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的名勝古蹟

第10章 第九章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結晶

中國的名勝古蹟 葛晓音 6718 2018-03-20
中國的古代文化是漢族與各兄弟民族共同創造的。同樣,全國各地的名勝古蹟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凝聚著古代各族人民的智慧。 西藏地區從唐代開始,就與中原王朝保持著“甥舅”關係。唐太宗時,吐蕃首領松贊乾布娶文成公主。中宗時,金城公主又嫁給吐蕃棄隸縮讚讚普。這兩次和親使漢唐文化大規模地輸入西藏。拉薩至今仍保存著許多遺跡。 根據文成公主的建議修建,現有面積約為21500平方米,仍是1000多年前的唐代建築,殿內中心部分還保持原來式樣。主殿覺拉康殿內主供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時身量紫金像。二層配殿內,供有鬆贊乾布、文成公主的塑像,殿堂及四周迴廊間繪滿壁畫,其中《文成公主進藏圖》、《大昭寺修建圖》等,都如實反映了當初唐蕃和親的歷史畫面。大昭寺的圍牆內,還立著一塊唐蕃舅甥會盟碑。碑立於唐長慶三年(公元823年)。蕃方先派專使來到長安,在西郊與唐政府官員舉行會盟儀式。會盟之後,唐方又派專使入蕃,在邏些(拉薩)設盟壇。碑文追述唐蕃歷史,強調了文成、金城嫁給吐蕃贊普的舅甥姻緣關係,記述了會盟經過,是漢藏人民友好關係的歷史見證。西藏從元代起就正式成為我國行政區劃的一部分。明王室與西藏的聯繫更密切,據禮部統計,15世紀60年代,西藏到北京朝貢的人最多時達三四千。明中央政府也多次派使團到西藏撫慰,帶去很多珍貴禮物,大昭寺內至今還珍藏著兩幅明代的唐卡(刺繡的捲軸畫)。清代為加強對西藏的管理,又設駐藏大臣,負責全面督辦西藏事務,並規定了達賴、班禪轉世抽籤的辦法。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設立“金瓶掣〔che徹〕簽”制度。達賴、班禪及蒙藏大活佛的靈童轉世,必須將所找到的靈童名字寫在牙籤上,放在瓶裡,分別在北京雍和宮和西藏大昭寺,由理藩院尚書或駐藏大臣監督掣定,防止蒙藏貴族操縱大活佛轉世。這些措施穩定了西藏社會秩序,密切了西藏與內地的聯繫。乾隆當年所賜的抽籤的金本巴瓶今天仍藏在大昭寺內。大昭寺門前還有一塊乾隆年立的《勸人種痘碑》,當時西藏天花流行,病人被趕到山野岩洞,任其死亡。清駐藏大臣和琳命人專門建房護理天花病人,使不少人痊癒生還。他還嚴諭前後藏,勸令班禪和達賴以後照此辦理。事後刻石立碑,讓藏人懂得痘疹並非不治之症的道理。

最早是松贊乾布為文成公主建造的。起初在紅山上修了1000間房,但後來絕大部分毀於雷火,僅剩“曲吉卓布”和“帕巴拉康”兩處,在今布達拉宮最高頂上。 17世紀中葉,達賴五世受清朝冊封,修建了白宮。他圓寂後,總管第巴桑結嘉錯又修建了紅宮。後來經歷代達賴再加擴建,才使布達拉宮形成現在的規模。全部建築依山疊砌,蜿蜒至山頂,佔地10萬多平方米,被譽為世界十大土木建築之一。這裡是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原來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宮裡保存著明清兩代皇帝封賜西藏官員的封誥、印鑑、金冊、玉冊,工藝品、經文、醫藥、歷史、文學書籍,各類佛像、唐卡、法器等大量珍貴文物。整座宮殿結構複雜,氣勢宏偉,主要展示了藏族傳統的建築形式和特點,又表現了漢族建築雕花樑架和復雜斗拱等特色。從松贊乾布開始修造布達拉宮起,就招請了許多漢族工匠。 17世紀重建時,康熙皇帝還特別派遣了114名漢滿工匠協同修建。因此佈達拉宮也是漢藏文化交流合作的成果,是我國多民族統一歷史的見證。

