薩。佛經說:當世上眾生遇到困難時,只要一心誦念其名號,菩薩就能及時觀其聲音,前往拯救,所以得名觀世音。到唐朝,避李世民諱,略稱觀音。有趣的是,在印度,觀音原本為男性,東傳以後,觀音被改造為婀娜多姿的“佛國嫦娥”。南北朝時期,我國即已出現女相觀音造像,唐朝以後,寺廟裡的觀音菩薩已經普遍地塑成女相。由於宗教神話的渲染,普陀山上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洞,無不披上“觀音聖蹟”的外衣。

唐宋以後,由於歷代帝王的獎掖封賜,普陀山梵宇櫛比,香火鼎盛。全盛時期,全島擁有寺院、庵堂、茅蓬建築218座,僧尼2000餘人。形成了以普濟、法雨、慧濟三大禪寺為中心的“海天佛國”寺廟群。 普濟寺又稱前寺,原名“寶陀觀音寺”,已有900餘年的歷史。普濟寺在小島南部,從普陀山南端的短姑道頭上岸後,穿過正趣亭,即可抵達。普濟寺建於前山與後山之間的開闊地帶,規模宏大,佔地14000平方米,是普陀山供奉觀音菩薩的主剎。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至十二年(公元1734年)三年時間裡,建成9殿、12閣、16堂、4軒,共200餘間房屋。中軸線上,現存天王殿、圓通寶殿、藏經樓、方丈殿等建築。其中,圓通寶殿為單層重簷,是觀音菩薩正殿。這裡寬敞壯觀,可同時容納數千人。殿中供奉高達8. 8米的毘盧觀音,四周塑有觀音道場特有的觀音三十三應化身。普濟寺前的蓮花池,面積約15畝,以盛產五色並蒂蓮花而聞名。寺東南的多寶塔,建於元正統二年(公元1334年),是普陀山現存最早的建築。塔四面五層,高32米,用太湖石砌築而成,是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法雨寺又稱後寺,位於後山南麓,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初名海潮庵。後因康熙皇帝御賜“天花法雨”匾額,改名為“法雨禪寺”。經康熙時期大規模擴建,殿堂樓閣達200餘間,佔地47600平方米,成為普陀三大禪寺之一。法雨寺依山就勢,層層升高,自前至後六重殿宇,共245間。其中觀音殿(又名九龍殿),外觀金碧輝煌,內部華麗精緻。 慧濟寺位於佛頂山山巔,創建於明代。 1907年大規模重修以後,建成四殿、六樓、七宮。這些建築雕樑畫棟,工藝精緻。慧濟寺雖然修建較晚,規模也不大,但其佈局卻獨具特色。主體建築因山制宜,靈活地安排在一條橫軸線上,打破了中國傳統建築中軸對稱的佈局。這些建築錯落有致,加上曲折的紅牆,幽深的甬道,使人領略到佛門的清淨幽邃,極富宗教氣氛的神秘感。慧濟寺所處的佛頂山山巔的白華頂,又名菩薩頂,人們如果能趕上好時機,就能在這裡觀賞到神秘詭奇的海市蜃樓勝景。慧濟寺周圍古樹奇花甚多,寺西北的一顆鵝耳櫪〔li歷〕,是我國稀有的觀賞樹。

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都佔據全島山系的關鍵地形、關鍵部位,因而能夠恰到好處地控制全島的空間領域,有利於突出深山藏古寺的肅穆幽靜氣氛,也能夠加強它們在海天佛國當中的主導地位。 歷史上,普陀山雖然屢遭破壞,歷經滄桑,卻始終風光依舊,香火不絕。除了佛教寺廟群以外,普陀山上還有潮音洞、朝陽洞、梵音洞、千步沙、水晶宮等風景點20餘處,幽洞奇岩,海天一色,變幻多端,景色奇麗,是我國南方以佛教名山為特色的著名海島旅遊勝地和海濱浴場。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