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建築

第4章 第三節北京紫禁城的規劃

中國古代建築 楼庆西 1043 2018-03-20
紫禁城有房屋1000餘幢,怎樣把這大大小小的建築安排妥當,既要讓它們能滿足封建皇帝在工作、生活和遊樂等各方面的需要,又要在這些建築所造成的環境氣氛上顯示出帝王統治天下的威勢,這就是我們要介紹的規劃問題。 從建築的功能上講,可以分為供皇帝行使統治權力的辦公用房和供生活、遊樂的用房兩大類。前者在古代稱為朝政用房,後者稱寢居用房。在總的安排上,紫禁城繼承了前代的製度,即“前朝后寢”,朝房安排在前面,寢居部分安排在後面,這也是符合使用的要求的(圖4)。

1.天安門2.端門3.午門4.太和門5.太和殿圖4 北京紫禁城平面圖
(1)前朝部分主要有太和、中和、保和三座大殿,其中最主要的是太和殿,它是封建國家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每逢皇帝登位、作壽、結婚、軍事出征以及新年、中秋等重大節日,皇帝就在這裡接受百官朝賀,頒布命令,所以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的中心。怎樣突出這座大殿的地位呢?首先在建築群的規劃上,在它前面安排了一系列的前奏。從皇城大門天安門進去,經過一個狹長的空間到達端門;進入端門又經過一個比較大的廣場才到達紫禁城的入口午門;進入午門來到一個扁而寬的廣場,眼前突然開闊,三大殿的入口太和門就在廣場的北面;經過太和門,進入更為寬廣的廣場,太和殿就坐落在廣場北面高高的台基上。這就是說,從天安門經午門到太和殿,需要經過幾重殿門,幾重廣場,這些殿門和廣場在體量和形式上都有變化,廣場由狹長到寬廣,由小到大;殿門是大小相間。總之,它們的目的是襯托出太和殿的重要地位。

其次在建築的安置上,又將三大殿共同放在一個高台上。中國古代喜歡把重要的建築建在高的台基上以顯示出它們的威勢,所謂“高臺榭,美宮室”就是這個意思。現在太和、中和、保和三座大殿共同建在一個台基之上,台基有三層,共高8.17米。另外,在廣場兩側有兩座配殿及其它的房屋相圍,它們的體量都比三大殿小,都建在比較低矮的台基上,從總體環境上更加突出了太和殿的顯赫位置。 (2)后寢部分的房屋類型比前朝的多,這裡有供皇帝日常辦公的用房,皇帝、皇后、皇太子、皇妃、皇太后等居住用房和供他們遊樂的建築以及服務性用房。在規劃上可以明顯地看到把皇帝辦公和居住的宮殿即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安排在中軸線上,其他建築分列左右。東西各有六宮供皇妃居住;東西五所是皇太子住地;東有祭祖宗的齋宮,西有拜佛誦經的佛堂;還有專供皇族遊玩的御花園;供乾隆皇帝退位當太上皇時使用的寧壽宮等等。這些大大小小的建築群之間都有通道相聯繫,它們排列在中軸線的兩邊,多而不亂,顯得很有次序。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