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繪畫

第25章 第九章清代繪畫(公元1644—1911年)

中國古代繪畫 徐改 3202 2018-03-20
清初畫壇,存在著“摹古”和“創新”兩種不同的畫風。革新的一派畫家,反對陳陳相因,強調不受古人成法的約束,主張另闢蹊徑。最有代表性的畫家是被稱為“四畫僧”的弘仁、髡〔kun坤〕殘、朱耷〔da搭〕、石濤。 弘仁(公元1610—1664年)本姓江,名韜,字六奇,安徽歙〔she舍〕縣人。明亡後,他曾抱著復國的希望投奔在福建稱帝的唐王聿鍵,但唐王政權很快崩潰,他便在武夷山削髮為僧,更名弘仁,字漸江,又名無智。以後便雲遊四方,數次登黃山,遊西湖、蕪湖、宣城,晚歲到廬山,幾乎一生都在名山大川中度過。雲煙空濛的山光水色,不僅陶冶了他的情操,也成就了他峭拔、簡潔的繪畫風格。 弘仁出家後才開始學畫,深受倪雲林、黃公望的影響。但他是個具有創新精神的畫家,學習傳統並不一筆一劃地單純摹仿,而是古為今用,從對大自然的感受中,自創新意。曾有詩云:“敢言天地是吾師,萬壑千崖獨杖藜。夢想富春居士好,並無一段入藩籬。”弘仁的山水畫,清新淡雅,以簡潔、秀潤的筆墨變化,表現山川的偉岸,林木的生意。畫黃山景色最多,也最具特色。在他的《黃山松石圖》(高198.7厘米,寬81厘米,現藏上海博物館)中,峰巒聳立,古松倒掛,生動地表現出黃山的挺拔雄奇。該畫運墨精微,著色淡雅,使人如臨其境,在冷峻的靜寂中,生髮著堅強、悲壯之感。當時,江南人以有沒有弘仁的畫定雅俗,就像前人重視倪雲林的作品一樣。可見弘仁的山水畫已開創和確立了自己的風格。在美術史上被尊為“新安畫派”的先驅。他的作品還有《黃山天都峰圖》、《黃山真景冊》。

髡殘(公元1612—1692年)俗姓劉,字介丘,號石谿、石道人等,武陵(今湖南常德)人。 20歲削髮為僧,雲遊四方。後清兵南下,曾避居深山,歷盡艱險。中年後,居南京牛首祖堂山幽棲寺,深修禪理,精研書畫。以山水畫最出色。多取法王蒙、吳鎮,但能結合自己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感受,加以變通而另具新貌。如《蒼翠凌天圖》、《蒼山結茅圖》、《山高水長圖》、《溪山幽居圖》等,筆法蒼勁,墨氣沉著,設色精湛,構圖嚴謹,平中見奇,頗有淳厚、幽深之趣。 朱耷(公元1626—1705年)名中桂,號彭祖,因耳朵大,父母給他起了個小名叫耷子,所以又有朱耷之名,江西南昌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7個兒子朱權的九世孫。明亡後,他出家做和尚又有很多僧名,如雪個、個山、八大山人等。中年後加入全真教當道士,又有朱道朗、良月、破雲樵者等名號。朱耷的父親和祖父都擅長書畫,他自幼就對詩、書、畫、印十分感興趣。 19歲明朝滅亡,清廷千方百計追殺明代朱姓宗室,這位皇族子弟東藏西躲,受盡磨難。在精神上他也受到極大刺激,曾裝聾作啞,佯裝瘋癲。後來避居南昌附近的寺廟、道觀中,過著又當和尚、道士,又做儒家文人的生活。將一腔激憤訴諸詩畫。直至79歲在北蘭寺結束了他那潦倒淒涼的一生。

朱耷的繪畫藝術,奇特而雄健,在清初畫壇別開生面,卓然而立。例如68歲時畫《安晚冊頁》中的《鵪鶉圖》,畫兩隻鵪鶉棲於一塊巨石下,一隻蜷縮著身軀,仰頭向遠方凝視,另一隻好像發現了石縫中的小蟲,正抬起一隻腳準備撲上去啄食。寒風抖動起它們身上的羽毛。在這霜重秋濃的時節萬物蕭索,只有岩石邊的野菊花依然傲霜開放。鵪鶉是一種像小雞的鳥,禿尾巴,渾身長著斑斑點點的褐色羽毛,好像是穿著帶補丁衣服的窮寒之人。古人形容衣服襤褸,常說“衣若懸鶉”,再加上鵪鶉沒有固定的居所,雄性又十分好鬥,所以朱耷常畫鵪鶉自喻,寄託他國破家亡、身世飄零的悲憤之情。在這幅畫中,畫家特別著意地刻畫了鵪鶉的神情,有意識地誇張了鵪鶉的眼睛,眼圈畫得特別大,黑而圓的眼珠,頂在眼框上角,使人感到,雖然寒氣逼人,但它們仍然昂首向天,白眼看人,冷峻而孤高。他愛用“八大山人”的僧號屬款,故意將“八大”二字緊連在一起,像個草寫的“哭”字,又像個草體的“笑”字;把“山人”二字連筆寫成“之”字樣,看起來像“哭之”或“笑之”。這也是抒發孤憤之情的一種表現形式。此圖不著色,全以水墨畫成,筆墨雄勁而酣暢,筆法簡潔精到,似不著意,而韻味深長。鄭板橋曾以“橫塗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點多”的詩句,形容八大山人的作品,從此圖可見其一斑。朱耷的作品,流傳極多,現有《八大山人畫集》、《八大山人書畫集》等畫冊出版。

