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的天文與曆法

第22章 第二節日占和月占

日占和月占是中國古代比較典型的星占,它們所涉及的範圍很廣,例如,太陽上出現黑子、日珥、日暈,太陽無光,二日重見等。另外,古人對日食的發生也很重視,天文學家都在受命進行嚴密監視,日食出現的方位、在星空中的位置、食分的大小和日全食發生後周圍的狀況,都是人們所關注的大事。 《晉書·天文志》在記載日食與人間社會的關係時說:“日為太陽之精,主生養恩德,人君之像也。”“日食,陰侵陽,臣掩君之象,有亡國。”李淳風的《乙巳佔》則說:“天下太平,雖交而不能食。食即有凶,臣下縱權篡逆,兵革水旱之應兆。” 既然發生了日食,這便是凶險不祥的徵兆,天子和大臣不能眼看著人們受災殃,國家破敗,故想出各種補救的措施,以便迴轉天心。天子要思過修德,大臣們要進行禳救活動。 《乙巳佔》記載的禳救的辦法是這樣的:當發生日食的時候,天子穿著素色的衣服,避居在偏殿裡面,內外嚴格戒嚴。皇家的天文官員則在天文台上密切地監視太陽的變化。當看到了日食時,眾人便敲鼓驅逐陰氣。聽到鼓聲的大臣們,都裹著赤色的頭巾,身佩寶劍,用以幫助陽氣,使太陽恢復光明。有些較開明的皇帝還頒罪己詔,以表示思過修德。

月占的情況與日占大同小異,由於月食經常可以看到,故後人就較少加以重視了。不過,月食發生時,占星家比較看重月食發生在恆星間的方位,關注其分野所發生的變化。除掉月食佔以外,還有五星等占卜。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