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著名的寺廟宮觀與教堂

第6章 第六節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

佛教建築有許多種類,石窟是其中最古老的形式之一,在印度稱為“石窟寺”。石窟本來是佛教僧侶的住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佛寺。一般的石窟寺是開鑿岩石成為一長方形洞窟,入口處設有門窗。石窟中間是僧侶集會的地方,兩邊是住房,後來發展成“禮拜窟”和“禪窟”兩種形式。 “禮拜窟”雕塑佛像,供人瞻仰禮拜;“禪窟”主要供比丘修禪居住。公元4世紀到8世紀之間,我國的新疆庫車,甘肅敦煌,山西雲岡,河南龍門,河北南、北響堂山等地,首先吸取印度石窟造型藝術,建造起大型的石窟寺群。 今天,我國境內從新疆的庫車、高昌,甘肅的敦煌、永靖、天水,山西大同的雲岡、太原的天龍山,河南洛陽的龍門,河北邯鄲的南、北響堂山,山東濟南的千佛崖,江蘇南京的棲霞山,浙江杭州的飛來峰,四川的廣元、大足到雲南的劍川,有一連串的石窟寺,分佈在各個名勝地區,把我們的錦繡河山點綴得更為雄偉壯麗。其中,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是舉世公認的藝術寶庫。

莫高窟位於甘肅省敦煌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始建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洞窟高低錯落,上下五層,綿延兩公里,是我國現存比較完整的石窟群之一。自北魏歷隋、唐、五代、宋、元至明1000多年,人們共計開鑿出1000多個洞窟,莫高窟因此又稱千佛洞。當初,每個洞窟前面都有木結構簷廊,簷廊間架設蜿蜒的棧道,彼此相通。遠遠望去,莫高窟猶如一座輝煌巍峨的宮殿群。 莫高窟現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洞窟492個,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15尊,唐宋木結構建築五座,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千塊,是一處集建築、繪畫、雕塑等各門藝術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寶庫。 由於敦煌地處砂礫岩地帶,山石石質比較疏鬆,不宜雕刻,因此,莫高窟主要的藝術創作是泥質彩塑和彩色壁畫,雕塑和壁畫融為一體。有時,佛、菩薩、弟子、天王用泥塑,天龍八部和飛天龍女等畫成壁畫;有時,菩薩用泥塑,頂部的圓光、身上的飄帶畫成壁畫。兩種藝術交替使用,相輔相成。莫高窟彩塑主要為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等造像。其中,最高的“北大像”高達33米,塑於唐武則天時代,氣勢非凡;最小的高僅10多厘米,精緻細膩。這些塑像千姿百態,服飾、人物動作、表情各具特點,表現手法多種多樣,反映了不同時代的藝術風格。莫高窟大量的窟內彩色壁畫,取材極為廣泛,除了佛、菩薩的尊像畫、佛教故事畫、佛教史蹟畫、經變畫、供養人畫、飛天龍女畫、裝飾圖案畫以外,還有表現民間傳說的神鬼怪異畫等等,從側面反映出不同時期的生產過程、勞動艱辛、社會習俗、民族關係、各階層人物狀況以及各個時代的建築、服飾、音樂、舞蹈等方面的情形。莫高窟的創作高峰在北朝和隋唐時期,這裡的藝術遺存,為我們了解當時的社會,提供了一幅生動的歷史畫卷。

