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字典詞典史話

第8章 第三章古代字書的產生

中國字典詞典史話 张明华 5750 2018-03-20
故訓詞典是時代的產物。先秦的典籍到了漢代,由於時代遠了,字形、字音、字義都有了變化,已經很少有人能通讀理解,需要用當時人通用的語言去對文獻中的難詞難句進行詮釋,《爾雅》正是適應了這一需要而形成的。這是中國第一部解釋詞義的專書,又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按語義分類的故訓詞典,也是漢代最先產生的一部字書。 《爾雅》的編者《爾雅》的編者是誰,成書在什麼時候,古人歷來的說法不一。第一種說法認為,周公旦著《爾雅》一篇,而流傳下來的《爾雅》三篇,“或言仲尼(孔子)所增,或言子夏(孔子弟子)所益,或言(西漢)叔孫通所補,或言沛郡梁文所考”(張楫《上〈廣雅〉表》)。第二種說法認為“《爾雅》者孔子門人所作,以釋六藝之旨”(鄭玄《駁五經異義》)。第三種說法認為,《爾雅》是“秦漢間之學《詩》者,纂集說《詩》博士解詁”之言而成(見於歐陽修《詩本義》卷十)。第四種說法認為,《爾雅》是“小學家綴輯舊文、遞相增益”而成,“周公、孔子皆依託之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小學類三》)。

現代的學者一般認為,《爾雅》的作者既非一人,也非某幾個人,是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積累,遞加增補,最後成書;但對它的來源、實際作者、所指成書年代等,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說最初成書是在漢武帝之前,書中有些地方是東漢人增補進去的;有說《爾雅》的雛型約在戰國形成,西漢初年儒家學者把經師口授的《爾雅》整理成書;有說成書於戰國末年,編纂人是齊魯儒生,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名物釋義的彙編;有說在戰國初開始整理,最後成書於戰國末期,東漢後比較盛行。 《爾雅》的內容根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爾雅》原書三卷20篇;據說亡佚《敘篇》一篇,所以我們今天見到的只有19篇,篇名依次是: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釋樂、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按內容和性質劃分,19篇解釋的語詞可以分為六大類:

第一類有《釋詁》、《釋言》、《釋訓》,解釋普通語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 《釋詁》用今語翻釋古語,主要解釋古代的語言文字。篇中往往羅列古語中的十幾個同義詞,再用當時通行的一個語詞去解釋。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始”是當時的通語,用“始”解釋“權輿”以上羅列的詞。 《釋言》主要是解釋秦漢間的語言文字,有的是用今言解釋今言,有的是用古語釋證今語,有的是用通語解釋方言。如:“〔fen分〕、餾,稔也。”這三個字都是今言,全作熟解;“逆,迎也。”在多數情況下,被解釋的常用詞,往往只有一個,頂多羅列兩三個。 《釋訓》,大多數情況下,用比較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解釋古代有關形貌、狀態的詞,被釋的多數是疊詞,不少出自。如:“肅肅、翼翼,恭也。”“洸洸、赳赳,武也。”但也有解釋一般語詞的。

第二類,有《釋親》、《釋宮》、《釋器》、《釋樂》四篇,解釋人事的名詞。其中: 《釋親》是關於親屬名詞的解釋,分為宗族、母黨、妻黨、婚姻四類。如:“父為考、母為妣。父之考為王父,父之妣為王母。” 《釋宮》是關於宮室名稱,以及與宮室相連的道路、橋樑名稱的解釋。如:“宮謂之室,室謂之宮。” 《釋器》是關於器用名詞的解釋。如:“金謂之鏤、木謂之刻,骨謂之切,象謂之磋,玉謂之琢,石謂之器。” 《釋樂》是關於樂器名稱和音樂術語的解釋。如:“大鐘謂之鏞。” 第三類,《釋天》是關於天文名詞的解釋,分四時、祥、災、歲陽、歲陰、歲名、月陽、月名、風雨、星名、祭名、講武、旌旗十三類。如:“北極謂之北辰,謂之牽牛。”