布達拉宮西面,還有七世達賴創建的“羅布林卡”,是歷代達賴的夏宮。佈局和內地皇家宮苑相似,金頂石牆,樹木茂盛,花卉繁多,更有亭台池榭、林竹山石、珍禽異獸點綴其間。現已闢為公園,節假日森林裡常有藏胞來度假,拉薩的藏劇團也在這裡演戲。 藏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俗稱喇嘛教。元明時期分出很多教派。明中葉後,格魯派(又稱黃教)首領宗喀巴改革喇嘛教。在明清政府的支持下,黃教成為西藏地方的執政教派,流傳最廣。黃教有六大著名寺院,這就是青海的塔爾寺,西藏的色拉寺、哲蚌寺、扎什倫布寺、甘丹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塔爾寺在青海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這裡是宗喀巴的誕生地。相傳宗喀巴出生時,他母親將胞衣埋在地下,後來這里長出一棵菩提樹,其母便在此建一座小塔,後人又改建成一座大銀塔,並擴為寺院,塔爾寺由此得名。這是一組由眾多的殿堂、經堂、僧舍所組成的大建築群,吸取了漢式宮殿和藏式平頂建築的特點。主殿大金瓦寺,面積近450平方米,是漢式宮殿建築。另外有大經堂,是全寺宗教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所在,面積1981平方米。幾經擴建,現有168根大柱,其中60根在四壁牆內。 108根柱子上部,都雕有美麗的圖案,外裹彩色毛毯,並綴有各種刺繡飄帶,以及各種綢緞剪貼和堆繡的佛像、佛教故事圖和宗教生活圖。還懸掛著各種壁畫,做工精細。寺內的如意寶塔八座、小金瓦寺等也都是很有特色的建築。人稱塔爾寺有三絕:酥油花、壁畫和堆繡。每年春節前幾個月,藝人便把純淨的白酥油揉進各種礦物質染料,塑造各種人物花木、飛禽走獸,色澤鮮豔,經久不褪。每到農曆正月十五燈節會上展出酥油花,一年一度,成為寺內盛會。壁畫則是典型的藏族風格,最多的是畫在布幔上,懸掛或釘在牆上,顏色歷久不變。堆繡則是用各色綢緞剪成各種形狀,塞入羊毛、棉花之類,在布幔上繡成具有明顯立體感的佛像、山水、花鳥等,形像生動活潑。三絕之外,塔爾寺的雕塑也享有盛名。其他五座黃教寺院都建於明清時期,規模類似城市,珍藏文物之豐富、殿堂陳設之豪華,均可與布達拉宮媲美。

在西藏日喀則縣西南。原為一世達賴更登珠巴(宗喀巴的門徒)於公元1477年所建。取名扎什倫布,意為“吉祥須彌山”,吉祥堆集之意。明朝末年,四世班禪洛桑曲堅掌權後,這座寺就成為歷世班禪的坐床之所,是班禪喇嘛舉行宗教和政治活動的中心。全寺依山傍水,層層疊疊,周圍築有城垣,方圓近兩公里。內分脫桑林、夏孜、吉康、阿巴四個扎倉(學院)。有殿堂幾十處,雕樑畫柱,金頂碧瓦。寺內有一座高達27米多的強巴佛(彌勒)像。據記載,當時為鑄此像用去青銅22萬斤,黃金500斤,是世界上罕見的大銅佛。另外,歷代班禪的靈塔也收藏在寺裡,塔身包裹銀皮,鑲嵌各種寶石。與布達拉宮一樣,寺裡保存著各種貴重的寶器、珍玩、瓷器,以及佛像、唐卡、刺繡等,還有明清皇帝頒發的大量金玉印章,封誥敕書,以及鐫有八思巴文的元代“大司徒”印章。

