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生物學

第16章 第六節對毀林惡果的認識

中國古代生物學 汪子春 1173 2018-03-20
森林同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關係極為密切。今天,保護森林,維持生態平衡,已成為世界人民共同關心的大問題。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學者就已經註意到濫伐森林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了。 《孟子·告子篇》中說:“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蘗〔nie聶〕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zhuo茁〕濯也”。牛山位於古代齊國的東南部,即今山東臨淄南。那裡原來是林木茂盛的,但是到了孟子生活的那個年代,已經變成了“若彼濯濯”的禿山。孟子認為,這不是由於牛山的自然條件差,草木不能自然繁殖,而是由於這裡的林木被不斷砍伐,加上牛羊牲畜糟踐所致。 我國古代學者還注意到,森林一旦被破壞,不僅林木資源要枯竭,而且也使大批野生動物遭摧殘。 《荀子·勸學篇》中寫道;“草木疇生,禽獸群焉。”認為,只有按自然規律辦事,維護動物的棲息環境,動物才能繁衍,人民的生活才能富足有餘。

漢代學者更一再提醒人們:破壞森林,會給生物資源帶來嚴重災難,危害極大。 《淮南子》一書不僅指出“構木為台,焚林而田,竭澤而漁”是使“萬物不繁”的重要原因,而且把“焚林而獵”,“燒燎大木”等與亡國聯繫到一起。 西晉時,人們對毀林與水災的關係有精細的描述。咸寧二年(公元276年),杜預上疏晉武帝,詳述毀林之惡果。他指出,東南地區,由於火田,不少地方的植被被破壞,水土流失非常嚴重,人工水利設施陂塘亦遭泥沙淤積而損壞,“故每有雨水,輒复橫流,延及陸田”,給那裡的農業生產帶來“特劇”的損失,非但“五穀不收”,而且“居業並損”。 宋代學者魏峴〔xian現〕,通過對浙江四明(今寧波)它山地區洪水災害的調查研究,進一步闡明了森林破壞與洪水氾濫的關係。他在《四明它山水利便覽》一書中說:四明它山原來“巨木高森,沿溪平地竹木蔚然茂密”,“雖遇暴水湍激”,但“沙土為根盤固”,因此“流下不多”。後來由於木材價高,大家競相砍伐,結果“無山不童,而平地竹木亦為之一空”,一旦下起大雨來,“既無林木少抑奔湍之勢,又無根纜以固沙土之留,致使浮沙隨流而下,淤塞溪流,至高三四丈,綿亙二三里”。這個見解是非常正確的。

人們在實踐中對森林涵養水源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以致當清朝安徽巡撫熱衷於提倡毀林開山造田時,具有實踐經驗的安徽“棚民”堅決反對這樣做。他們申述理由說:“未開發之山,土堅石固,草樹茂密,腐葉積數年可二三寸。每天雨從樹至葉,從葉至土,石歷石罅滴瀝成泉,其下水也緩,又水下而土不隨;其水緩,故低田受之不為災。而半月不雨,高田猶受其溉。”相反,如果“以斧斤童其山,以鋤犁松其土”,那末定將是“一雨未畢,沙石隨下,奔流注壑”,等到窪地農田水乾了,山上也沒有可以繼續供應的水源了。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我們一定要記取前人的經驗教訓,管理和保護好森林,堅持制止亂砍濫伐森林的行為。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