第四類,包括《釋地》、《釋丘》、《釋山》、《釋水》,是解釋地理和地理名稱。其中: 《釋地》是關於地理的解釋,分九州、十藪、八陵、九府、五方、野、四極,共七類。如:“下濕曰隰〔xi習〕,大野曰平,廣平曰原,高平曰陸。” 《釋丘》,分丘與厓岸兩類,丘是自然形成的高地。如:“丘上有丘為宛丘。”“重厓,岸。岸上,滸。” 《釋山》是關於山的解釋。如:“山小而高,岑。” 《釋水》關於水的解釋。如:“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注谷曰溝,注溝曰澮,注澮曰瀆。” 第五類,包括《釋草》、《釋木》兩篇,解釋植物名稱。其中: 《釋草》主要是關於草本植物名詞的解釋。如:“荷,芙渠。其莖,茄;其葉,蕸;其本,密;其華,菡萏〔handan旱旦〕;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釋木》是關於木本植物名詞的解釋。如:“灌木,叢木。”“榆白,枌〔fen 墳〕。” 第六類,包括《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五篇,解釋動物名詞。其中: 《釋蟲》是關於蟲類名詞的解釋。如:“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食苗心,螟;食葉,蟘〔te特〕(同螣);食節,賊;食根,蟊〔mao毛〕。” 《釋魚》是關於魚類名詞的解釋,其中包括爬行動物。如:“蠑螈,蜥蜴;蜥蜴,蝘蜓〔yanting眼廷〕;蝘蜓,守宮也。” 《釋鳥》是關於鳥類名詞的解釋。如:“舒雁,鵝。舒鳧,鶩。” 《釋獸》是關於獸類名詞的解釋。分為寓屬、鼠屬、齸〔yi義〕(反芻)屬、須(呼吸)屬四類。如:“猶,(猴屬)如麂〔ji幾〕,善登木。”

《釋畜》是關於家畜類名詞的解釋。如:“羊:牡,羒〔fen墳〕;牝,牂〔zang贓〕。” 從《釋親》至《釋畜》的16篇,解釋的是百科名詞,因此後人稱《爾雅》是一部百科詞典。 《爾雅》先解釋普通語詞,後釋百科名詞。由《爾雅》的分類,反映當時人們對名物的認識和類別。 《爾雅》的釋詞方法《爾雅》是古代“訓詁名物”的重要字書。它主要是以義訓的方式解釋詞語,即不必借助於字音或字形解釋意義,而且直接用通行的語詞去訓釋古語詞或方言詞的意義。 《爾雅》訓詁詞語的方式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採取“某、某、某……,某也”的形式,把許多意義相同的詞彙集在一起,用比較通俗、比較容易理解或常見的、普遍通行的詞語給一個總的解釋,被解釋的詞往往是古代詞語或者當代比較難懂的詞語。如上面所舉例子,用“始也”解釋“初”等11個詞;如果一字而有兩義,先解釋第一義,再解釋第二義,如:“喬、嵩、崇,高也;崇,充也。”如果有一字三義,依次序從第一義解釋到第三義,如:“遘〔gou購〕、逢,遇也;遘、逢、遇,遻〔wu務〕也;遘、逢、遇、遻,見也。”第二種採取辨釋詞義的方式,是把內容有關的一類古語詞或古稱列在一起,分別用今詞、通語解釋。如:“日出而風為暴,風而雨土為霾〔mai埋〕,陰而風為曀〔yi義〕。”《爾雅》的前三篇大多采用第一種方式解釋詞語,第二種方式則運用於後16篇的釋詞之中。此外,劉葉秋在《中國古代字典史略》一書裡還從《爾雅》中歸納出幾種釋詞情況:

(1)直言為訓:對所釋之字直接加以說明; (2)相反為訓:說明一個詞和本義相反的用法; (3)二字互訓:以兩個字來互相解釋; (4)雙聲為訓:以聲母相同的字來解釋一個詞; (5)疊韻為訓:以韻母相同的字來解釋一個詞; (6)合音為訓:合兩個字的聲音來解釋一個詞。 總之,《爾雅》以今言釋古語、以通語釋方言、以俗語釋雅言,其解釋詞義的方式多種多樣。 《爾雅》的價值《爾雅》一書所解釋的古詞古義和各種名物,成為詮釋經傳的最基本依據,所以從東漢起就為歷代學者所重視,唐宋以後,《爾雅》的地位進一步提高,列入經部,被視為儒家經典。但實際上,《爾雅》並不是專為解經而作,也是一部按語義分類的詞典,首創了按內容性質分類釋詞的體例。它把2000來個詞條分成19個義類,分類篇目清楚明確,對詞義的解釋,兼及普通詞語和百科詞語兩個方面,形成完整的編撰體系。後世續《爾雅》而作的一類“雅書”,差不多都仿照它的內容和這種分類歸總安排材料的方法。