拉薩的甘丹寺、色拉寺和哲蚌寺合稱三大寺。甘丹寺在拉薩市郊的達孜縣境內,是宗喀巴於明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興建的第一座格魯派寺院。全寺分夏孜、絳孜兩個扎倉。僧人定額為3300人。寺院規模相當於三個布達拉宮。主要建築為拉基大殿、赤多康等。拉基大殿可同時容納3000多個喇嘛在內誦經。赤多康是宗喀巴生前起居之處,內間有一台坐床,據說宗喀巴就是在這床上圓寂的。宗喀巴的法座繼承人、歷代格魯派教主稱為“甘丹赤巴”,他們世世住在這所寺裡,靈塔也保存在此。 色拉寺在拉薩市北五公里,是宗喀巴的弟子絳欽卻傑(大慈法王)釋迦也失所建。他曾於明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和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先後兩次到北京覲見皇帝,被封為大國師和大慈法王,得到明廷的厚賜。寺宇倚山面河,規模宏大。 17世紀時僧員定額為5500人。到1959年時寺僧達9000人。主殿為措欽大殿,面積有1000多平方米,共四層,殿內壁畫完好。寺內分節扎倉、麥扎倉和阿巴扎倉。所藏文物也很豐富,有釋迦也失從北京帶回的大藏經、各種佛像、唐卡、金銀銅的法器和供器等。

哲蚌寺在拉薩市西北10公里。是宗喀巴的弟子絳央卻傑所建。全寺建築以白色為主調,遠望如米堆,所以取名“哲蚌寺”,意為積米寺。佔地面積為25萬平方米。殿宇依山而起,聯成一座山城。五世達賴時僧人定額7700人,解放前夕僧人已超過一萬,是喇嘛教最大的寺院。正殿措欽大殿面積1850平方米,前面還有2000平方米的廣場,殿內可同時容納六七千人。另有“噶丹頗章”,意為極樂宮。三世、四世、五世達賴都住在這裡,直到布達拉宮峻工後,才移居布達拉宮。五世達賴曾在這裡建立噶丹頗章王朝,哲蚌寺便一度成為西藏地方政權的中心,所以歷世達賴都以哲蚌寺為母寺。寺內紮倉規模超過其他寺廟,藏書豐富。 格魯教派的另一座大寺拉卜楞寺在甘肅夏河縣,是甘南藏族地區的最大寺院,下轄寺院108所,喇嘛總數達兩萬各,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僧舍有萬餘間。寺內有能煮四頭大牛的銅鍋,五尺長的象牙。珍藏文物幾萬件,藏文經典、書籍六萬多冊。因而與塔爾寺、扎什倫布寺和拉薩三大寺並稱為黃教六大寺院。

新疆古稱西域,各重要縣市幾乎都有古代城址遺留,多數是北朝到唐代的遺跡,還有許多古代大型墓葬群,因氣候乾燥,墓中古屍和隨葬物都沒有腐爛,大量古代文物得以保存。西域在漢代盛行佛教,中國的佛教正是從西域由絲綢之路傳入。因此目前在新疆發現的許多石窟大多是佛教石窟,又稱千佛洞,其中最著名的克孜爾石窟,開鑿於公元3世紀,比敦煌還要早。位於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東南,有236個石窟。這是古龜茲國的一處石窟寺群,也是天山南麓規模最大的佛教石窟群。窟形體制主要是僧房群式和中心塔柱式。現僅有75個洞窟形製完整。彩塑多已毀壞或被盜,壁畫尚保存下來一萬平方米左右。題材繁多,情節離奇,僅第17窟就有38種之多,被譽為故事畫之冠。第38窟所畫伎樂圖,有20個樂師,各奏一件胡地樂器,如琵琶、箜篌、橫笛、篳篥等。第175窟還有耕地圖、製陶圖。壁畫以西域的凹凸畫法馳名中外,石窟後壁有不少龜茲文題記。是研究新疆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料。

絲綢之路上佛教的遺跡也不少,如甘肅的麥積山石窟開鑿於十六國後秦時。此後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朝都有增建。現有窟龕和摩崖雕刻194處,大小佛像7000多尊,壁畫1300多平方米。各洞窟之間有棧道相連。洞內泥塑有高浮雕、圓塑、粘貼塑、壁塑四種。圓塑大小與真人相彷彿,數以千計,極富生活情趣。佛兩邊的菩薩弟子,有的低眉含笑,有的交頭接耳,有的竊竊私語,有的向人們招手。最高的阿彌陀佛達16米,最小的泥塑才十幾厘米。工藝之精湛,堪稱我國古代大型雕塑藝術的寶庫。 5世紀初夏國王赫連勃勃重修的海寶塔,至今仍矗立在寧夏銀川市郊,是我國現存最古的磚塔之一。塔身是磚砌樓閣式,共11層,平面為方形。每邊正中設券門,並略略向外凸出。建築外形層次分明,線條清晰,風格獨特,式樣在我國數千座塔中罕見。樓內有木梯可以盤旋上登到第九層。極目遠望,賀蘭山和黃河可盡收眼底。

