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的名山大川

第2章 第二節宗教與審美

中國的名山大川 谢凝高 2281 2018-03-20
漢代,中國產生了道教,傳入了佛教。宗教在人們的精神生活中逐漸產生影響。道教認為名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教徒們上山修道,以求得道成仙。佛教則要求信徒徹底轉變自己的世俗慾望,通過潛心苦修求得解脫。出於教義與修身養性的目的,他們把名山勝境作為超脫塵俗的“仙山佛國”,看成進行宗教活動的理想場所。道教、佛教與自然神崇拜的主要區別,前者是崇拜人神鬼神,後者是崇拜自然神。 “天下名山僧佔多”,教徒們佔名山勝境,是進行宗教活動,而不是崇拜山神和水神。 魏晉南北朝時期,遊覽名山大川已成為士大夫、文人的新風尚,自然山水開始成為人們獨立的遊覽審美對象。熱愛名山大川、寄情山水的詩人、畫家、士人、官宦、僧人和道士們常常集結於名山勝水之間,欣賞山水,清談玄理,吟詩作畫,建設寺觀,參禪悟道,結成朋友。可見,中國名山風景的開發和建設,一開始便有許多有文化素養的人士參與,滲透了深厚的文化內容。優美的自然風景激發了他們的靈感,於是悟之於胸,發之於筆墨,開創了中國山水文化的新紀元。在中國文學史上產生了山水詩,在中國繪畫史上誕生了山水畫派。山水詩和山水畫,都是作者遊覽名山大川與自然山水神交情合的結果。如山水詩奠基人謝靈運即以縱情遨遊名山大川而出名,山水畫家宗炳,更是“棲丘飲谷”30多年,竟不知老之將至的人,由於他的心靈與山水融為一體,所以有深刻的審美體驗,達到出神入化的暢神境界。使審美主體進入山水審美的自由王國,從而獲得自然美的最大享受。

名山大川的功能經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完成了從自然崇拜到宗教與審美的偉大轉變,並產生了嶄新的山水文化,包括:山水美學、山水詩、山水畫、山水文學、山水園林、山水音樂、風景建築、宗教文化、山水地理以及有關山水的哲學思想等。風景這一名詞及概念也是從這一時期產生的。山水風景在人們,尤其在文人士大夫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唐宋時期,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宗教隆盛,文人學士遊覽名山大川,群眾性的朝山進香和遊覽風景名勝活動相當盛行,這就大大促進了名山大川的建設,不僅有寺廟、宮觀等宗教建築,而且有許多書館、書院、亭閣及摩崖石刻等文化景觀點綴在自然山水之間。即便是寺廟、宮觀,也無不滲透著山水文化的光彩。不少文人、名士、學者、官宦及旅行家,為追求自然山水之美而踏遍天下名山大川。他們情寄山水,觸景生情,發之於筆墨,著之於文學,再現於書畫,把山水文化推上了歷史高峰,在整個社會精神文化生活中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已不在宗教文化之下了。

“一生好入名山遊”的李白,以“一斗百篇逸興豪,到處山水皆故宅”的豪情逸趣,浪跡天下,為名山大川寫下大量不朽佳作。李白的詩因得靈於名山大川,顯得博大瑰奇;壯麗的河山亦因李白的詩而更加絢麗多彩。蘇東坡一生屢遭貶謫,飄遊四方,但他熱愛祖國山水,見到名山大川就興高歌詠。他深得長江之壯美,高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他鍾愛西湖之秀麗,寫下了“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絕世佳作。蘇東坡不僅熱愛山水,在他做地方官時,還帶領百姓先後疏浚建設過三個西湖,把水利工程與風景建設結合起來。今天杭州西湖的蘇堤和廣東惠陽西湖的蘇公堤便是當年的傑作。 宋山水畫家郭熙對真山水的觀察欣賞非常深入,他在《山水訓》中總結了一套觀賞山水的理論和方法,如“真山水之川谷,遠望之以取其勢,近看之以取其質”。意思是遠看把握山體的宏觀形態,近看要仔細觀察山石的本質特徵。他還提出不同季節人與山水環境的感應關係,從而產生不同的美感和情感。在中國山水畫論中,對山水風景中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關係作了生動貼切的比喻,“山之體,石為骨,林木為衣,草為毛髮,水為血脈,雲煙為神彩,嵐靄為氣象,寺觀村落橋樑為裝飾也”。這對我們在名山大川建設中處理自然與人文景觀關係仍有借鑒作用。

唐盛世,也是宗教發展最隆盛的時代,尤其是佛教。佛寺遍及名山大川,宮觀進入仙山洞天,大大促進了風景區的開發和建設。成千上萬人朝山進香、遊覽山水,是古代較大規模的旅遊方式。這種活動也培養了人們對名山大川的審美意識和保護、建設風景名勝的自覺性。 宋代盛行於名山大川辦書院,為風景區增添了新的文化功能。著名的宋代“天下四大書院”,成了今日有名的歷史文化景觀。 唐宋時期出現了大批聞名全國的名山大川和遊覽勝地,不僅有傳統的五嶽、五鎮、四瀆及省、州、縣的十景、八景等風景名勝系統,而且有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和佛教四大名山等多種系統的名山。此外,還有許多著名的風景遊覽城市,如杭州、蘇州、揚州、桂林等。現在我國84座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省市級風景區,絕大多數在唐宋時期就已成名了。

明清時期名山大川發展雖無重大突破,但在山水審美、建設和科學研究等方面,也在不斷地深化和提高。例如明成祖朱棣時建設道教名山武當山是我國名山風景區建設史上最典型最成功的實例。用現代的話說,武當山是國家投資,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施工,連續完成的。朱棣的目的是宣揚“君權神授”,借“玄岳治世”,來鞏固自己統治地位。但武當山在風景建設上充分體現了我國山岳風景建設的傳統特色,創造了以自然景觀為主,自然與人文融為一體的完美景觀。尤其是為保持自然山體的完美性,在設計施工時,朱棣還親自下聖旨“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動”。正是由於歷代風景區建設嚴格遵循因山就勢,不破壞地形,雖經歷數千年歲月,我國的名山大川風景依然保持她那美麗的自然風貌,融入了得體的文化景觀。這些寶貴的經驗,仍然是指導我們今天建設中國山水風景區的重要原則。

我國名山大川中現存的大量歷史文化景觀基本上都是明清時期重建或重修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