《爾雅》輯錄了古代大量的語詞,加以總結和整理,解釋了先秦經籍中一些詞語的意義及詩歌中詞語的用法,對許多義同詞異的詞加以辨別,因而它保存了不少先秦古義,成為我們研究先秦詞彙、閱讀古籍的主要參考材料。如《釋言》上說:“宮謂之室,室謂之宮”,就是說,在先秦“宮”、“室”是同義詞;《釋山》上又說:“大山宮小山,霍。”“宮”在先秦又有“圍繞”的意思。漢以後,“宮”的“圍繞”義已消失,後人不了解,就出現了諸如北魏酈道元《水經註·廬江水》的斷句錯誤,他誤認為“宮”是名稱:“餘按:《爾雅》雲,大山曰宮。宮之為名,蓋起於此。” 《爾雅》收錄的詞語包括人文關係和社會日常生活,以及天文、地理、生物等,內容豐富。書中不僅說明了它們的意義,還給人以廣博的知識。如南朝宋劉慶義《世說新語·紕漏》篇記載:晉代蔡謨不認識彭蜞〔qi棋〕,也沒有吃過螃蟹。一次到江南,根據《大戴禮記·勸學篇》的說法“蟹,二螯〔ao敖〕八足”,把彭蜞誤當螃蟹吃,結果大吐。蔡謨後來向謝尚提及此事,謝尚譏笑他“讀《爾雅》不熟,幾為《勸學》死。”

《爾雅》中的一些詞語保留了其原始古義。如《釋親》上說:“婦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妻之父為外舅,妻之母為外姑。”以“舅”“姑”稱公婆,實際上是原始社會交表婚制的殘餘在稱謂上的反映。因為上古人稀少,社交不方便,常常是男子娶舅父的女兒或姑母的女兒為妻,女子也以舅父或姑母的兒子為夫,在這種近親婚中,舅父就是公公或岳父,姑母也成了婆婆或岳母。我們從《爾雅》保存的“原始語言”,可以窺見原始社會之一斑。 作為詁訓辭典,《爾雅》的地位與價值不言而喻,如以字典的標準來衡量,《爾雅》存在不少缺點,主要是: (1)有些字詞的歸類不夠恰當,編排不夠嚴密。如把不具有近似義和同義關係的詞混編為一條,或把虛詞、實詞混同編排,或把假借字當本字用。