維吾爾族的前身是回鶻,原來奉行佛教和摩尼教,從13世紀初開始大多改信伊斯蘭教。元明時代,僑居中國的穆斯林(其中有中亞細亞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轉為中國人,在與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的長期相處中形成回回民族。伊斯蘭教徒以十幾戶、幾十戶或幾百戶為單位建立居住區,並建立禮拜寺,由居民請掌教,主持宗教儀式和調解民事糾紛。到清代伊斯蘭教已經中國化,被稱為清真教。新疆喀什市中心艾提尕〔ga 嘎〕廣場上的清真寺,是新疆最大的伊斯蘭教禮拜寺。相傳始建於公元1798年,共佔地約15畝。寺門兩側有兩座10多米高的塔樓。全寺以米黃色為基調,磚面上勾著雪白的磚縫和花紋,顯得莊嚴而雅潔。院內有一座水池,四周蒼松翠柏,白楊參天,十分清幽。禮拜殿內140根雕花綠色木柱,成網格狀排列,可同時容納六七千名穆斯林作禮拜。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舊城內的清真大寺,建築風格又自成特色,相傳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寺門朝北,門前是一座仿木結構的磚砌照壁,中心有大幅精美的磚雕。門內高達10米的磚包大台基上,建有禮拜殿、宣禮樓、阿訇住房等。禮拜殿及右前側的喚醒樓將漢族傳統和伊斯蘭教建築藝術融為一體,技巧精湛。同心清真大寺是寧夏最古最大的伊斯蘭教建築,文物價值很高。

蒙古地區在遼金兩代就流行佛教,但蒙族尊崇喇嘛教主要是從元代開始的。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窩闊台執政時,西藏的喇嘛教首領已為蒙古大汗效勞。元朝廷尊喇嘛教派的首領為國師和帝師,皇帝朝見百官,帝師有一個專座。黃教興盛起來以後,逐漸取代其他教派的勢力。明中葉後,三世達賴在蒙古俺答汗的支持下,到蒙古高原弘揚黃教,於是黃教很快成為蒙古民族一致信仰的宗教。清皇室與蒙古封建主一直保持著世代的婚姻關係,修建了大量喇嘛教寺院,其中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內蒙包頭市東北的五當召。全寺依山勢佈局,佔地約300多畝,屋宇2500多間。共有六宮、三府、一陵、60多棟僧房和喇嘛塔等。各幢建築自成一區,牆體方整潔白,草牆為紅色,上有各式銅飾,色彩鮮明,壯麗輝煌。其中蘇古沁獨宮位於寺廟前部,共三層,是舉行全廟性集會、誦經的地方。卻伊拉獨宮是講授佛教教義的場所。洞闊爾宮是教授天文、曆法、地理、數學的講堂。位於山頂的那木林獨宮內供奉九米高的宗喀巴銅像,在內蒙首屈一指。蘇卜蓋陵是歷代活佛的靈塔殿。七座靈塔銅質鎏〔lu 流〕金,嵌有珍珠寶石,本身就是華美的藝術作品。

