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建築

第10章 第三節陵墓地面上的雕刻

中國古代建築 楼庆西 1346 2018-03-20
中國古代建築,尤其是早期的實物,如今留存下來的很少。有些史書上記載描繪得很具體的重要宮殿,例如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宮、唐代大明宮的含元殿、北魏洛陽的天寧寺塔都已蕩然無存,見不到它們的宏偉形象了。其原因除了封建皇朝歷代更迭,遭到人為的破壞以外,主要是這些建築為木結構,很容易毀壞。相比之下倒是古代的陵墓建築比較容易保存下來,因為它們多為磚石結構,而且一部分埋在地下,尤其陵墓建築中的磚石雕刻,留存下來的更多。這對於我們認識古代建築中的雕刻藝術,提供了很有利的條件。 前面已經介紹過,自東漢開始,石雕在陵墓建築中已被廣泛地應用。石闕放在陵墓的最前面是重要的入口標誌;其後是系列的石雕,有獅、辟邪、虎、牛、馬、駱駝、羊等成對地佈置在墓道兩旁,組成為陵墓建築不可缺少的神道部分。到唐代,神道兩邊又增加了石人,有文臣、武臣,還有外族的藩王像。陝西乾縣唐乾陵神道的石人石獸共有110餘尊。以後的宋、明、清各代的皇陵都有這樣排列成行的石雕。現在我們選擇石雕中常見的幾種加以介紹。

(1) 石柱又稱石表、望柱、神道柱,多置於神道的前面。最典型的是北京西郊出土的漢代秦君墓石柱和南京市郊南朝時期蕭景墓墓表(圖9)。它們的形式是由柱礎、槽柱、方版、束柱、蓋盤和蹲獸幾部分組成。方版上刻有墓主人的職位和姓氏,所以石柱是陵墓的一種標誌。在柱礎和蓋盤部分都雕有獸形和蓮花的圖像,柱身下段是槽柱,這種形式在我國古代很少見到而是古希臘、羅馬建築中常見的一種柱身形式,這反映了此時融合吸收了西方文化藝術的特徵。在唐、宋、明、清各代皇陵前的石柱,形式有了變化。槽柱和方版不見了而改為六面或者八面的柱身;頂上的蹲獸不見了而代之以圓柱形的柱頭;下部的柱礎也多用了須彌座形式的基座;柱身滿佈雲紋,柱頭雕有龍紋;整體造型比前代的簡單。

(2) 石獅這種出現在重要建築門前的獸中之王,自然在陵墓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石獸,幾乎在所有陵墓神道上都能見到它的身影。石獅作為大門入口的守護神獸,有時並不在神道左右而蹲在陵寢建築大門的兩邊。

圖9 江蘇南京梁蕭景墓墓表(選自《中國古代建築史》)
在江蘇南京郊區南朝陵墓前的幾座石獸是如今留存下來的古代石雕中的精品(圖10)。蕭景墓前的石獸名辟邪,實際上也是一種獅子的造形。它體形碩大,兩側雕有飛翼,取名辟邪,有辟除邪惡之意。在雕法上,它不追求獅子的細部刻劃而用簡潔的手法突出整體的動態。獅子四肢著地作站立狀,胸部向前挺出,頭部往後向上微昂,張嘴吐舌,身體比真實的大,四肢比真實的短而粗壯。它用誇張的手法力求表現出獅子的雄偉和力量,這就是中國古代造型藝術所講求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特徵。西安附近唐順陵、乾陵的石獅(圖11),在造型上繼承了南朝風格,不著重獅子細部的刻畫而力求表現出獅子整體的神態。蹲立在座上的獅子,前肢直立,腳爪扣地,彷彿入土三分,具有一種充分的力量感。河南鞏縣宋陵前的石獅,在形態上更接近真實的獅子了,細部刻畫比以前具體,頭上身上的捲毛,脖子上帶的項鍊、鈴鐺都有清楚的表現,但在總體神態上卻不如唐和南朝的作品。明、清兩代陵墓留下了大量石獅,體量上有大有小,雕法上有粗有細,在獅子神態的表現上多種多樣,但在總體氣勢上都不如早期石獅子那樣生動而有力。


圖10 江蘇南京梁蕭景墓前辟邪

圖11 陝西咸陽唐順陵石獅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