(2)對詞義的解釋過於簡單籠統。如用一個詞解釋排列在一起的許多同義或近義詞,使人不能準確區分各個被釋詞意義的異同和用法上的差別、事物的內容和文字音讀。 (3)有的詞重複出現,編排上顯得雜亂。 後世“雅書”類的著作《爾雅》是古代訓詁、百科詞典的先導,後世模仿它的內容體例而編纂的辭典不斷出現,形成源遠流長的“雅學”,成為我國訓詁研究的主體。繼《爾雅》而作的詞典中,以《小爾雅》出現最早,《廣雅》影響最大。 《小爾雅》,關於它的作者、成書年代,至今沒有定論。全書分廣詁、廣言、廣訓、廣義、廣名、廣服、廣器、廣物、廣鳥、廣獸、度、量、衡共13類。主要是補充《爾雅》未收或失收的字詞。前十類是《爾雅》內容的推廣補充,後三類內容都是新增。全書收字雖少,包括解說在內,不足萬言,但保存了不少漢語早期詞彙資料,對研究古漢語和經籍訓詁有重要參考價值。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以後,此書漸漸受到重視。 《廣雅》十卷,編纂者張揖,清河(今河北清河縣)人,三國時魏明帝時代的文字學大家。他推崇《爾雅》,又認為有不足之處,所以廣徵漢及漢以前經傳之訓、諸子之注、辭賦之解、字書之說,博採“文同義異、音轉失讀、八方殊言、庶物易名”(張揖《上〈廣雅〉表》),凡是《爾雅》沒有收錄的古代訓詁、後出的詞語,都列入《廣雅》中。既增廣《爾雅》未收詞語,又對《爾雅》原有的解釋作補充。它的分類篇目與《爾雅》完全一致,每篇詞語排列次序、釋詞方法與《爾雅》大體相同。雖也和《爾雅》一樣存在釋詞太簡略、歸類不完全準確的缺點,但在研究文字變遷和保存週、秦、兩漢古訓上,仍是一本值得重視的訓詁詞典。 從宋至清,出現了八部以“雅”命名的詞典,它們以《爾雅》為範例,補充內容,增加解釋,又各有特色。這八部書是: 《埤雅》,20卷,宋代陸佃編。不釋語詞,專釋名物,其中動物名詞189條,植物名詞95條,主要解說動植物的形狀、特點、性能。此外還有天文名詞13條。 《爾雅翼》,32卷,宋代羅願編。將名物分為草、木、鳥、獸、蟲、魚六類,一字為一條,共407條,考辨詳實,引用資料都註明出處。以上兩部書對所列舉之物的解釋,除引證古書、故實,結合文字訓詁、常識外,還參入個人的見解,比較詳切。 《駢雅》,七卷,明代朱謀〔wei偉〕編。專門搜羅周秦漢至六朝的經史文集,唐宋類書中冷僻深奧、兩字聯言的詞語排列解釋。所釋也有多音節的詞。分為釋詁、釋訓、釋名稱、釋官、釋服食、釋器、釋天、釋地、釋草、釋木、釋蟲魚、釋鳥、釋獸13類。 《匯雅》,28卷,明代張萱編。每篇把《爾雅》、《小爾雅》、《方言》等書依次羅列其內容,然後引載注疏及個人見解。 《通雅》,53卷,明代方以智編。卷首有《音義雜論》、《讀書類略》、《小學大略》、《詩說》、《文章薪火》五篇,次列《疑始》篇,以下分釋詁、天文、地輿、身體、稱謂、姓名、官制、事制、禮儀、樂曲、樂舞、器用、衣服、宮室、飲食、算數、植物、動物、金石、諺原。書末附:《切韻聲源》、《脈考》、《古方解》、《刊誤》等,包羅了文字訓詁、音韻之學和百科名物。它內容充實,引文註明出處,對詞語解釋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個人判斷也不乏創見。特別是作者受到西學的影響,在語詞解釋中運用西方科學知識否定傳統的說法。 《別雅》,五卷,清代吳玉搢〔jin晉〕編。輯錄經書、諸子、史傳、漢代碑刻、前人注疏中字形歧異、音義相同的雙音詞和少量單音詞,按四聲編次,各註明出處,加以辨證。 《比雅》,19卷,清代洪亮吉編。把古書中詞義相近的解釋加以編排。 《疊雅》,13卷,清代史夢蘭編。解說經史子集等書和各家注疏中的“重言複字”,收錄的都是疊字。解釋中引用書證極廣,而且都註明出處,包括書、篇、作者名,甚至作者的年代等。 研究《爾雅》的著作歷代學者對《爾雅》都有過研究,從西漢以來就有人為《爾雅》作注,又以清代人研究的成就最大、著述最多。有較大影響和重要參考價值的注疏有: 《爾雅注》三卷,晉代郭璞撰。該書特點一是大量引用《左傳》、《詩》等書中的說法,二是廣採當時的方言俗語,三是在註內標音。全書釋義慎密,存留不少晉代語詞和俗語的發音和聲轉,後人譽之為另一部《爾雅》。 《爾雅音義》20卷,宋代陸佃撰。書中註釋引文的原書,現多亡佚,而所據《爾雅》原文又多是北宋善本,可以用來訂正其他本的錯誤。 《爾雅正義》20卷,清代邵晉涵撰。廣輯漢魏六朝舊注,博採諸經傳注及先秦兩漢諸子說,在訂正文字、推求文字古音義上頗有成就。 《爾雅義疏》20卷,清人郝懿行撰。繁徵博引,每類標目下有題解,有助了解《爾雅》分類目的。撰者據目擊所見和實地考察,解釋各種草木魚虫,詳細而確切,還糾正了歷代相傳的一些錯誤。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