雲南洱海地區,在唐代建過一個南詔國,受唐朝冊封,宋代改為大理國。南詔大理大力推行漢文化,有許多古蹟遺存至今。最著名的是大理的崇壽寺三塔。三塔位於蒼山應樂峰下,一大二小,鼎足而立。中間的大塔名千尋塔,建於南詔勸豐祐時期(公元823—859年),相傳在唐代建築師恭韜、徽義指導下建成。高69.13米,16層,每層正面開券形龕,龕中有一尊白色大理石雕像,是一座方形密檐式磚塔,形狀與西安小雁塔和嵩岳寺塔相似,是典型的唐代風格。兩座小塔各高42.19米,10層,是八角形實心磚塔。塔身塗有一層白色泥皮,建於大理國時期。塔後原有一所規模很大的崇壽寺,清末毀於兵火,只有三塔巍然屹立,成為雲南最古老的建築物。 雲南、貴州、廣西居住著壯、傣、苗、侗、白族等許多少數民族。這里山青水秀,蒼山洱海、滇池、石林、昆明大觀樓、貴陽甲秀樓等等,都是馳名中外的風景勝地。不少民族具有古老悠久的歷史。雲南滄源佤族自治縣許多山崖上的原始圖畫,年代可追溯到千年以前。廣西寧明、龍州等地臨江峭壁、岩洞頂旁的大型壁畫,是古代壯族部落留下的。廣西侗族地區及貴州黎平、榕江、叢江、天柱等縣侗族聚居的村寨中,有一種很有特色的塔形建築物,叫做鼓樓。一般都用杉木為原料,不用釘子和鉚釘,完全採取接榫和懸柱結構,牢固嚴謹。第一層是正方形,以上各層是多角形,並有飛簷。頂樓常懸一面鼓,叫做“款鼓”。 “款”是侗、苗、水、布依等少數民族歷史上的一種社會組織,遇事由款首在鼓樓擊款鼓召集村民商量決定。當地喜慶佳節,都以鼓樓為娛樂中心。因為侗族歷來是同姓聚居,所以一寨一姓就建一座鼓樓,一寨多姓就建多座,因此鼓樓又是族姓的形象標誌。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城北有一座馬胖鼓樓,是廣西地區最大最有代表性的鼓樓,高20米,形似寶塔,比一般鼓樓寬胖。四邊形殿式房頂,九層飛簷,層層相疊,建築藝術很高,現已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三江縣城北20公里處,還有一座程陽風雨橋,長76米。五座青石橋墩上,架四五尺直徑的六根連排杉木,共兩層。上蓋五座樓閣,各座樓閣屋頂不同,互相連接,構成一條長廊式走道橋面,走道兩邊設長凳,供行人避雨和休息。樓閣和廊簷繪有精美的侗族圖案。整座橋用大木鑿榫接合,大小木條,斜穿直套,縱橫交錯,精密而牢固。橋體形式優美,表現了侗族建築藝術所達到的高度水平。 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古蹟還有很多。如傣族的曼飛龍白塔和景真八角亭,是兩座很精緻的佛教建築。曼飛龍白塔在雲南景洪縣大勐〔meng猛〕籠的曼飛龍後山上,由大小九座塔組成,塔身潔白,塔尖如筍。建於傣曆五六五年(公元1204年)。中央塔高16.29米,八個小塔分列八角,高9.1米,塔座下設佛龕,供佛像。八角亭在勐海縣西的景真山上,建於傣曆一○六三年(公元1701年),高15.42米。亭身為多角形的磚砌牆,開四門,牆面內外抹淺紅色泥皮,鑲各種彩色玻璃,並用金銀粉印出各種花卉、動物、人物圖案,光彩奪目。屋頂結構極其複雜,木質錐形。八條邊每邊都有10個人字形屋脊,一層套一層,直到15米高的亭頂,上面鋪平瓦,像魚鱗覆蓋。屋脊上裝飾各式傳統花鳥陶器飾物,屋簷上層層系結銅鈴。亭頂的金屬薄片上刻著哨狀網洞,風一吹哨音便響,頗有奇趣。整座建築玲瓏華麗,是傣族佛教藝術中的傑作。 中國疆域遼闊,歷史悠久,山河壯麗,名勝眾多,簡括的文字難以描繪出它的全貌。但從以上粗略的勾勒已可看出:三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以其燦爛輝煌的文化居於世界文明的前列,值得國人自豪的又豈止是漢唐盛世!而近百年來名勝的毀圮〔pi 痞〕和烈士的遺跡,又清楚地顯現出晚清以後中國積弱的趨勢,以及有識之士為挽救民族命運而浴血奮鬥的艱難歷程。成就和失敗發人深思,催人振作。歷史期待著今人創造出更多的奇蹟,中國應當重新煥發出世界文明大國的光彩。人們在周覽了全國的名勝古蹟之後,定會得出這共同的結論。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