1900年,莫高窟16窟內又發現了一個珍藏極為豐富的藏經洞。洞門僅高出地面一米,像是一個未及完工便被封閉的洞窟。學者研究說,這極可能是11世紀初西夏人征服敦煌時,莫高窟僧人逃難前所封閉,此後僧人再也未歸。 900年以後,這個洞偶然間被一名道士發現,很快轟動了世界。洞內存有大量的經卷文書、織繡、畫像,文物共計五萬多件。除漢文寫本外,還有1/6的藏文、梵文、古和闐文、回鶻文等各種民族文字的寫本,以及絹本繪畫、刺繡等美術品幾百件。寫本中除了儒、佛、道三家經典外,還有公元4至14世紀近10個朝代的文物圖書,包括史籍、詩賦、小說、民間文學、地志、戶籍、帳冊、曆書、契據、信札、狀牒等。這是本世紀發生在敦煌的一件震驚中外學術界的大事。這些歷史文物和藝術珍品曾被英國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等大量盜竊。藏經洞打開以後,研究敦煌的人越來越多,敦煌學早已成為一門國際性的專門學問。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西麓。這裡群山疊嶂,連綿如雲,所以也稱“雲岡”。石窟依山而建,密佈在長達一公里的山崖上。現存北魏至遼金時期大中型石窟53個,連同小型窟龕,共計窟龕1100多,雕刻了約五萬個佛像、飛天和供養人,還有許多飛鳥異獸、樓台寶塔、樹木花草等浮雕圖案。石佛有的高大魁偉,有的容貌莊嚴,有的體態安詳,是我國氣勢最為雄偉的石窟之一。 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前期。北魏文成帝拓跋濬(浚)即位後,一改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毀佛政策,下令恢復佛教,並請名僧曇曜進京,開展一系列宗教傳播活動。武周山位於北魏都城平城附近(在今大同市東北),又是皇帝祈福的神山,所以文成帝命曇曜在此主持石窟的興建。第一批開鑿出五窟,每窟按文成帝及其以前四位皇帝的形象,分別雕鑿出一座高達六七十尺的佛像。雲岡這些最早的石窟稱為“曇曜五窟”,在現在的編號中為16—20窟。第16窟主像為文成帝。文成帝的臉和腳部有黑痣,雕像也在相應部位嵌上黑石,儼然如帝身。第20窟是曇曜五窟的代表作,也是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性作品。全窟仿印度草廬,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主佛像高13.7米,造型雄偉,面龐圓潤豐腴,鼻樑高直,眉眼細長,薄唇上蓄八字胡,兩肩寬闊,體魄健壯,具有北方鮮卑族的體質特徵。造像在繼承漢代畫像磚陰紋手法的基礎上,充分吸收了印度佛教藝術的精華。

北魏文成帝以後,雲岡石窟規模不斷擴大,佛像也越來越多。現在編號中的第五窟,成為當時整個雲岡石窟的中心。第五窟洞內的巨大石佛,高約18.3米,腳長4. 7米,手的中指長2. 3米。大佛的兩旁分別排列著許多佛像,周圍環繞著飛天和供養人等。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人們仿照雲岡石窟的模式,在洛陽南面13公里的伊水西岸,開始開鑿石窟。這個過程一直延續到宋朝,石窟也超出伊水西岸範圍,跨河蔓延到東岸山崖,形成龐大的石窟寺群,這就是龍門石窟。這裡龍門山和香山“兩山相對,望之若闕”,所以又稱“伊闕”。龍門石窟現存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餘尊,大部分為唐代雕鑿,可以說龍門是唐代石窟寺的中心。龍門石窟的佛像,深受當時造型藝術的影響,鼻高、目長、唇厚,面頰豐滿,雙肩寬闊,體態端莊,服飾美觀大方,褶紋棱角流暢分明。龍門石窟中還有不少碑刻,其中馳名中外的“龍門二十品”,是魏碑書法藝術的精品。

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的摩崖佛龕即奉先寺石窟,開鑿於武則天時期。佛龕南北寬36米,東西深40米,利用崖面雕刻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巨像九尊。主佛盧舍那像高達17.14米,居中趺〔fu膚〕坐,頭部微微前傾,身軀雄偉,居高臨下,令人望而生畏。但由於雕像前額寬闊豐滿,雙眼聰穎下視,面孔微露笑意,無形中讓人感到佛是智慧的化身,充滿了善良與慈祥。有人因此認為盧舍那佛是武則天的化身。全龕佈局主次分明,形神兼備。主像左右兩側的天王、力士,威武雄健,與正面主佛的端莊慈祥,弟子的虔誠以及菩薩的恬靜,形成鮮明對照。這些雕刻作品技巧高超,堪稱唐代石刻藝術的精品。 石窟寺的雕塑、壁畫,是我國古代藝術家把傳統的藝術和外來影響密切結合起來而創造的珍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大多數雕塑和繪畫都以佛教故事作為題材,但也不乏反映各個時代人間現實生活的情景,是研究中國古代史的寶貴資料。宋元時期,石窟寺的開鑿進入尾聲。明清以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都市經濟更加繁榮,城市寺廟大量湧現,邊遠偏僻山區石窟寺的開鑿逐漸趨於終止。 1949年以前,帝國主義分子對中國石窟寺精美的雕塑和壁畫垂涎三尺,他們鑿佛頭,刮壁畫,盜運出境,極大地摧殘了這些珍貴遺產,令人痛心不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