石濤(公元1642—1707年)原姓朱,名若極,廣西人,是明代皇族後裔。明亡時,他才兩歲。為了躲避清朝統治者的迫害,他很小就出家做和尚,法名原濟,號石濤。別號很多,有清湘陳人、苦瓜和尚、大滌子等。作為明宗室後裔,在清朝統治下生活,他內心充滿了矛盾。一方面有國破家亡之恨,另一方面,他畢竟缺乏對明代生活的清楚記憶。長大成人後,清王朝的統治已日趨鞏固,“復國之思”不過夢想而已。他很佩服康熙皇帝的英明,曾在康熙南巡時寫詩作畫,兩次到南京、揚州接駕,感嘆知遇,引以為榮。他也曾在北京呆過三年,後離去,便登山涉水,雲遊四方,飽覽祖國名山大川。晚年定居揚州,專心於繪畫創作。直到66歲去世。在藝術創作上,石濤才華橫溢,山水、人物、花卉樣樣精通;粗筆、細筆無所不能,且風格多樣。有的沉鬱豪放,有的飄逸秀雅。石濤一生反對泥古不化,激烈地聲討摹古風,響亮地提出“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我自用我法”等革命性主張。對後世中國畫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石濤一生的繪畫作品很多。他的《細雨虯松圖》(高102.6厘米,寬41.3厘米,現藏上海博物館)是一幅細筆山水畫。深秋時節,細雨初歇,飛瀑高懸,山溪如注。湍急的溪水,穿山谷,過小橋,漸趨平緩,到近處則微波輕盪,清澈如鏡。坡岸崖頭的秋樹,有的葉已落盡,有的紅葉點點,唯有那虯曲的古松和橋旁的山竹,傲然挺立,被小雨洗過,顯得更加蒼翠。遠處,在茫茫的雲霧中被雨後夕陽染紅的山峰時隱時現,飄渺而高遠。為了表現這澄明的境界,畫家採取細潤秀雅的線條,勾勒山石,極少皴擦,用墨輕淡,再敷以淡淡的赭石和花青色,顯得明亮而潤澤,恰如其分地表現出雨後秋山那種明朗秀麗、空靈恬淡的韻味。與畫家大筆淋漓,奔放不羈的其他作品相比,這種格調更顯得含蓄而高雅。石濤最著名的作品還有《清湘書畫稿》、《潑墨山水卷》、《山水清音》、《惠泉夜泛》、《淮揚結秋》、《華山勝景》、《金陵懷古詩畫冊》等。除此以外,石濤還有一部理論巨著《苦瓜和尚畫語錄》流傳於世。

明末清初,在南京聚居著許多畫家,清人張庚著《國朝畫徵錄》將其中的龔賢、樊圻、高岑、鄒喆〔zhe哲〕、吳宏、葉欣、胡慥〔zao造〕、謝蓀八人合稱為“金陵八家”。成就最高的當屬龔賢,他被目為“金陵八家”之首。 龔賢(公元1618—1689年)字半千、野遺,號柴丈人。江蘇崑山人。幼時家境貧寒,青年時代寓居南京,參與過“復社”活動。後清兵攻陷南京,他又投身於反清鬥爭,四處飄泊,幾經輾轉,最後又定居南京清涼山,寫詩作畫。在繪畫創作方面,他極力反對單純地摹仿古人,提倡宗師造化,自創一格。為了表現江南山林蒼莽、鬱茂的特點,在墨法上進行大膽探索,並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畫筆法勁健,墨氣靈活,構圖奇特,氣勢雄偉。在清初畫壇上獨樹一幟。

龔賢對南京附近的山林坡石景色十分熟悉,經常出入其中,悉心觀察體驗。他發現,要表現江南山川的濕潤厚重特色,就必須改變流行的那種疏朗秀潤的用筆。他吸取了宋人的積墨法,不論畫樹木還是山石都多用枯筆幹墨,層層積染,並分出暗面與亮面,生動表現出山石厚重、樹木蔥鬱的感覺。他雖然很少用潑墨,畫面卻有潑墨淋漓、蒼潤、深厚的效果。如《夏山過雨圖》描繪夏日雨後山林景色。山腳下坡石起伏,層林密布。枝葉繁茂,鬱鬱蒼蒼。遠處峰巒疊嶂,凝重渾厚,唯有林中霧嵐、山間煙雲迴盪其間,使畫面虛實相濟,層層深遠。在濃密深邃之中,有一縷夕陽穿過,照亮了樹的枝幹,襯托著雨後青山更加深沉蒼翠。山石樹木,濕淋淋的,好像剛剛被雨水洗過,黑壓壓地宛如暮色降臨。觀此圖,彷彿有一股濕潤清新之氣迎面撲來,使人耳目一新。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